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设计产业园项目基坑支护设计(附件)【字数:10286】

摘 要此次设计以南京市秦淮区设计产业园办公楼工程做基坑支护设计。通过查找文献、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该工程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来确定使用什么支护方案。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对基坑基本参数进行计算,结合手算与电算为基坑做支护设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构件的配筋计算。通过计算结果画出基坑支护剖面及其大样图,利用已有条件,对基坑进行建模。最后从基坑支护和降水方案对基坑施工监测进行基本说明。通过完成此次设计加深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设计层面及实际工程层面了解到工程的概况。并且达到熟练使用CAD、理正等软件,掌握正确的文档排版模式。
Key words:foundation pit;support;design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基坑支护设计综合说明 2
1.1 工程概况 1
1.2 基坑周边环境 2
1.3 工程地质条件 3
1.4 水文地质条件 3
1.5 设计依据 5
第二章 基坑支护方案选型 6
2.1深基坑设计要求 6
2.2常见基坑支护的类型 6
2.3支护方案的确定 6
2.4支撑选择 6
第三章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7
3.1设计计算 7
3.2 ABCD区段支护结构计算 9
3.3DEA区段支护结构计算 19
第四章 支撑设计 29
4.1圈梁、围檩结构设计计算 29
4.2支撑梁设计计算 37
4.3 立柱桩设计计算 43
第五章 基坑止降水设计 46
第六章 基坑监测 47
6.1监测目的及要求 47
6.2基坑监测方法 47
第七章 整体建模 47
第八章 图纸 53
结束语 53
致 谢 55
参考文献 56
附录
基坑支护设计综合说明
工程概况
南京秦淮设计产业园项目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园内,该基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东方向为运粮河西路及运粮河,南方向为紫光路、西方向为紫丹路、北方向为紫霞路。拟建工程为5栋9层科研办公楼、3栋6层科研办公楼、2栋3层科研办公楼,设2层整体地下室。建设用地面积36481.7m2,总建筑面积136284.37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9798.54 m2,地下建筑面积56485.83 m2,共有10栋主楼(1F~9F不等),整体设两层地下室。
本工程±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9.400m,在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标高一致,所以统一使用绝对标高来标注。该项目基坑开挖面积约为29400m2,周长约为765m。
图11 整体效果图
图12 项目位置
基坑周边环境
基坑四周皆有道路。基坑东面为运粮河西路,南面为紫光路,西面为紫丹路,北面为紫霞路,且运粮河西路东侧紧挨运粮河。
图13 工程位置图
工程地质条件
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岩土层分布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12个亚层。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分层描述如下:
1杂填土:杂色,松散,成分杂,主要为砖块、碎石块、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组成,硬杂质为碎石、碎砖,含量约5%~30%,少量黏性土充填,不均匀。局部为素填土,填龄约5年。普遍分布,层顶标高8.80m~11.65m,厚度2.00m~5.60m。
21黏土:黄灰色,可塑,见少量铁锰质浸染,切面光滑,有光泽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普遍分布,层顶标高5.44m~9.27m,厚度0.50m~4.00m。
22A粉土夹粉砂:分布于场地东端,层顶标高3.93m~5.57m,厚度1.50m~8.00m。
22(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软塑,局部流塑,含腐殖质,淤臭味,局部粉质含量较高。普遍分布,层顶标高1.30m~5.83m,厚度1.20m~14.10m
23粉质黏土:分布于场地西侧地段,层顶标高7.98m~4.91m,厚度1.20m~4.90m。
3粉质黏土:灰黄、黄褐色,局部层顶为灰色,硬塑,局部可塑,含铁锰质结核,见较多高岭土团块。普遍分布,层顶标高13.30m~2.72m,厚度1.30m~17.60m。
4混卵砾石粉质黏土:灰黄色,可~硬塑,卵砾石以亚圆形、次棱角状为主,成分以石英质为主,粒径一般为1~3cm,个别大于5cm,含量约5%~25%,少数达35%~45%,分布不均。普遍分布,层顶标高16.00m~13.38m,厚度0.30m~2.60m
51砂岩(强风化):紫红~灰黄色,原岩经强烈风化后呈砂土夹碎块状,手捏易散,遇水易崩解,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普遍分布,层顶标高16.98m~14.11m,厚度0.30m~6.30m。
52AP破碎状泥质砂岩(中等风化):紫红色,原岩经风化后,岩体破碎呈碎块夹短柱状,锤击声哑,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局部分布,层顶标高21.69m~15.98m,厚度0.50m~6.40m。
52P破碎状砂岩(中等风化):灰黄~灰色,岩体呈砂状结构,块状构造,原岩经风化后,岩体破碎呈碎块夹少量短柱状。局部分布,层顶标高20.97m~15.64m,厚度0.50m~9.90m。
52A泥质砂岩(中等风化):紫红色,局部夹砂质泥岩,岩体呈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锤击声哑,钻孔反浆正常,施工钻进比较平稳。分布于场地西侧及东南侧,层顶标高23.51m~15.96m,揭示最大厚度为14.50m。
52砂岩(中等风化):灰黄~灰色,砂质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多呈柱状,钻孔反浆正常,施工钻进比较平稳。普遍分布,层顶标高26.85m~15.57m,揭示最大厚度为11.70m。
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
根据勘察的地层结构和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本场地的地下水类型主要包括孔隙潜水、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
孔隙潜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1层填土及2层土体中,含水介质为黏性土、粉土层。22A层粉土夹粉砂层渗透性相对较强,赋水性较好,水量较大;2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其透水性、赋水性较差。
基岩裂隙水
51层强风化层,主要成分为砂土夹杂碎块及少量黏土,透水性较好;52AP层、52P层,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存在一定的赋水空间,通常是地下水的有利通道,利于地下水汇集,局部可能水量较大;52A层、52层中风化,岩体完整性较好,岩体裂隙中有一定量的裂隙水分布,其透水性及赋水性较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60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