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湖至太平门段明城墙基部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

通过野外调查与样方分析,研究了南京琵琶湖至太平门段明城墙基部维管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在100个2 m × 0.5 m样方中,共发现维管植物69种5967株,隶属于66科45属。其中被子植物63科42属66种,共计5588株;蕨类植物3科3属3种,共计379株。在传播方式方面,适应于鸟类传播的植物共23种852株;适应于风力传播的植物共32种3478株;传播媒介不明确的植物共14种1637株。城墙基部维管植物中乡土植物为63种5836株,外来入侵植物共6种131株。在生活型方面,常绿植物有11种,占种类总数的15.94 %;落叶植物有58种,占种类总数的84.06 %。此外,讨论了南京明城墙基部维管植物的经济价值及生态功能,以期为南京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研究地点与方法2
1.1 研究对象 2
1.2 琵琶湖至太平门段明城墙基部植被条件 2
1.3 明城墙基部植物调查样方的设置及调查内容 2
1.3.1 明城墙基部植物调查样方的设置2
1.3.2 调查内容2
1.4 植物鉴定2
2 结果与分析3
2.1 琵琶湖至太平段城墙基部植被物种组成3
2.2 琵琶湖至太平门段城墙基部维管植物生活型分析4
2.3 琵琶湖之太平门段城墙基部植物果实传播途径分析5
2.4 琵琶湖至太平门段城墙基部常绿、非常绿植物统计分析6
2.5 琵琶湖至太平门段城墙基部维管植物乡土性分析7
2.6 琵琶湖至太平门段城墙基部维管植物资源价值分析7
2.6.1 城墙基部维管植物的墙体保护价值7
2.6.2 城墙基部维管植物的城市绿化价值8
2.6.3 城墙基部维管植物的食用价值分析8
2.6.4 城墙基部维管植物药用价值分析9
2.6.5 城墙基部维管植物生态价值分析9
3 总结与讨论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南京琵琶湖至太平门段明城墙基部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
引言
引言 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之一,南京明城墙,全长33.676 km,2006 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有极高的历史纪念价值,也是中国乃至全人类的珍贵遗产[1]。
目前对于南京城墙的研究,主要是对城墙的结构、建筑年代、形制、保护维修、历史文化价值、城市标志,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旅游开发、风光带规划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对城墙植被方面的研究较少,龙双畏[2]对南京的七段城墙上的维管植物的种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明城墙植物的种类、空间分布、植物多样性特征和生活型种类和传播方式。李新华[3]对南京中华门城墙上发现的蜈蛇草天然种群进行了调查研究,推测其来源于修筑城墙时,运输城砖过程中所携带的蜈蛇草孢子。薛垲[4]等对各段城墙上及城墙周围相关植物生长状况作出简要的描述,并从城墙保护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规划、整治建议。王燕[5]对南京明城墙垂直墙体上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并探讨了不同植物繁殖体的传播机制。贾文柯[6]对南京明城墙(月牙湖神策门段)附生植物及沿城墙绿带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群落特征分析,提出了优化改造建议。但目前在城墙基部维管植物与城市生物多样性结合的研究较少。
当今南京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在城市绿化方面种植结构简单、种类单一、缺少城市地域特色;部分品种退化[7]。乡土地被植物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等问题[8];同时,南京本土的药用植物例如何首乌、龙葵、忍冬等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逐渐消失;市民也对南京原有的乡土植物、南京四大野菜的了解减少。明城墙,作为南京一张名片,其基部的维管植物大多为本土乡土植物,是南京特有的半自然环境下的产物,地域特征明显,目前已知的部分城墙植物,通过果实、种子或孢子等繁殖体通过动物传播或风媒等途径传播至城墙的砖块缝隙和城墙基部中[9],说明其拥有易繁殖、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高等优点,能够选择出具有南京乡土特色的植物,为以后的绿地规划、改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明城墙是南京保留的特殊自然环境,可以为南京市民进一步了解南京的生物多样性提供科普资料,提供药用和食用价值。
1 研究地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南京明城墙琵琶湖至太平门段基部维管植物
1.2 琵琶湖至太平门段明城墙基部植被条件
琵琶湖至太平门段城墙地处东经118°48′~118°49′,北纬32°03′~32°03′[10],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季风性气候明显,降水丰沛,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略短,年平均降水量1062.4 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 %,植被类型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特征[7]。该段城墙位于南京城东,依富贵山之阴山岗与琵琶湖(中湖)南岸建造,西临太平门, 东接前湖段城墙,长2069 m,墙体从上至下都为城砖建造[10]。目前该段城墙部分位于琵琶湖景区内,与景区栈道距离510 m,易受景区绿化及游人活动影响;部分城墙靠近植物园路。
1.3 明城墙基部植物调查样方的设置及调查内容
1.3.1 明城墙基部植物调查样方的设置
本研究选择琵琶湖至太平门段保留形式较为完好的城墙为调查样方设置地点,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以宽0.5 m,长2 m为一个样方单位,在琵琶湖至太平门城墙基部维管植物较多的地方设置样方,共计秋季样方80个,2017年4月,以宽0.5 m,长2 m为一个样方单位,在琵琶湖至太平门城墙基部维管植物较多的地方设置样方,共计春季样方20个,总计样方100个。
1.3.2 调查内容
肉眼直接观察明城墙基部,记录植物种类、个体数,相机记录有关植物的生长情况及生境特点、周围环境。观察并记录城墙基部植物生活型和果实(种子)的形态特点,对城墙基部维管植物可能的传播方式进行分析。
1.4 植物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琵琶湖至太平段城墙基部植被物种组成
经统计琵琶湖至太平门段城墙基部100个样方的植物,共有维管植物69种(含变种),共计5967株,隶属于45属,66科;其中被子植物66种,共计5588株,隶属于42属,63科;蕨类植物3种,共计379株,隶属于3属,3科[11]。
表1 琵琶湖至太平门段城墙基部维管植物调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mkx/14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