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rs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时空表达特征鉴定

【目的】从‘巨峰’葡萄中克隆白藜芦醇合酶基因Rs,对其序列进行结构及功能分析,并鉴定其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时空表达特异性。【方法】利用CTAB法提取葡萄总RNA,采用RT-PCR技术克隆Rs基因,借助qRT-PCR技术对其表达量进行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核酸及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克隆出的Rs基因cDNA序列全长1247bp,有一个长度1179bp的开放阅读框(ORF);该基因含有查耳酮和二苯乙烯合酶活性位点以及完整的茋合酶家族特征位点。qRT-PCR检测结果表明,Rs基因在‘巨峰’葡萄花后2

葡萄品种资源果实着色性状的调查与分析

葡萄(Vitis vinifera L.)是世界上重要的果树之一,研究葡萄果皮色泽状况对于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随机选用217份鲜食葡萄、70份酿酒葡萄和8份野生葡萄进行果实着色性状的调查,研究发现葡萄果皮色泽可分为绿黄色、黄绿色、粉红色、紫红色、紫黑色和蓝紫色6种。鲜食和酿酒葡萄开始转色的时期主要集中在七月,并以七月上旬最为集中;所调查葡萄种质的果实平均着色时间为18.9d,欧亚种长于欧美杂种,鲜食种略长于酿酒种;着色期葡萄果穗上着色果粒数的增加呈现“慢-快-慢”的“S”形曲线,早、

葡萄果实渣中提取多酚及其抗氧化性分析

酚类化合物这种次生代谢物质在植物体当中非常重要,同时分布广泛,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从红葡萄果实渣中提取多酚化合物的方法。通过酶消化和乙醇提取红葡萄果渣的多酚化合物,发现真菌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在促进果渣中多酚释放中是最有效的。在24℃条件下将时间控制为2小时的1%纤维素酶是最佳处理,果渣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总多酚,黄酮,单宁以及一些花青素,并且这些提取物中具有抗氧化活性。证实了利用来自葡萄加工副产品的提取物作为营养药品,药物或化妆品领域的功能性和创新性产品的成分的可能性。

蒿属植物及其近缘种挥发性成分分析

许多菊科植物的绿色组织,例如叶片具有特有的香气。本研究通过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C-MS)对14种具有香味的菊科植物材料叶片中的成分(主要是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叶片提取物共检测出213个成分,大部分是萜类化合物(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衍生物),占总化合物的40.45 %?90.38 %。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了物种挥发性成分的浓度和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主成分分析(PCA),这些菊科植物类群以α-侧柏酮,大根香叶烯烃 D,桉树脑,β-石竹烯和樟脑等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进行划分。同时以萜类化合物的

蝴蝶兰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分离及融合条件研究

以蝴蝶兰无菌苗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比较了不同酶液配比、渗透压、酶解时间、纯化方法以及不同品种对蝴蝶兰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并探讨了PEG处理对蝴蝶兰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酶液成分为1.0%的纤维素酶,0.7%离析酶,0.4M甘露醇,酶解6h,并用21%蔗糖溶液纯化后,所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产量可达6.50×106g-1(FW),不同蝴蝶兰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原生质体融合适宜条件为采用浓度为35%的PEG-6000溶液处理20min时,原生质体融合效果最好,融合率达35

赤霉素诱导白罗莎葡萄果核退化中木质素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施用赤霉素是生产上常见获取无核葡萄手段之一,但目前有关赤霉素诱导核退化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白罗莎’为试材,通过对VvPAL、VvCAD、Vv4CL基因序列结构分析发现,VvPAL、VvCAD、Vv4CL基因与木本类植物同源性均在85%以上,说明三个基因保守性较高。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了PAL、CAD、4CL在葡萄果核发育不同时期的时空表达及其应答赤霉素的模式,结果显示,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PAL、CAD、4CL在葡萄果核发育四个关键时期均受到赤霉素信号影响,且其表达被赤霉素抑制。本研究从分

赤霉素诱导葡萄胚败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时空表达特征鉴定

本实验利用赤霉素处理‘白罗莎’葡萄(Rosario Bianco)诱导其胚败育的体系,对胚败育相关的VvAGL15、VvAGL23、VvLEC1基因开展研究。通过RT-PCR克隆获得VvAGL15、VvAGL23、VvLEC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长度分别为744bp、690bp、636bp。同源性分析表明,其与其它物种同源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且与拟南芥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域;启动子作用元件分析发现这三个基因均有胚乳组织特异发育相关的作用元件,推测其可能与种胚发育相关;VvAGL15、VvAGL23基因有赤霉

转录因子spl9在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PL9在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藤稔”葡萄为材料,结合 qRT-PCR 技术手段、番茄瞬时转基因等方法阐释SPL(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 转录因子基因SPL9调控葡萄果实发育成熟的分子机制。通过PCR的方法从葡萄品种“藤稔”果实中克隆出SPL9基因的 cDNA 全长序列,并通过qRT-PCR分析SPL9在葡萄不同生长时期表达量,并进行了SPL9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番茄基因瞬时表达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在葡

过量表达rdreb1bi基因对草莓花期耐寒性和品质的影响

对5个处于花期的转RdreB1BI基因草莓株系进行0℃、-2℃、-4℃、-6℃的低温胁迫,以未转基因普通“红颊”草莓进行对照,分析其花期抗寒能力。测定其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CAT、SOD、POD酶活性。在果实成熟期,测量果实的风味物质和营养物质,包括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花青素、类黄酮和总酚含量。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后,转基因株系1表现出较好的抗逆性,其MDA含量显著低于ck,细胞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高于ck,同时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综合各果实品质指标,转基因株系1和7的果实品质明显

酵母双杂交筛选菊花cmbbx22和cmbbx24互作蛋白的研究

菊花CmBBX24基因是B-Box家族中的成员,具有调控菊花开花时间和非生物胁迫抗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影响赤霉素的生物合成。然而,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知之甚少。本实验在之前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从菊花‘神马’的花芽分化的cDNA文库中筛选出与CmBBX24互作蛋白CmBBX22的基础上,构建pGBKT7-CmBBX24诱饵表达载体,与pGADT7-CmBBX22共转化到酵母Y2H中,通过在SD/-Trp/-Leu/-His/-Ade 四缺培养基上报告基因表达的筛选,证明CmBBX24和CmBBX22存在互作

金村秋氨基酸肥料对砂糖橘果实品质的作用研究

【目的】为探究不同稀释倍数的“金村秋”氨基酸肥料对柑橘果实品质的影响。【材料】以6年生砂糖橘树为实验材料,【方法】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稀释倍数(2000倍、1000倍 、500倍) 的“金村秋”含5-氨基乙酰丙酸(5-ALA)氨基酸叶面肥处理对砂糖橘果实品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3个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砂糖橘果实品质,其中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提高了5.05%~12.62%,可滴定酸比对照提高了61.22%~76.53%,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比对照提高了48.24%~121.18%,VC提高了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