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分析【字数:13926】
摘 要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由于人们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不当,使得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进而出现了很多的恶劣天气,其中雾霾,在最近这几年中,非常的常见。所谓雾霾,和雾不同,它不仅有雾,而且还有霾,能够严重的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通常字啊大城市中比较常见,同时为了更好的分析它的影响,将这种环境统称为雾霾。它是人类多度的进行开采资源,以及使用不当而形成的一种环境污染,极大的影响了生态环境,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本论文将重点论述空气中雾霾的影响因素及形成雾霾的原因,雾霾的影响因素将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雾霾的分布特征会从时间方面以及空间方面介绍进行阐述。在引用论文以及文献方面,主要通过中国知网的查询以及图书馆藏书的阅读,通过整理、分类以及最后的规整使本论文更加具有严谨性以及规范性,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研究现状与水平 1
1.2.1国内研究现状 1
1.2.2国外研究状况 2
第二章 我国雾霾污染的分布特征 5
2.1雾霾的时空分布特征 5
2.1.1雾霾污染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研究 5
2.1.2雾霾污染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研究 5
2.2我国雾霾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6
2.2.1 空间相关性实验 6
2.2.2 计量模型构建 8
第三章 雾霾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3.1雾霾与能源结构之间的关系 10
3.2雾霾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11
3.3雾霾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 12
第四章 雾霾的相关治理措施 14
4.1 科学研究方面的治理措施 14
4.2 能源结构方面的治理措施 14
4.3 社会生活方面的治理措施 15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这些年,雾霾天气都是全国两会挥之不去的话题,尤其是最近两年的两会,似乎更具紧迫性。当时大会发言人傅莹说,“雾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多发性现象早已变为中国好多城市的重点疑难话题。在两次会议之前,据国家气象局统计,国家大概百分之十五的土地笼罩在雾霾之中,并且大概有百分之十的国土被雾霾所覆盖。相比较几年前,雾霾状况已非部分现象,如今已经发展到全国各地。
在2013年一月底,我国中部和部分东部地区突然被大量雾霾侵袭,当地的空气质量陡然下降。国家气象局第一时间就下发了蓝色紧急预警信号。经国家气象局研究发现,我国雾霾天气的和季节变化息息相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如今,雾霾天气总是在冬季多一点,在夏季少一点,因此,不难理解,冬季的雾霾天数占全年雾霾天气日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然而,从时间横向度来讲,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当今,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每年的雾霾天数日益增长。在最近半个世纪来,雾霾天气最多的年份是1980年。而从此以后,日雾天数一直在减少,而霾天数一直在增加,雾天和霾天的日比例在逐渐降低。
很多人都知道,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物看不见摸不着,可是严重的雾霾天气,要是不做好防护措施,身体很容易在这个情况下受到伤害,严重的雾霾能见度也很低,对交通出行状况也是一个很严重的威胁。据国家气象局统计,近年来受到雾霾污染但是不严重的城市大约有36座,而大约有3座城市处在重度污染的环境中,这几个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着实令人堪忧。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我国的雾霾状况有一定的改观,PM2.5在慢慢下降,但几座重度污染的城市形式还是相当的严峻,雾霾也在一直持续的发散,在此形势下,寻找出有效的雾霾治理方式便是当务之急。
1.2研究现状与水平
1.2.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在2012年的时候就提出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类题,从雾霾产生的原因和根源两大主要面建立模块,从雾霾形成的机理、监控环境设施、雾霾污染控制、远程遥感和监理等类别分别进行系统检测。2015年底,中国科学研究院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研究院还建立了京津冀天地空一体化的立体观测体系,自主开发了大气灰霾预报预警模式,大大的为如“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APEC”和“G20峰会”等等国家重大活动以及环境污染应对工作作铺垫。在研究成果、技术控制等类也取的突破性的进展。因为雾霾污染具有长久性、艰难性、难控性的特点,中国国家科学院将大力进行工作研究,加速进度,支持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为解决灰霾问题继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介绍,2013年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总体向好,但秋冬季节污染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灰霾污染具有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灰霾是大气中的PM2.5及其前体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气体)的浓度严重超过环境容量所致,出现以低风速和逆温为特征的不利气象条件是雾霾形成的外因。在当前,我国主要还是使用的是煤炭,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污染,实现空气质量根本好转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王建国在有关低阶煤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方面有独特的造诣,他研究的烟气多种污染物干法一体化脱除技术已经在科学学术界得到认可并适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员陈运法、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程天海等科学家分别介绍了灰霾遥感监测、预报预警模式、环境监测设备、污染物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1.2.2国外研究状况
1.英国
(一)由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比较早,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极大的影响了英国的整个环境,因此政府加大了对环境的治理工作,从1990年左右开始,英国使用强硬的手段,对境内的车辆进行改装,从而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进而有效的控制了环境的污染。同时每年都对车辆进行槛车污染气体的排放是否超标。
(二)积极的提高堵车费用,同时大力倡导乘坐公共交通进行出行,从而液能进一步减少私家车的流量使用。自二十一世纪初,英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的规定,重点为了有效的减少人们汽车出行的数量。根据相关的资料分析可知,在英国,固定的时间内出行,还需要缴纳相应的堵车费用,就是为了减少市民使用私家车出行。除此之外,伦敦还颁布了《交通2025》方案,这个方案进一步加大了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并且明确规定了私家车辆不同进入伦敦市区。结合相应的调查分析可知,经过实施这些措施,能够极大的降低了交通堵塞的情况,环节了伦敦市的交通出行,对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几乎在同一时间,伦敦政府优先对公共交通网络进行发展,并采取政策鼓励市民选择污染较小的地铁和公交车出行,同时规划,在以后将会修建更多的自行车专用通道,提升人们自觉使用自行车出行的意识。
(三)建议使用自行车替代汽车进行出行。伦敦政府倡导市民出行多骑自行车。并且政府官员们起到积极带头的作用,在出行的过程中,使用公共交通进行出行,严格的执行政府的相关政策,极大的带动了广大群众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为伦敦的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研究现状与水平 1
1.2.1国内研究现状 1
1.2.2国外研究状况 2
第二章 我国雾霾污染的分布特征 5
2.1雾霾的时空分布特征 5
2.1.1雾霾污染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研究 5
2.1.2雾霾污染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研究 5
2.2我国雾霾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6
2.2.1 空间相关性实验 6
2.2.2 计量模型构建 8
第三章 雾霾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3.1雾霾与能源结构之间的关系 10
3.2雾霾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11
3.3雾霾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 12
第四章 雾霾的相关治理措施 14
4.1 科学研究方面的治理措施 14
4.2 能源结构方面的治理措施 14
4.3 社会生活方面的治理措施 15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这些年,雾霾天气都是全国两会挥之不去的话题,尤其是最近两年的两会,似乎更具紧迫性。当时大会发言人傅莹说,“雾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多发性现象早已变为中国好多城市的重点疑难话题。在两次会议之前,据国家气象局统计,国家大概百分之十五的土地笼罩在雾霾之中,并且大概有百分之十的国土被雾霾所覆盖。相比较几年前,雾霾状况已非部分现象,如今已经发展到全国各地。
在2013年一月底,我国中部和部分东部地区突然被大量雾霾侵袭,当地的空气质量陡然下降。国家气象局第一时间就下发了蓝色紧急预警信号。经国家气象局研究发现,我国雾霾天气的和季节变化息息相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如今,雾霾天气总是在冬季多一点,在夏季少一点,因此,不难理解,冬季的雾霾天数占全年雾霾天气日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然而,从时间横向度来讲,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当今,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每年的雾霾天数日益增长。在最近半个世纪来,雾霾天气最多的年份是1980年。而从此以后,日雾天数一直在减少,而霾天数一直在增加,雾天和霾天的日比例在逐渐降低。
很多人都知道,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物看不见摸不着,可是严重的雾霾天气,要是不做好防护措施,身体很容易在这个情况下受到伤害,严重的雾霾能见度也很低,对交通出行状况也是一个很严重的威胁。据国家气象局统计,近年来受到雾霾污染但是不严重的城市大约有36座,而大约有3座城市处在重度污染的环境中,这几个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着实令人堪忧。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我国的雾霾状况有一定的改观,PM2.5在慢慢下降,但几座重度污染的城市形式还是相当的严峻,雾霾也在一直持续的发散,在此形势下,寻找出有效的雾霾治理方式便是当务之急。
1.2研究现状与水平
1.2.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在2012年的时候就提出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类题,从雾霾产生的原因和根源两大主要面建立模块,从雾霾形成的机理、监控环境设施、雾霾污染控制、远程遥感和监理等类别分别进行系统检测。2015年底,中国科学研究院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研究院还建立了京津冀天地空一体化的立体观测体系,自主开发了大气灰霾预报预警模式,大大的为如“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APEC”和“G20峰会”等等国家重大活动以及环境污染应对工作作铺垫。在研究成果、技术控制等类也取的突破性的进展。因为雾霾污染具有长久性、艰难性、难控性的特点,中国国家科学院将大力进行工作研究,加速进度,支持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为解决灰霾问题继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介绍,2013年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总体向好,但秋冬季节污染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灰霾污染具有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灰霾是大气中的PM2.5及其前体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气体)的浓度严重超过环境容量所致,出现以低风速和逆温为特征的不利气象条件是雾霾形成的外因。在当前,我国主要还是使用的是煤炭,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污染,实现空气质量根本好转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王建国在有关低阶煤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方面有独特的造诣,他研究的烟气多种污染物干法一体化脱除技术已经在科学学术界得到认可并适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员陈运法、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程天海等科学家分别介绍了灰霾遥感监测、预报预警模式、环境监测设备、污染物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1.2.2国外研究状况
1.英国
(一)由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比较早,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极大的影响了英国的整个环境,因此政府加大了对环境的治理工作,从1990年左右开始,英国使用强硬的手段,对境内的车辆进行改装,从而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进而有效的控制了环境的污染。同时每年都对车辆进行槛车污染气体的排放是否超标。
(二)积极的提高堵车费用,同时大力倡导乘坐公共交通进行出行,从而液能进一步减少私家车的流量使用。自二十一世纪初,英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的规定,重点为了有效的减少人们汽车出行的数量。根据相关的资料分析可知,在英国,固定的时间内出行,还需要缴纳相应的堵车费用,就是为了减少市民使用私家车出行。除此之外,伦敦还颁布了《交通2025》方案,这个方案进一步加大了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并且明确规定了私家车辆不同进入伦敦市区。结合相应的调查分析可知,经过实施这些措施,能够极大的降低了交通堵塞的情况,环节了伦敦市的交通出行,对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几乎在同一时间,伦敦政府优先对公共交通网络进行发展,并采取政策鼓励市民选择污染较小的地铁和公交车出行,同时规划,在以后将会修建更多的自行车专用通道,提升人们自觉使用自行车出行的意识。
(三)建议使用自行车替代汽车进行出行。伦敦政府倡导市民出行多骑自行车。并且政府官员们起到积极带头的作用,在出行的过程中,使用公共交通进行出行,严格的执行政府的相关政策,极大的带动了广大群众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为伦敦的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