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秦高速大安镇至平安城段a1标初步设计(附件)

本设计课题是京秦高速大安镇至平安城段A1标初步设计,京秦高速是连接北京通往秦皇岛、沈阳及东北地区的一条高速公路。根据该公路给定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地形图,完成京秦高速大安镇至平安城段A1标初步设计内容。设计内容包括路线方案比选、路线线形设计、路基和路面设计、路基路面排水和桥涵方案设计、路基路面施工、道路工程量计算。该高速公路设计桩号为K0+000~K4+536.255,全线长4536.255米。圆曲线半径5500m,缓和曲线长度150m。设计速度为120km/h,路基宽度为28米,双向四车道,共设置五个变坡点,竖曲线要素满足要求,路面设计中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成果包括计算说明书、路线方案比选图、道路平面总体布置图、路线纵断面设计图、路基标准横断面设计图、路面结构图、中央分隔带设计图、直曲表、逐桩坐标表、土石方计算表等。关键词 路线设计,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目 录
1引言 1
1.1 建设项目背景 1
1.2 工程概况 1
1.3 设计依据 2
1.4设计目的 3
1.5 设计标准 3
2?总体设计思路 4
2.1?总体设计目标 4
2.2?总体设计理念 4
2.3?总体设计原则 5
2.4?总体设计思路 5
3 路线设计 6
3.1 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选 6
3.2 道路技术标准确定 10
3.3 道路平面设计 13
4 道路纵断面设计 19
4.1道路纵断面设计的步骤: 19
4.2 竖曲线计算 20
5 道路横断面设计 23
5.1基本设计 23
5.2中央分隔带形式 25
5.3路拱横坡 25
6路基设计 26
6.1 一般路基设计 26
6.2 沟塘段路基设计 27
7路面结构设计 27
7.1 交通量计算 27
7.2 路面结构验算 32
8排水设计 45
8.1路基排水 45
8.2 路面排水 4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3 中央分隔带排水 47
9.1挡土墙设计 50
9.2重力式挡土墙验算 50
9.3组合1 52
9.4 组合2 54
9.5 组合3 56
结论 61
致谢 63
参考文献 64
1引言
1.1 建设项目背景
京秦高速公路是京哈高速公路(G1)的并行线,是连接北京通往秦皇岛、沈阳及东北地区的一条高速公路,西起通州北京六环(实际零起点位于与机场第二通道重线的3.5公里路段),东至秦皇岛,经三河、蓟县、玉田、遵化、秦皇岛等地。京秦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增加北京东部的快速出口,形成北京至东北方向、北京至承德方向的多通道辐射的高速公路。
1.2 工程概况
此次设计是京秦高速北京段中的其中一段,北京段是起点位于东六环(实际为东五环平房桥),路线向东跨参观路、中坝河、平疃路、任李路、右堤路等近10条道路,最后跨潮白河至道路终点北京市界,与河北段京秦高速公路相接。全线设互通式立交一座(六环立交),部分互通式立交一座(平疃路立交)。
1.2.1 地理概况
沿线地区有“北京湾”之称,从地理位置上看,其西拥太行、北枕燕山、东濒渤海,南向华北大平原,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纵横,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这里是沟通我国中原地区和东北、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1.2.2 地形概况
沿线地区的西、北、东北面群山环绕、连绵不断,东南面为开阔的平原。西部山地统称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山地统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两条山脉在关沟附近交汇。东北部平谷县境的造山为燕山的西缘,与军都山交会于潮白河谷。西、北、东北面连绵不断的诸山岭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山区面积为10,418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2%,最高峰为位于西境的东灵山,海拔高度2,303米。
1.2.3 地质概况
沿线地区在地质构造上正处于华北地区中部燕山沉降带的西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既经过大幅度的下降,接受巨厚的沉积;又产生过剧烈的造山运动。特别是中生代,以燕山运动为主的造山运动,构成了北京地区地质构造骨架和地貌的雏形。伴随着地壳运动的发展,褶皱变形和断裂发育广泛,岩浆活动也很频繁。
沿线地区的岩性条件比较复杂,各类岩石(土)均有出露,大体上可划分为松散堆积物和基岩两大类。堆积物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区,其厚度从山前数米向东南逐渐加厚至数百米,主要为各类壤上、砂壤土、砂、卵砾石。基岩多出露在山区,主要有岩浆岩类、变质岩类、沉积岩类。中生代燕山运动形成了北京地区的基本地形骨架:西部山地、北部山地和东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62%,平原约占38%。地貌类型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山间盆地等。
1.2.4水文概况
沿线有五大河流,多属海河水系,大多发源于西北山地或蒙古高原,向东南蜿蜒于平原之上,汇入海河后注入渤海。水资源较贫乏,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总量约有42亿立方米。有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等水利设施。
1.2.5 气象概况
沿线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1月7~4摄氏度,7月25~26摄氏度。极端最低27.4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毫米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常有暴雨。曾经北京及华北春季多发沙尘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北京市政府经过对内蒙古草原、黄土高原和河北相关地区进行环境治理,沿线地区的沙尘情况有所好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8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