新医改背景下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以福建省某三甲医院为例,分析该院的医用耗材的使用现状并明确了医用耗材管控的工作重点.在具体工作中不断的提升医用耗材管理水平,并开展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耗材准入环节,降低耗材价格,控制耗材品种数量;加强费用监测,建立费用监测体系;建立挂钩机制;加大控费降耗的宣传力度.通过这些措施,在保障医用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耗材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前提下,有效的抑制医用耗材使用增速过快的势头.关键字:医用耗材管控;耗材价格;费用监测;挂钩机制;抑制增速;医用耗材是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实施医疗新技术的支撑平台[1].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用耗材在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领域广泛应用,使用量迅速增长,占医院成本支出比例也愈来愈高,给医疗机构费用控制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可见,医用耗材管理也已成为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加强医用耗材科学化管理,降低医用耗材占比,对患者费用控制和防止过度医疗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3]指出,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行为.福建省将在三明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改革[4].2017年福建省2017年省属公立医院院长年度绩效考核指标文件中针对医用耗材占比提出了两项具体指标:药品耗材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50%;百元医疗收入(扣除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20元[5].可见,规范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确保医疗机构医用耗材使用安全.经济和合理的前提下,控制医疗耗材的不合理增长,降低耗材费用占比势在必行[2].本文以福建省某三甲医院为例,阐述如何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加强医用耗材的精细化量化管理,抑制其增速过快的势头.1.福建省某三甲医院医用耗材使用情况表1为福建省某三甲医院2014~2017年医用耗材支出情况.通过分析,该医院耗材支出呈递增趋势,但是随着这些年医改政策的不断出台,医院积极响应政策,通过采取多种管控措施,抑制了医用耗材增速过快的势头.通过分析该院2017年的医用耗材支出情况,发现高值耗材占医用耗材总支出的77.76%,因此在该三甲医院的医用耗材管控方面应以高值耗材作为重点.见表1.表2为2017年该三甲医院高值耗材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十大分类的统计占比.通过分析发现血管介入类.电生理类和起搏器类占高值耗材总支出的45.74%,应该作为医用耗材管控的重中之重.骨科植入类占高值耗材总支出的17.84%,该类产品在该三甲医院执行的是2008年福建省省标的价格,可以采取院内二次议价的方式进行价格调整.眼科材料虽然在高值耗材中占比不高,仅仅为3.16%,但是临床使用科室使用的品种单一,主要以人工晶体为主,因此在管控过程中执行起来比较简单,管控效果会比较显着.见表2.表1.医用耗材使用情况表表2.高值医用耗材分类占比(%)表3.耗材使用金额前十科室排名因此在医用耗材管控工作中,控制高值耗材的量价应该作为工作重点.通过高值耗材分类的拆解和分析,应该以血管介入类.电生理类,起搏器类和骨科类做为重中之重,以眼科材料为辅.2.医用耗材管控措施2.1.加强耗材准入环节降低耗材价格,控制耗材品种数量.严格遵守四大原则:能不用的尽量不用,能用便宜的不用贵的,能用国产的不用进口的,能用医保的不用自费的.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在医疗耗材准入环节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1)阶段性稳步下调耗材单价:以骨科高值耗材为例,一直以来本院的骨科高值耗材的入院价格以某省省标价格.2016年8月1日之后,骨科高值耗材统一按照08年省标价格的九折作为本院的骨科高值耗材的入院价格.在不影响临床使用的前提下,通过供应商和厂家的谈判,各自消化耗材的降价空间.2017年4月1日之后,骨科耗材在原有价格的基础之上再降价10%.通过骨科耗材的降价措施,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全年共节约骨科耗材支出约800万元.(2)限量使用和停止使用部分耗材:对辅助性材料使用量进行有效控制,例如:止血材料采购量一律减半;对部分品种采用限量采购,采取个例审批的方式.对部分手术材料和麻醉材料进行停用,例如:停止使用高端缝线,吻合器等.(3)通过询价比对,引入不同品牌的同类耗材.由于血管介入类.电生理类和起搏器类耗材使用量和价格居高不下.在医疗耗材管控措施实施之前,支架和球囊在临床使用的品牌是强生.雅培.波士顿;通过准入国产的品牌微创和乐普替代使用之后,有效的降低了进口品牌的使用量,且在价格上对进口品牌起到牵制作用.由于国产品牌价格低,质量优,大大降低了进口耗材的使用量.通过多种品牌耗材的互相牵制,有效的降低了耗材的单价,节约了耗材成本.2.2.加强费用监测建立费用监测体系,定期对费用控制情况进行排序.公示.表3针对耗材使用量从不同科室的横向比对和历史数据的纵向比对两个维度来做展现.不仅对耗材使用量较高的科室起到警醒作用,而且可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例如:通过对骨一科和骨二科耗材使用量的分析,2017年的耗材使用量较去年同期有了明显的下降,这直接受益于骨科高值耗材的单价的降低;通过对眼科耗材使用量的分析,同样也有了较明显的下降,这直接受益于限制使用高端人工晶体(ZMB00型号)的使用量的同时主动引入价格更加便宜的同类产品.同时也看到部分科室耗材使用量不降反升.例如:通过对重症医学四科耗材使用量的分析,发现这跟医院的科室发展有重要的关系.在本院的重症医学入选省级重点专科之后,购置了大量需要使用耗材的设备,导致耗材使用量大幅上升.这就要求医院设备管理科室在进行设备购置之前就要做好耗材的充分论证,包含耗材使用品种选择,是否有可替代产品,耗材入院价格审核,耗材使用量预估等工作.见表3.2.3.建立挂钩机制将费用控制情况与公立医院基建投入.设备购置投入.重点学(专)科建设投入.财政拨款预算安排等挂钩;与医务人员的评优.评先.晋升.聘用.绩效工资分配等绩效考核评价挂钩.2.4.加大宣传力度向临床使用人员灌输控费降耗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在满足感控要求的前提下,节省耗材的使用量,杜绝浪费.要求临床使用人员严格按照患者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耗材.3.结语通过一系列控费措施的实施,该医院2017年的医疗耗材占比从2016年的22.5%降到20.2%.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耗占比指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医院继续落实医改的政策,继续加大医用耗材的管控措施.同时要认识到医用耗材的管控单靠医院个体来完成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省甚至是全国做好耗材的集中采购形成统一的价格联盟.参考文献:[1]王晓虎,高长林.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3):126.[2]王晓虎,王先爱,吴文松,等.新医改环境下医用耗材管理实践与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9):157-15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EB/OL].2016-06-25.http://www.moh.gov.cn/tigs/s3581/201505/6c4713d7d40e4b6cb3f1db173143c296.shtml.[4]姜天一.独特的医改福建模式[J].中国卫生,2016,32(11):25-27.[5]福建省属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2017年省属公立医院院长年度绩效考核指标(闽医管委[2017]1号)[Z].2017-5-19:2-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44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