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OsMSRB3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水稻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OsMSRB3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20200614171615]
摘要:铜(Cu)是具有氧化还原特性的重金属,过量Cu容易引起植物的氧化胁迫。本实验室利用2D-PAGE技术,发现Cu胁迫引起了水稻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OsMsr)的表达显著增加,这说明OsMSR也许参与了水稻对铜胁迫的响应。本实验在此基础上,利用RT-PCR技术克隆OsMSRB3基因,该基因ORF为690bp,编码229氨基酸。进化树分析表明OsMSRB3与小麦进化关系最近,分成明显的2簇。OsMSRB3基因表达分析发现,OsMSRB3基因主要在叶片中表达,在根系及茎中也有表达,但均低于在叶片中的表达。OsMSRB3基因也受铜的强烈诱导,5 μM铜处理使OsMSRB3的表达比对照高4.0倍。上述结果表明,OsMSRB3具有组织表达和铜诱导表达的特性。另外,我们还对缺乏水稻OsMSRB3基因的水稻突变体进行了筛选、鉴定;获得了5株杂合体株系,为鉴定到纯合株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基因克隆;组织表达;诱导表达;突变体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或绪论)3
1材料与方法4
1.1材料 4
1.2方法 4
1.2.1 OsMSRB3基因克隆4
1.2.2 OsMSRB3基因表达5
1.2.3 OsMSRB3基因突变体筛选5
2 结果与分析7
2.1 OsMSRB3基因克隆分析7
2.2 OsMSRB3基因表达分析9
2.3 OsMSRB3基因突变体筛选11
3讨论13
4 结论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5
附录A 溶液配方 16
附录B T-pMD19载体(Simple)结构图17
附录C测序结果与目的基因序列在NCBI上比对结果18
水稻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OsMSRB3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生物技术 朱鑫
引言
引言
铜(Cu)是植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里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激素信号感受[1]等中。然而Cu也是一种重金属,具有氧化还原特性,Cu+氧化会产生H2O2和OH[2],过量的Cu会氧化胁迫对植物造成伤害。从文献中了解到,过量的Cu能引起H2O2在植物质外体的积累[3]。植物对这些胁迫也有自己的方法来减轻对其的伤害,如植物能调节某些功能基因的表达量,进而调节对应功能蛋白的量,来抵抗重金属的胁迫。
水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并且由于水稻有一个很完善的数据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常常将其作为模式植物研究。在我们最近的研究结果也表明,Cu胁迫可以诱导水稻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SR)的表达量显著增加[4]。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SR)可以将生物体内的甲硫氨酸–R,S–亚砜还原为甲硫氨酸。而甲硫氨酸(Met)是多肽和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Met易被H2O2、羟自由基等活性氧氧化成甲硫氨酸–R,S–亚砜,使Met所在的多肽和蛋白质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
目前已知的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有MsrA(methionine-S-sulfoxide reductase),MsrB(methionine-R-sulfoxide reductase)和fRMsr(free methionine-R-sulfoxide reductase)三类。MsrA,于1978年在大肠杆菌中发现;MsrB,于2001年在大肠杆菌中发现;fRMsr,于2007年在大肠杆菌中发现。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有在拟南芥[5]、棉花[6]、粳稻[7]、番茄[8]中发现硫氨酸亚砜还原酶基因。其中水稻中含有4个OsMSRA和3个OsMSRB[9],其表达受ABA、甘露醇、低温胁迫、盐胁迫的诱导,OsMSRA4.1基因的过量表达还可提高水稻盐胁迫下的存活力。但目前,对Cu胁迫下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在水稻中的作用还研究甚少。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可推断在铜胁迫下水稻对OsMSR基因的表达量上升,将被氧化的甲硫氨酸–R,S–亚砜还原为甲硫氨酸,使相关蛋白保持活性,抵抗铜胁迫。本实验研究水稻中OsMSRB3基因,对其进行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OsMSRB3基因组织表达和铜诱导表达进行分析,明确其组织表达和铜诱导表达的特性。旨在阐明OsMSRB3在植物耐铜性中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还对缺乏水稻OsMSRB3基因的水稻突变体进行了筛选,为之后的相关研究作铺垫。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水稻粳稻品种日本晴(Oryza sativa L.cv.Nipponbare);两种DongJing品种 OsMSRB3基因突变体,购自RiceGE (http://signal.salk.edu/cgi-bin/RiceGE),编号分别为:PFG_1B-04235.L、PFG_1A-21853.L
1.2方法
1.2.1 OsMSRB3基因克隆
1.2.1.1 实验材料的准备
水稻用木村B营养液培养后,用TaKara公司的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水稻总RNA,并用TaKara公司的反转录试剂盒反转成cDNA。
1.2.1.2 OsMSRB3引物的设计
在Rice Genome Annotation Project网站上输入OsMSRB3基因的loc号 LOC_Os05
g33510,得到OsMSRB3基因的cDNA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引物设计软件设计一对合适引物,基因总长为690,引物序列为ACACGCCAAGGAAGAAAA和CTGTTCTATTGCGGGCTTA,并检测。
1.2.1.3 OsMSRB3基因目的片段的回收
用TaKaRa公司的La Taq酶(with GC buffer),按照PCR体系:94℃,1min;94℃,30s;
60℃,30s;7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2min;72℃,5min做PCR,然后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再用TaKaRa公司的切胶回收试剂盒进行胶回收。
1.2.1.4 连接,转化,培养
用TaKaRa公司的pMD?18-T Vector试剂盒将OsMSRB3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将其放置在16℃3h.将2μl的连接产物加入50μl Escherichia coli DH5α的感受态细胞中,轻轻搅拌后在冰上放置29min。42℃热激90秒,置于冰上2min。加入500μl无抗生素的LB液体培养基。37℃,150rpm震荡培养1小时。取200μl涂布于含AMP和IPTG、X-Gal的LB平板。37℃过夜培养。
1.2.1.5菌落PCR检测
挑选LB平板上的白色单菌落,加入1mL含AMP的液体LB培养基中37℃震荡培养3-4小时,取1μl菌液为模板,进行菌液PCR。
1.2.1.6 质粒的提取,酶切验证
挑选LB平板上的白色单菌落,放于4mL含AMP的液体LB培养基中,37℃摇床震荡过夜培养,用于提取质粒。用TaKaRa公司的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转化后的质粒,用HindШ单酶切37℃3小时,然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1.2.1.7 测序,菌种保存,比对
将菌液PCR检测合格的菌液送到金唯智公司测序,其余菌液用甘油混合后放置于-80℃保存。测序后,将测序结果在NCBI上与OsMSRB3基因的cDNA序列比对
1.2.2 OsMSRB3基因表达
组织表达,水稻(日本晴)用木村B营养液培养后,用TaKaRa公司的RNA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提取水稻根、茎、叶总RNA,并用TaKaRa公司的反转录试剂盒反转成cDNA。诱导表达,水稻(日本晴)用木村B营养液培养2周后,分别用1μM,2μM,5μM,10μM的Cu2+处理两天,同样提取RNA,反转成cDNA。
(1) 半定量的分析 在Rice Genome Annotation Project网站上输入OsMSRB3基因的loc号 LOC_Os05g33510,得到OsMSRB3基因的cDNA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引物设计软件设计一对合适引物,基因长400,引物序列为CTCTTCGCTGAGGGTGTTTATG和GACTGTTCTATTGCGGGCTTA。以GAPDH为内参引物,引物序列为ACCACAAACTGCCTTGCTCC和ATGCTCGACCTGCTGTCACC进行标定。组织表达中,用叶、根、茎的cDNA为模板PCR,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电泳条带的亮暗。诱导表达中,用不同浓度铜处理的叶、根、茎的cDNA为模板PCR,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电泳条带的亮暗。
摘要:铜(Cu)是具有氧化还原特性的重金属,过量Cu容易引起植物的氧化胁迫。本实验室利用2D-PAGE技术,发现Cu胁迫引起了水稻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OsMsr)的表达显著增加,这说明OsMSR也许参与了水稻对铜胁迫的响应。本实验在此基础上,利用RT-PCR技术克隆OsMSRB3基因,该基因ORF为690bp,编码229氨基酸。进化树分析表明OsMSRB3与小麦进化关系最近,分成明显的2簇。OsMSRB3基因表达分析发现,OsMSRB3基因主要在叶片中表达,在根系及茎中也有表达,但均低于在叶片中的表达。OsMSRB3基因也受铜的强烈诱导,5 μM铜处理使OsMSRB3的表达比对照高4.0倍。上述结果表明,OsMSRB3具有组织表达和铜诱导表达的特性。另外,我们还对缺乏水稻OsMSRB3基因的水稻突变体进行了筛选、鉴定;获得了5株杂合体株系,为鉴定到纯合株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基因克隆;组织表达;诱导表达;突变体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或绪论)3
1材料与方法4
1.1材料 4
1.2方法 4
1.2.1 OsMSRB3基因克隆4
1.2.2 OsMSRB3基因表达5
1.2.3 OsMSRB3基因突变体筛选5
2 结果与分析7
2.1 OsMSRB3基因克隆分析7
2.2 OsMSRB3基因表达分析9
2.3 OsMSRB3基因突变体筛选11
3讨论13
4 结论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5
附录A 溶液配方 16
附录B T-pMD19载体(Simple)结构图17
附录C测序结果与目的基因序列在NCBI上比对结果18
水稻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OsMSRB3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生物技术 朱鑫
引言
引言
铜(Cu)是植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里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激素信号感受[1]等中。然而Cu也是一种重金属,具有氧化还原特性,Cu+氧化会产生H2O2和OH[2],过量的Cu会氧化胁迫对植物造成伤害。从文献中了解到,过量的Cu能引起H2O2在植物质外体的积累[3]。植物对这些胁迫也有自己的方法来减轻对其的伤害,如植物能调节某些功能基因的表达量,进而调节对应功能蛋白的量,来抵抗重金属的胁迫。
水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并且由于水稻有一个很完善的数据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常常将其作为模式植物研究。在我们最近的研究结果也表明,Cu胁迫可以诱导水稻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SR)的表达量显著增加[4]。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SR)可以将生物体内的甲硫氨酸–R,S–亚砜还原为甲硫氨酸。而甲硫氨酸(Met)是多肽和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Met易被H2O2、羟自由基等活性氧氧化成甲硫氨酸–R,S–亚砜,使Met所在的多肽和蛋白质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
目前已知的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有MsrA(methionine-S-sulfoxide reductase),MsrB(methionine-R-sulfoxide reductase)和fRMsr(free methionine-R-sulfoxide reductase)三类。MsrA,于1978年在大肠杆菌中发现;MsrB,于2001年在大肠杆菌中发现;fRMsr,于2007年在大肠杆菌中发现。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有在拟南芥[5]、棉花[6]、粳稻[7]、番茄[8]中发现硫氨酸亚砜还原酶基因。其中水稻中含有4个OsMSRA和3个OsMSRB[9],其表达受ABA、甘露醇、低温胁迫、盐胁迫的诱导,OsMSRA4.1基因的过量表达还可提高水稻盐胁迫下的存活力。但目前,对Cu胁迫下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在水稻中的作用还研究甚少。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可推断在铜胁迫下水稻对OsMSR基因的表达量上升,将被氧化的甲硫氨酸–R,S–亚砜还原为甲硫氨酸,使相关蛋白保持活性,抵抗铜胁迫。本实验研究水稻中OsMSRB3基因,对其进行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OsMSRB3基因组织表达和铜诱导表达进行分析,明确其组织表达和铜诱导表达的特性。旨在阐明OsMSRB3在植物耐铜性中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还对缺乏水稻OsMSRB3基因的水稻突变体进行了筛选,为之后的相关研究作铺垫。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水稻粳稻品种日本晴(Oryza sativa L.cv.Nipponbare);两种DongJing品种 OsMSRB3基因突变体,购自RiceGE (http://signal.salk.edu/cgi-bin/RiceGE),编号分别为:PFG_1B-04235.L、PFG_1A-21853.L
1.2方法
1.2.1 OsMSRB3基因克隆
1.2.1.1 实验材料的准备
水稻用木村B营养液培养后,用TaKara公司的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水稻总RNA,并用TaKara公司的反转录试剂盒反转成cDNA。
1.2.1.2 OsMSRB3引物的设计
在Rice Genome Annotation Project网站上输入OsMSRB3基因的loc号 LOC_Os05
g33510,得到OsMSRB3基因的cDNA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引物设计软件设计一对合适引物,基因总长为690,引物序列为ACACGCCAAGGAAGAAAA和CTGTTCTATTGCGGGCTTA,并检测。
1.2.1.3 OsMSRB3基因目的片段的回收
用TaKaRa公司的La Taq酶(with GC buffer),按照PCR体系:94℃,1min;94℃,30s;
60℃,30s;7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2min;72℃,5min做PCR,然后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再用TaKaRa公司的切胶回收试剂盒进行胶回收。
1.2.1.4 连接,转化,培养
用TaKaRa公司的pMD?18-T Vector试剂盒将OsMSRB3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将其放置在16℃3h.将2μl的连接产物加入50μl Escherichia coli DH5α的感受态细胞中,轻轻搅拌后在冰上放置29min。42℃热激90秒,置于冰上2min。加入500μl无抗生素的LB液体培养基。37℃,150rpm震荡培养1小时。取200μl涂布于含AMP和IPTG、X-Gal的LB平板。37℃过夜培养。
1.2.1.5菌落PCR检测
挑选LB平板上的白色单菌落,加入1mL含AMP的液体LB培养基中37℃震荡培养3-4小时,取1μl菌液为模板,进行菌液PCR。
1.2.1.6 质粒的提取,酶切验证
挑选LB平板上的白色单菌落,放于4mL含AMP的液体LB培养基中,37℃摇床震荡过夜培养,用于提取质粒。用TaKaRa公司的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转化后的质粒,用HindШ单酶切37℃3小时,然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1.2.1.7 测序,菌种保存,比对
将菌液PCR检测合格的菌液送到金唯智公司测序,其余菌液用甘油混合后放置于-80℃保存。测序后,将测序结果在NCBI上与OsMSRB3基因的cDNA序列比对
1.2.2 OsMSRB3基因表达
组织表达,水稻(日本晴)用木村B营养液培养后,用TaKaRa公司的RNA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提取水稻根、茎、叶总RNA,并用TaKaRa公司的反转录试剂盒反转成cDNA。诱导表达,水稻(日本晴)用木村B营养液培养2周后,分别用1μM,2μM,5μM,10μM的Cu2+处理两天,同样提取RNA,反转成cDNA。
(1) 半定量的分析 在Rice Genome Annotation Project网站上输入OsMSRB3基因的loc号 LOC_Os05g33510,得到OsMSRB3基因的cDNA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引物设计软件设计一对合适引物,基因长400,引物序列为CTCTTCGCTGAGGGTGTTTATG和GACTGTTCTATTGCGGGCTTA。以GAPDH为内参引物,引物序列为ACCACAAACTGCCTTGCTCC和ATGCTCGACCTGCTGTCACC进行标定。组织表达中,用叶、根、茎的cDNA为模板PCR,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电泳条带的亮暗。诱导表达中,用不同浓度铜处理的叶、根、茎的cDNA为模板PCR,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电泳条带的亮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mkx/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