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服用安眠药后被活埋致死的案例法医学鉴定分析

摘要:活埋致死死亡机理为机械性窒息,该类案例在日常工作中较少见,服用安眠药后被活埋致死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该类案例的检验目的在于鉴定死者的死亡原因.死亡方式,从而确定死亡性质.笔者结合案例来谈谈如何对这类案例进行法医学鉴定.关键字:法医病理学;机械性窒息;活埋;1案件资料2010年10月19日,曾某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家属报案称曾某失踪,寻人未果,经侦查于第二天上午10时许找到曾某尸体.1.1现场勘查及现场尸体情况现场位于某栗树园内,栗树园内见一新鲜的土堆,土堆南北长240cm,东西宽100cm,高出地面25cm.距土堆西侧地面见2张卷烟烟纸.6个白色卷烟烟头.1个白色塑料药瓶和1个褐色玻璃药瓶.经勘查,在土坑内发现一具老年男性尸体,尸体头南脚北仰卧于200cm×90cm×50cm大小的土坑里,尸体枕部垫一海棉,头部套一透明塑料袋,塑料袋上盖有一白色尼龙袋,尸体上埋有40cm厚的泥土.1.2尸体检验衣着检验:上身由外到里依次穿棕绿色中山装.白格蓝底衬衣.暗红色毛线背心.灰色短袖T恤,下身外穿深蓝色长裤,内穿蓝色内裤,腰系棕色皮带,双脚穿绿色袜子和绿色解放鞋.全身衣着整齐完好,身体背侧衣服相对较干净,身体前侧衣服粘附大量泥土.尸体检验:尸长164cm,尸斑呈暗红色,分布于肩背部.臀部及四肢背侧未受压处,指压不褪色,尸僵存在全身各大关节.颜面部淤血,眼睑闭合,角膜轻度浑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6cm,双侧睑结膜充血并见散在分布的出血点;口唇.十指甲床发绀,右嘴角至右面部见白色糊状物,外鼻右侧见清亮分泌物.颈部软组织未见明显损伤.心.肺表面浆膜下见散在出血点.心腔内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腹腔各脏器淤血,胃内容见白色糊状食糜,量约500g,十二指肠内见少量糊状食糜.1.3相关检验结果法医病理学检验未见异常.分析测试中心检测报告示:胃组织及胃内容物中检出氯硝西泮,含量为0.01mg/kg(中毒量为0.07mg/100ml).现场地面上卷烟烟头检出曾某与钟某DNA分型.2讨论活埋致死的死亡机理为机械性窒息,一方面系掩埋物压迫胸.腹部,致使胸部和腹部受到强烈的挤压,严重阻碍了胸廓和膈肌呼吸运动,其机制主要是胸腹部受挤压后,肋骨不能上举,膈肌不能下降,严重限制了呼吸运动,致使机体缺氧.另一方面,一些致密的掩埋物压闭口鼻,阻断气体交换,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缺氧窒息.又一方面,胸腹部的高压力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导致肺泡内气体与血液间也不能进行足够的气体交换,外呼吸和内呼吸障碍的协同叠加致使机体缺氧而窒息死亡.活埋致死多见于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如矿井或坑道塌方.泥石流.山体滑坡.雪崩等情况.少见于他杀,且活埋现场很有可能就是杀人现场.本案尸检可见明显窒息征象,胃组织及胃内容物中检出氯硝西泮,但其含(下转第69页)量未达中毒量,故可排除氯硝西泮中毒致死.结合尸检未发现其他致命性因素分析,其死亡原因符合机械性窒息.现场无明显挣扎及打斗的痕迹,死者衣着整齐干净,尸体上未见明显机械性损伤,说明死者死前处于较平静的状态,现场地面上卷烟烟头检出曾某与钟某DNA分型,说明二人在现场有一段和平共处的停留时间.综合以上几点分析,死者应处于无行为能力的情况下被活埋.破案后嫌疑人钟某供述,曾某来到钟某家,对钟某称其买到了安眠药想自杀,并要求钟某在其吃了安眠药后将其埋好.当日下午,曾某和钟某去到钟某家后面的栗树园内,二人在现场一起挖好坑(因挖坑工作量大,二人在现场休息过几次,且在现场抽过卷烟),然后曾某在事先挖好的土坑里服下了安眠药,躺好之后,自己在头部套一塑料袋躺在土坑里,待曾某睡着后,钟某便用泥土将其埋了,然后带着挖坑工具回了家.参考文献[1]李树山.4例活埋致死的法医学鉴定[J].法医学杂志,1997(2):93-94.[2]易旭夫,陈晓刚,邓振华,等.意外被沙活埋窒息死亡尸检1例[J].证据科学,2003(4):251-25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23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