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办公楼设计
后勤办公楼设计
本次毕业设计是设计淮安 73830 部队 15 分部后勤办公楼。它位于江苏省淮安
市市区,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本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场地类型为Ⅱ类。
建筑总面积为 2984.44 平方米,建筑总高 15.150 米,共有四层,,底层层高 3.9
米,标准层层高 3.6 米。
本建筑的设计内容包括两部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建筑设计部分:根据建筑的地理位置以及所要求的功能分区等设计依据并力
求建筑物安全、实用、经济、美观,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平面设计、立面设计、
剖面设计、防火组织设计,以及屋面、楼梯及墙体等构造设计,完成了建筑设计
说明及有关施工图。
结构设计部分: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工程地质
勘查报告,建筑场地的类别及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本工程
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随后进行了结构平面布置、估算截面尺寸、荷载
计算、框架计算、侧移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及构件设计等工作,并完成了
结构设计说明及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框架配筋图、楼梯、基础结构布置图。
关键词 框架结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内力组合,内力计算
1 引 言 1
2 建筑设计说明 . 3
2.1 工程概况 3
2.2 工程设计依据 . 3
2.3 建筑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4
3 建筑剖面设计 . 4
3.1 房间的剖面形状 . 4
3.2 房间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 4
3.3 房屋的层数确定 . 5
4 建筑体型和立面的设计 . 5
4.1 影响体型和立面的因素 . 5
4.2 体型设计 . 6
4.3 立面设计 . 6
5 构造设计 . 6
5.1 影响建筑构造设计的因素 . 6
5.2 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 6
5.3 墙体和基础设计 . 7
5.4 楼地面设计 . 7
5.5 屋顶设计 . 7
6 结构设计说明 . 9
6.1 工程概况 9
6.2 设计资料 9
6.3 选用材料 9
6.4 结构布置及计算说明 . 10
6.4.1 平面布置 . 10
6.4.2 结构计算说明 . 10
6.5 基本假定及计算简图 . 10
6.6 参考资料 . 11
7 构件截面尺寸和材料选择 12
7.1 基础顶面设计标高的确定 . 12
7.2 楼板厚度的确定 . 12
7.3 框架梁截面尺寸确定 . 12
7.4 框架柱截面尺寸确定 . 12
7.5 材料选择 13
8 屋面板和楼面板的设计 13
8.1 屋面板和楼面板的荷载计算 . 13
8.1.1 楼面板的荷载计算 . 13
8.1.2 屋面板的荷载计算 . 14
8.2 连续双向板的弹性设计 . 14
8.2.1 弹性理论的计算依据 . 14
8.2.2 板内力计算 . 15
8.2.3 配筋计算 . 17
9 荷载计算 18
9.1 单位面积墙体荷载计算 . 18
9.2 单位长度梁、柱荷载计算 . 18
9.3 主楼楼层质点 Gi 重力荷载的计算 19
10 横向框架刚度计算 . 23
10.1 梁、柱线刚度计算 23
10.1.1 梁的线刚度 23
10.1.2 柱的线刚度 24
10.2 柱的侧移刚度 D 值 24
11 横向框架地震作用计算 . 25
11.1 结构自振周期的计算 25
11.2 地震作用计算 25
11.3 变形验算 26
12 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 27
13 风荷载计算 . 31
14 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 33
14.1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 33
14.1.1 板荷载传递的计算方法确定 33
14.1.2 A-B 轴间框架梁 33
14.1.3 B-C 轴间框架梁 35
14.1.4 C-D 轴间框架梁 36
14.1.5 A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 36
14.1.6 B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36
14.2 恒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37
14.3 内力计算 38
14.3.1 恒(活)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 38
14.3.2 恒(活)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计算 38
14.3.3 恒活荷载作用下的梁柱端剪力计算 41
14.4 内力组合 48
14.4.1 框架结构梁的内力组合 . 48
14.4.2 框架结构柱的内力组合 . 48
15 构件配筋计算 . 59
15.1 框架梁截面设计 59
15.1.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9
15.1.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64
15.1.3 裂缝宽度控制验算 . 65
15.1.4 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 . 66
15.2 框架柱截面设计 67
15.2.1 轴压比验算 . 67
15.2.2 截面尺寸复核 . 68
15.2.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8
15.2.4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71
15.2.5 裂缝宽度验算 . 72
16 楼梯设计 . 81
16.1 梯段板 TB2 设计 81
16.2 平台板 PTB2 设计 . 82
16.3 平台板 PTB3 设计 . 82
16.4 平台梁 TL2 设计 83
17 基础设计 . 84
17.1 荷载计算 84
17.2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 . 84
17.3 中柱联合基础设计 . 85
17.4 边柱独立基础设计 . 88
18 PKPM 计算书 . 92
总 结 . 167
谢 辞 . 168
参考文献 . 169
1 引言
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设计将成为我们展示四年学习成果的一个最好
平台。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
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它涉及到房屋
建筑学、高层建筑、抗震、混凝土、结构力学等多门课程,应用到了很多重要实用的专
业知识,比如有底部剪力法、D 值法、反弯点法和弯矩分配法等,又涉及钢筋混凝土的
配筋和计算,几乎涉及到了所有专业知识。为了做好本次毕业设计,我对大学所学的专
业知识进行了及时而全面的复习,查补了以前学习上的漏洞,并借阅了许多相关的书籍
和规范。我会很好的把握这次毕业设计的机会,将以前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
无论对以后的学习还是工作都将起到莫大的帮助。
高校办公楼是公共建筑,其规范要求比较严格,能体现处建筑和结构设计的很多重
要的方面,选择办公楼建筑和结构设计,从而掌握办公楼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其
功能关系,满足使用要求。
我所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是淮安 73830 部队 15 分部后勤办公楼设计,采用钢筋混
凝土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这种结构形式建筑平面
布置灵活,可以做成较大空间的会议室,车间,住宅等,可以分割成小房间,或拆除隔
断改成大空间结构,立面也富有变化。通过合理的设计,框架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良好,
能承受较大荷载,能承受较大变形。因此,我所设计的办公楼非常适合选用这种结构形
式。根据民用建筑实用、经济原则,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本设计首先考
虑办公楼的实用性,经济性,充分显示现代建筑的特点。结构计算严格按照最新国家规
范的要求进行。
本次设计主要分为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建筑设计包括: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
图、剖面图及节点详图。建筑设计说明中详细阐述了建筑要求,满足了建筑功能要求,
采用了合理的技术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建筑设计在整体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
先进的作用,除考虑上述各种要求,还应考虑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
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较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使建筑达
到适用、坚固、美观的要求。
结构设计说明归纳了结构计算的程序,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原则、主体工程设计、
结构设计方案及布置、施工材料及其它要求。
结构设计计算根据建筑设计选择可行的结构方案,进行结构计算及构件设计、结构
布置及构造设计等。结构计算书中详细阐述了荷载计算和内力组合、抗震计算、柱下独
立基础设计等。
本设计从建筑到结构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设计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复习和巩固了以前
所学知识,把主要原本分散的知识联系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运用于设计中;本次毕业
设计培养了我进行独立设计的基本能力,为我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设计书的实践性强、质量高,因此,本设计书力求扩大知识面;力求综合运用
所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满足设计任务;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力求符合新规范、
新标准和有关技术法规;着重结构计算。
本设计书在编写时,内容上尽量符合设计需要;文字上简明扼要,并附有相应的表
格和图形,通俗易懂。
由于毕业设计时间仓促,本设计内容繁多,本人能力和经验均有一定的局限,本书
中难免会有失稳妥之处,还望老师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本人不胜感激。
2 建筑设计说明
2.1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淮安 73830 部队 15 分部后勤办公楼
(2)建筑面积:2984.44 2 m
(3)建设地点:江苏省淮安市区
(4)场地大小:长度为 50.64m,宽度为 14.24m。 (5)规模和标准:满足
(6)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7)层高:底层 3.9m,标准层 3.6m。 (8)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防火等级为二级。
2.2 工程设计依据
(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场区范围内地下水位高层为-12.00m,地下水对一般建筑材料
无侵蚀作用,不考虑土的液化。土质构成自地表向下依次为:
①填土层:厚度约为 0.5m,承载力特征值 fak=80kPa,天然重度 17.0kN/m3。 ②黏土:厚度约为 2-5m,承载力特征值 fak=240kPa,天然重度 18.8kN/m3,e 及 IL
均小于 0.85。 ③轻亚黏土:厚度约为 3-6m,承载力特征值 fak=220kPa,天然重度 18.0kN/m3。 ④卵石层:厚度约为 2-9m,承载力特征值 fak=330kPa,天然重度 20.2kN/m3。 (2)气象资料
①冬季主导风向东北风,平均风速 2.6m/s,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平均风速 2.6m/s,
最大风速 23.7m/s。 ②常年地下水位低于-1.6m,水质对混凝土没有侵蚀作用。
③最大积雪厚度 0.32m,基本雪压 S0=0.4kN/㎡, 基本风压 ω0=0.4kN/㎡,土壤最大冻
结深度 0.09m。 (3)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建筑场地土类别为二类,
场地特征周期为 0.40s,框架抗震等级为 3 级,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4)材料
梁、板、柱的混凝土均选用 C30,梁、柱主筋选用 HRB400,箍筋选用 HPB300,
板受力钢筋选用 HRB335。
2.3 建筑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初步了解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熟悉应用建筑规范和建筑标准图集。初
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建筑各细部的构造做法。本着“布局合理,功
能齐全,技术先进,美观大方,经济合理”的原则设计一座实用,经济,坚固,美观的
现代化办公楼建筑。
3 建筑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确定建筑物各部分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组合与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
的结构,构造关系。设计内容应包括:
第一: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尺寸及比例关系;
第二:确定房间的层数各部分的标高;
第三;确定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屋面排水及选择建筑构造方案;
第四:确定主体结构及围护结构的方案;
第五:进行房间竖向空间的组合
本次毕业设计是设计淮安 73830 部队 15 分部后勤办公楼。它位于江苏省淮安
市市区,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本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场地类型为Ⅱ类。
建筑总面积为 2984.44 平方米,建筑总高 15.150 米,共有四层,,底层层高 3.9
米,标准层层高 3.6 米。
本建筑的设计内容包括两部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建筑设计部分:根据建筑的地理位置以及所要求的功能分区等设计依据并力
求建筑物安全、实用、经济、美观,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平面设计、立面设计、
剖面设计、防火组织设计,以及屋面、楼梯及墙体等构造设计,完成了建筑设计
说明及有关施工图。
结构设计部分: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工程地质
勘查报告,建筑场地的类别及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本工程
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随后进行了结构平面布置、估算截面尺寸、荷载
计算、框架计算、侧移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及构件设计等工作,并完成了
结构设计说明及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框架配筋图、楼梯、基础结构布置图。
关键词 框架结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内力组合,内力计算
1 引 言 1
2 建筑设计说明 . 3
2.1 工程概况 3
2.2 工程设计依据 . 3
2.3 建筑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4
3 建筑剖面设计 . 4
3.1 房间的剖面形状 . 4
3.2 房间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 4
3.3 房屋的层数确定 . 5
4 建筑体型和立面的设计 . 5
4.1 影响体型和立面的因素 . 5
4.2 体型设计 . 6
4.3 立面设计 . 6
5 构造设计 . 6
5.1 影响建筑构造设计的因素 . 6
5.2 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 6
5.3 墙体和基础设计 . 7
5.4 楼地面设计 . 7
5.5 屋顶设计 . 7
6 结构设计说明 . 9
6.1 工程概况 9
6.2 设计资料 9
6.3 选用材料 9
6.4 结构布置及计算说明 . 10
6.4.1 平面布置 . 10
6.4.2 结构计算说明 . 10
6.5 基本假定及计算简图 . 10
6.6 参考资料 . 11
7 构件截面尺寸和材料选择 12
7.1 基础顶面设计标高的确定 . 12
7.2 楼板厚度的确定 . 12
7.3 框架梁截面尺寸确定 . 12
7.4 框架柱截面尺寸确定 . 12
7.5 材料选择 13
8 屋面板和楼面板的设计 13
8.1 屋面板和楼面板的荷载计算 . 13
8.1.1 楼面板的荷载计算 . 13
8.1.2 屋面板的荷载计算 . 14
8.2 连续双向板的弹性设计 . 14
8.2.1 弹性理论的计算依据 . 14
8.2.2 板内力计算 . 15
8.2.3 配筋计算 . 17
9 荷载计算 18
9.1 单位面积墙体荷载计算 . 18
9.2 单位长度梁、柱荷载计算 . 18
9.3 主楼楼层质点 Gi 重力荷载的计算 19
10 横向框架刚度计算 . 23
10.1 梁、柱线刚度计算 23
10.1.1 梁的线刚度 23
10.1.2 柱的线刚度 24
10.2 柱的侧移刚度 D 值 24
11 横向框架地震作用计算 . 25
11.1 结构自振周期的计算 25
11.2 地震作用计算 25
11.3 变形验算 26
12 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 27
13 风荷载计算 . 31
14 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 33
14.1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 33
14.1.1 板荷载传递的计算方法确定 33
14.1.2 A-B 轴间框架梁 33
14.1.3 B-C 轴间框架梁 35
14.1.4 C-D 轴间框架梁 36
14.1.5 A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 36
14.1.6 B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36
14.2 恒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37
14.3 内力计算 38
14.3.1 恒(活)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 38
14.3.2 恒(活)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计算 38
14.3.3 恒活荷载作用下的梁柱端剪力计算 41
14.4 内力组合 48
14.4.1 框架结构梁的内力组合 . 48
14.4.2 框架结构柱的内力组合 . 48
15 构件配筋计算 . 59
15.1 框架梁截面设计 59
15.1.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9
15.1.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64
15.1.3 裂缝宽度控制验算 . 65
15.1.4 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 . 66
15.2 框架柱截面设计 67
15.2.1 轴压比验算 . 67
15.2.2 截面尺寸复核 . 68
15.2.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8
15.2.4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71
15.2.5 裂缝宽度验算 . 72
16 楼梯设计 . 81
16.1 梯段板 TB2 设计 81
16.2 平台板 PTB2 设计 . 82
16.3 平台板 PTB3 设计 . 82
16.4 平台梁 TL2 设计 83
17 基础设计 . 84
17.1 荷载计算 84
17.2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 . 84
17.3 中柱联合基础设计 . 85
17.4 边柱独立基础设计 . 88
18 PKPM 计算书 . 92
总 结 . 167
谢 辞 . 168
参考文献 . 169
1 引言
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设计将成为我们展示四年学习成果的一个最好
平台。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
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它涉及到房屋
建筑学、高层建筑、抗震、混凝土、结构力学等多门课程,应用到了很多重要实用的专
业知识,比如有底部剪力法、D 值法、反弯点法和弯矩分配法等,又涉及钢筋混凝土的
配筋和计算,几乎涉及到了所有专业知识。为了做好本次毕业设计,我对大学所学的专
业知识进行了及时而全面的复习,查补了以前学习上的漏洞,并借阅了许多相关的书籍
和规范。我会很好的把握这次毕业设计的机会,将以前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
无论对以后的学习还是工作都将起到莫大的帮助。
高校办公楼是公共建筑,其规范要求比较严格,能体现处建筑和结构设计的很多重
要的方面,选择办公楼建筑和结构设计,从而掌握办公楼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其
功能关系,满足使用要求。
我所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是淮安 73830 部队 15 分部后勤办公楼设计,采用钢筋混
凝土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这种结构形式建筑平面
布置灵活,可以做成较大空间的会议室,车间,住宅等,可以分割成小房间,或拆除隔
断改成大空间结构,立面也富有变化。通过合理的设计,框架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良好,
能承受较大荷载,能承受较大变形。因此,我所设计的办公楼非常适合选用这种结构形
式。根据民用建筑实用、经济原则,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本设计首先考
虑办公楼的实用性,经济性,充分显示现代建筑的特点。结构计算严格按照最新国家规
范的要求进行。
本次设计主要分为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建筑设计包括: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
图、剖面图及节点详图。建筑设计说明中详细阐述了建筑要求,满足了建筑功能要求,
采用了合理的技术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建筑设计在整体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
先进的作用,除考虑上述各种要求,还应考虑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
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较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使建筑达
到适用、坚固、美观的要求。
结构设计说明归纳了结构计算的程序,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原则、主体工程设计、
结构设计方案及布置、施工材料及其它要求。
结构设计计算根据建筑设计选择可行的结构方案,进行结构计算及构件设计、结构
布置及构造设计等。结构计算书中详细阐述了荷载计算和内力组合、抗震计算、柱下独
立基础设计等。
本设计从建筑到结构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设计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复习和巩固了以前
所学知识,把主要原本分散的知识联系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运用于设计中;本次毕业
设计培养了我进行独立设计的基本能力,为我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设计书的实践性强、质量高,因此,本设计书力求扩大知识面;力求综合运用
所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满足设计任务;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力求符合新规范、
新标准和有关技术法规;着重结构计算。
本设计书在编写时,内容上尽量符合设计需要;文字上简明扼要,并附有相应的表
格和图形,通俗易懂。
由于毕业设计时间仓促,本设计内容繁多,本人能力和经验均有一定的局限,本书
中难免会有失稳妥之处,还望老师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本人不胜感激。
2 建筑设计说明
2.1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淮安 73830 部队 15 分部后勤办公楼
(2)建筑面积:2984.44 2 m
(3)建设地点:江苏省淮安市区
(4)场地大小:长度为 50.64m,宽度为 14.24m。 (5)规模和标准:满足
(6)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7)层高:底层 3.9m,标准层 3.6m。 (8)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防火等级为二级。
2.2 工程设计依据
(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场区范围内地下水位高层为-12.00m,地下水对一般建筑材料
无侵蚀作用,不考虑土的液化。土质构成自地表向下依次为:
①填土层:厚度约为 0.5m,承载力特征值 fak=80kPa,天然重度 17.0kN/m3。 ②黏土:厚度约为 2-5m,承载力特征值 fak=240kPa,天然重度 18.8kN/m3,e 及 IL
均小于 0.85。 ③轻亚黏土:厚度约为 3-6m,承载力特征值 fak=220kPa,天然重度 18.0kN/m3。 ④卵石层:厚度约为 2-9m,承载力特征值 fak=330kPa,天然重度 20.2kN/m3。 (2)气象资料
①冬季主导风向东北风,平均风速 2.6m/s,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平均风速 2.6m/s,
最大风速 23.7m/s。 ②常年地下水位低于-1.6m,水质对混凝土没有侵蚀作用。
③最大积雪厚度 0.32m,基本雪压 S0=0.4kN/㎡, 基本风压 ω0=0.4kN/㎡,土壤最大冻
结深度 0.09m。 (3)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建筑场地土类别为二类,
场地特征周期为 0.40s,框架抗震等级为 3 级,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4)材料
梁、板、柱的混凝土均选用 C30,梁、柱主筋选用 HRB400,箍筋选用 HPB300,
板受力钢筋选用 HRB335。
2.3 建筑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初步了解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熟悉应用建筑规范和建筑标准图集。初
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建筑各细部的构造做法。本着“布局合理,功
能齐全,技术先进,美观大方,经济合理”的原则设计一座实用,经济,坚固,美观的
现代化办公楼建筑。
3 建筑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确定建筑物各部分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组合与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
的结构,构造关系。设计内容应包括:
第一: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尺寸及比例关系;
第二:确定房间的层数各部分的标高;
第三;确定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屋面排水及选择建筑构造方案;
第四:确定主体结构及围护结构的方案;
第五:进行房间竖向空间的组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