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10#11#楼基础及基坑支护设计(附件)【字数:17299】
摘 要毕业设计是以苏地2014-G-23号地块建设项目的10、11号楼为背景做的基坑支护及桩基础设计。基坑支护方案采用的是钻孔灌注桩+一层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型式,根据地质资料及基坑开挖深度进行土压力计算,支撑轴力、嵌固深度及稳定性计算。分别采用了手工计算和计算机计算。通过理正建模获得的配筋数据,再跟手算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联系实际出发,从两者之中选择合适的配筋,并且附上整体计算的图片加以说明。根据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及土层情况,设计了两种型式的承台(四桩承台和五桩承台),承台的设计要满足受冲切承载力验算,受剪切承载力验算,受弯承载力验算。最后根据计算结果画出了施工图,包括基坑围护结构设计说明,支护桩平面布置图,支撑和立柱桩平面布置图,支护桩配筋图,承台配筋图,工况图, Ⅰ
目 录
ABSTRACT Ⅱ
第一章 工程总体概况 1
1.1 结构设计概况 1
1.2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1
1.3 水文地质 1
1.4 工程地质条件 2
1.5 土层信息 2
第二章 基坑支护选择 4
2.1 基坑支护设计 4
2.2 工程分析 4
2.3 选型确定分析总结 4
第三章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9
3.1 设计计算 9
3.2 东侧断面设计 10
3.3 西侧断面设计 18
3.4 北侧断面设计 25
3.5 基坑支撑设计 33
3.6 圈梁设计 34
3.7 立柱设计 37
3.8 立柱桩承载力计算 37
3.9 基坑止降水设计 38
第四章 承台设计 39
4.1 土层参数 39
4.2 CT1设计 39
4.3 CT2设计 48
第五章 施工监测 58
5.1 施工规章制度 58
5.2 基坑监测 58
第六章 基坑安全预案 59
第七章 图纸 60
基坑围护结构设计说明 61
支护桩平面布置图 6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支撑与立柱桩平面布置图 63
东侧剖面图和支护桩配筋图 64
西、北两侧剖面图 65
大样图 66
CT1桩身配筋图 67
CT2桩身配筋图 68
工况图 69
结束语 70
致 谢 71
参考文献 72
附录A 72
附录 B 75
第一章 工程总体概况
1.1 结构设计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苏州吴中区吴郡路(原永旺路)东,友翔路北。
拟建工程包括:7幢18F高层住宅,4幢22F高层住宅,4幢32F高层住宅,1幢3F商业及1层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203291.68㎡,其中地上157014.95㎡,地下46276.73㎡。这个项目的重要性是一级,抗震设防范畴是丙类。
我所设计的是10#与11#楼房的基坑支护及桩基设计。
基坑规模:本基坑工程挖深为 8.6 m,基坑周长为335.76m,基坑面积为5647.79m2,基坑平面布置图如图11所示。四周为待建空场地。
/
图11 基坑平面图
1.2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基坑位于工程区南部的中段。基坑与地面红线之间的距离很遥远。西侧紧邻7号楼和9号楼的待开挖基坑,距离为3.1m,南北侧无紧靠建筑,东侧基坑距离待开挖的12号楼为8m。基坑周围有足够的空间。整体判定基坑施工没有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1.3 水文地质
本次勘察揭露的承压水赋存于层(7)1A粉土夹粉质粘土、层(7)1粉砂夹粉土、层(8)1粉质粘土夹粉土中的粉土、层(10)粉质粘土与粉土互层中的粉土及层(11)粉土中,主要接受径流及越流补给,对本工程施工影响不大。
1.4 工程地质条件
见附录A。
1.5 土层信息
苏地2014G23号地块建设项目10#、11#号楼基坑周边土层有差别,主要区别为土层厚度的变化不同,土层信息见表12。
表12 基坑土层信息表
位置
层号
土类
名称
层厚(m)
重度kN/m3
浮重度kN/m3
黏聚力(kPa)
内摩擦角(度)
与锚固体摩擦阻力(kPa)
黏聚力水下(kPa)
内摩擦角
水下(度)
东侧
1
杂填土
4.10
18.0
8.0
8.00
8.00
20.0
8.00
8.00
2
素填土
1.10
18.0
8.0
10.00
8.00
22.0
10.00
8.00
3
粘土
3.10
19.4
9.4
60.00
13.00
24.2
60.00
13.00
4
粉质粘土
10.00
18.8
8.8
34.00
15.00
48.0
34.00
15.00
西侧
1
杂填土
目 录
ABSTRACT Ⅱ
第一章 工程总体概况 1
1.1 结构设计概况 1
1.2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1
1.3 水文地质 1
1.4 工程地质条件 2
1.5 土层信息 2
第二章 基坑支护选择 4
2.1 基坑支护设计 4
2.2 工程分析 4
2.3 选型确定分析总结 4
第三章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9
3.1 设计计算 9
3.2 东侧断面设计 10
3.3 西侧断面设计 18
3.4 北侧断面设计 25
3.5 基坑支撑设计 33
3.6 圈梁设计 34
3.7 立柱设计 37
3.8 立柱桩承载力计算 37
3.9 基坑止降水设计 38
第四章 承台设计 39
4.1 土层参数 39
4.2 CT1设计 39
4.3 CT2设计 48
第五章 施工监测 58
5.1 施工规章制度 58
5.2 基坑监测 58
第六章 基坑安全预案 59
第七章 图纸 60
基坑围护结构设计说明 61
支护桩平面布置图 6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支撑与立柱桩平面布置图 63
东侧剖面图和支护桩配筋图 64
西、北两侧剖面图 65
大样图 66
CT1桩身配筋图 67
CT2桩身配筋图 68
工况图 69
结束语 70
致 谢 71
参考文献 72
附录A 72
附录 B 75
第一章 工程总体概况
1.1 结构设计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苏州吴中区吴郡路(原永旺路)东,友翔路北。
拟建工程包括:7幢18F高层住宅,4幢22F高层住宅,4幢32F高层住宅,1幢3F商业及1层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203291.68㎡,其中地上157014.95㎡,地下46276.73㎡。这个项目的重要性是一级,抗震设防范畴是丙类。
我所设计的是10#与11#楼房的基坑支护及桩基设计。
基坑规模:本基坑工程挖深为 8.6 m,基坑周长为335.76m,基坑面积为5647.79m2,基坑平面布置图如图11所示。四周为待建空场地。
/
图11 基坑平面图
1.2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基坑位于工程区南部的中段。基坑与地面红线之间的距离很遥远。西侧紧邻7号楼和9号楼的待开挖基坑,距离为3.1m,南北侧无紧靠建筑,东侧基坑距离待开挖的12号楼为8m。基坑周围有足够的空间。整体判定基坑施工没有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1.3 水文地质
本次勘察揭露的承压水赋存于层(7)1A粉土夹粉质粘土、层(7)1粉砂夹粉土、层(8)1粉质粘土夹粉土中的粉土、层(10)粉质粘土与粉土互层中的粉土及层(11)粉土中,主要接受径流及越流补给,对本工程施工影响不大。
1.4 工程地质条件
见附录A。
1.5 土层信息
苏地2014G23号地块建设项目10#、11#号楼基坑周边土层有差别,主要区别为土层厚度的变化不同,土层信息见表12。
表12 基坑土层信息表
位置
层号
土类
名称
层厚(m)
重度kN/m3
浮重度kN/m3
黏聚力(kPa)
内摩擦角(度)
与锚固体摩擦阻力(kPa)
黏聚力水下(kPa)
内摩擦角
水下(度)
东侧
1
杂填土
4.10
18.0
8.0
8.00
8.00
20.0
8.00
8.00
2
素填土
1.10
18.0
8.0
10.00
8.00
22.0
10.00
8.00
3
粘土
3.10
19.4
9.4
60.00
13.00
24.2
60.00
13.00
4
粉质粘土
10.00
18.8
8.8
34.00
15.00
48.0
34.00
15.00
西侧
1
杂填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