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块基坑支护设计(附件)【字数:16100】
本次毕业设计以某地块为背景工程进行钻孔灌注桩加锚杆支挡结构,首先对支挡结构的类型进行选择对比,其次根据所给的地勘报告和工程概况进行土压力,桩,锚杆等一系列计算与稳定性分析。再用理正软件进行围护结构设计,利用软件的电算与手算进行对比分析误差,查找需要修改的地方。最后再对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汇总与说明。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1.1基坑概况 1
1.2场地内各岩土层的分布、性质 1
第二章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2
2.1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2
2.2基坑支护方案的确定 3
第三章 土压力以及荷载计算 6
3.1 地面荷载的确定和计算方法 6
3.2 HJ断面计算 6
3.3 CDE断面计算 14
3.4 KK断面计算 21
第四章 锚杆的相关计算 28
4.1 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 29
4.2锚杆长度计算 32
第五章 基坑降水计算 36
5.1降水的作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36
5.2基坑涌水量计算 37
5.3单井出水量计算 39
5.4管井数量计算 40
5.5管井的平面布置 40
5.6井管长度计算 41
第六章 工程质量监测 42
6.1 监测内容 42
6.2 监测方法 42
6.3 监测仪器性能要求 45
6.4 支护结构内力监测 45
6.5 土压力及桩体变形监测 46
6.6 监测控制标准及警戒值 47
参考文献 50
致谢 51
第七章 附录 52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基坑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红山路。本工程占地面积约为39500㎡。周长约为820m。基坑实际挖深为10.85m至15.85m。
1.2场地内各岩土层的分布、性质
(1)杂填土:土的颜色主要是灰色,褐黄色,杂色,土质疏松,主要是水泥或者沥青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路面,部分含有建筑垃圾,建筑物少部分被架空。属第四系全新统(Q4)近代人工堆积物,层厚0.40~10.70m,平均层厚1.50m,层底标高7.76~3.08m,该土层具有压缩性不均匀,土质不均匀等特性。
(2)粉质粘土:颜色主要是灰黄色、青黄色,主要具有可塑性,局部具有软塑性,局部夹薄层粉土,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0.50~5.40m,层底标高8.70~2.99m,层顶标高4.30~1.98m,该层压缩性中等。
(3)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夹薄层粉土,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22)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层厚3.60~9.50m,层底标高15.90~9.79m,层顶标高9.95~5.20m,该层压缩性中等偏高。
(4)残积土:残积土是岩石风化后未被搬运而残留在原地的松散岩屑和土形成的堆积物,该风化层称为残积层。残积层向上逐渐过渡为土壤层,向下逐渐过渡为半风化岩石的弱风化层。土壤层、残积层和风化岩层形成完整的风化壳。
(5)强风化含砾砂岩:砂砾岩属于复成分砂砾岩, 以砂砾岩、含砾砂岩和砾状砂岩为主, 成分成熟度低。砾岩的填隙物主要为泥级细杂基( 包括灰泥、云泥、粘土泥基) 和砂级、粉砂级粗杂基; 胶结物以碳酸盐为主, 少量绿泥石和黄铁矿。砾岩的结构成熟度较低, 以砾石为骨架的孔隙空间全部或部分被砂级颗粒充填, 而在由砂粒组成的孔隙中, 又被粘土杂基充填, 构成复杂的双模态或复模态结构; 常见正粒序、反粒序递变层理, 其层面上常见冲刷构造和叠复冲刷构造。属于沉积岩中的陆源碎屑岩,碎屑沉积被胶结凝固后成岩,砂砾岩碎屑颗粒较大。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2.1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土层分布情况及基坑围护设计参数如下表21所示
表21土层分布情况及基坑围护设计参数
土层编号
土名
天然重度()
粘聚力
(kPa)
1
杂填土
19
11
11
2
粉质粘土
20.7
34.3
16.5
3
粉质粘土
20.7
50.1
18.4
4
残积土
20.4
46
21
5
强风化含砾砂岩
21.5
21
29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支护结构等级按下表取用
表22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安全等级
破坏后果
重要性系数
一级
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影响很严重
1.10
二级
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影响很一般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1.1基坑概况 1
1.2场地内各岩土层的分布、性质 1
第二章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2
2.1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2
2.2基坑支护方案的确定 3
第三章 土压力以及荷载计算 6
3.1 地面荷载的确定和计算方法 6
3.2 HJ断面计算 6
3.3 CDE断面计算 14
3.4 KK断面计算 21
第四章 锚杆的相关计算 28
4.1 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 29
4.2锚杆长度计算 32
第五章 基坑降水计算 36
5.1降水的作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36
5.2基坑涌水量计算 37
5.3单井出水量计算 39
5.4管井数量计算 40
5.5管井的平面布置 40
5.6井管长度计算 41
第六章 工程质量监测 42
6.1 监测内容 42
6.2 监测方法 42
6.3 监测仪器性能要求 45
6.4 支护结构内力监测 45
6.5 土压力及桩体变形监测 46
6.6 监测控制标准及警戒值 47
参考文献 50
致谢 51
第七章 附录 52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基坑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红山路。本工程占地面积约为39500㎡。周长约为820m。基坑实际挖深为10.85m至15.85m。
1.2场地内各岩土层的分布、性质
(1)杂填土:土的颜色主要是灰色,褐黄色,杂色,土质疏松,主要是水泥或者沥青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路面,部分含有建筑垃圾,建筑物少部分被架空。属第四系全新统(Q4)近代人工堆积物,层厚0.40~10.70m,平均层厚1.50m,层底标高7.76~3.08m,该土层具有压缩性不均匀,土质不均匀等特性。
(2)粉质粘土:颜色主要是灰黄色、青黄色,主要具有可塑性,局部具有软塑性,局部夹薄层粉土,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0.50~5.40m,层底标高8.70~2.99m,层顶标高4.30~1.98m,该层压缩性中等。
(3)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夹薄层粉土,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22)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层厚3.60~9.50m,层底标高15.90~9.79m,层顶标高9.95~5.20m,该层压缩性中等偏高。
(4)残积土:残积土是岩石风化后未被搬运而残留在原地的松散岩屑和土形成的堆积物,该风化层称为残积层。残积层向上逐渐过渡为土壤层,向下逐渐过渡为半风化岩石的弱风化层。土壤层、残积层和风化岩层形成完整的风化壳。
(5)强风化含砾砂岩:砂砾岩属于复成分砂砾岩, 以砂砾岩、含砾砂岩和砾状砂岩为主, 成分成熟度低。砾岩的填隙物主要为泥级细杂基( 包括灰泥、云泥、粘土泥基) 和砂级、粉砂级粗杂基; 胶结物以碳酸盐为主, 少量绿泥石和黄铁矿。砾岩的结构成熟度较低, 以砾石为骨架的孔隙空间全部或部分被砂级颗粒充填, 而在由砂粒组成的孔隙中, 又被粘土杂基充填, 构成复杂的双模态或复模态结构; 常见正粒序、反粒序递变层理, 其层面上常见冲刷构造和叠复冲刷构造。属于沉积岩中的陆源碎屑岩,碎屑沉积被胶结凝固后成岩,砂砾岩碎屑颗粒较大。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2.1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土层分布情况及基坑围护设计参数如下表21所示
表21土层分布情况及基坑围护设计参数
土层编号
土名
天然重度()
粘聚力
(kPa)
1
杂填土
19
11
11
2
粉质粘土
20.7
34.3
16.5
3
粉质粘土
20.7
50.1
18.4
4
残积土
20.4
46
21
5
强风化含砾砂岩
21.5
21
29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支护结构等级按下表取用
表22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安全等级
破坏后果
重要性系数
一级
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影响很严重
1.10
二级
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影响很一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