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洪泽实验小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附件)


目录
1 引言 1
2 建筑设计说明 1
2.1 设计概况 1
2.2 建筑平面设计 1
2.3 建筑立面设计 2
2.4 建筑剖面设计 2
2.5 建筑构造和相关措施 2
2.6 建筑局部构件尺寸类型 3
3 结构设计说明 4
3.1 基本信息 4
3.2 材料选择 5
3.3 荷载计算 5
3.4 框架内力计算 16
3.5 框架内力组合 38
4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45
4.1 框架梁截面设计 45
4.2 框架柱截面设计 51
5 楼梯结构计算设计 65
5.1 梯段板计算 65
5.2 休息平台板计算 66
5.3 平台梁计算 67
6 现浇楼面板设计 68
6.1 跨中最大弯矩 68
6.2 求支座中点最大弯矩 69
6.3 A区格 70
6.4 B区格 71
7 基础设计 73
7.1 荷载计算 73
7.2 确定基础底面积 74
7.3 基础结构设计 76
8 电算 81
9 电算与手算的对比 98
结 论 99
致 谢 100
参 考 文 献 101
1 引言
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是本次我毕业设计的课题。
通过参考几所已建的教学楼建筑和考虑与校园环境相协调,该实验小学教学楼采用的是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之所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因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很好满足了新时期的教学楼发展的需要。首先,框架结构独特的梁柱承重特点使其灵活地进行平面布置。其次,梁柱布置位置以及结构类型的灵活选定,使得整个立面富于变化。
课题涉及的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电算三大部分。运用的的知识点涉及结构力学、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计算和天正建筑的绘图、PKPM软件电算等多个方面。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的综合运用。
2 建筑设计说明
2.1 设计概况
2.1.1 该教学楼的建筑面积4500左右,层数为4层,横向框架3跨。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1.2 本工程为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属于丙类建筑,场地类别Ⅱ类,中等硬度。建筑类别调整后用于结构抗震验算的烈度7度,基本加速度0.10g,耐久年限50年。
2.1.3 基本风压值0.50;基本雪压值;常年地下水位1.8m,水质对混凝土没有侵蚀作用。
2.2 建筑平面设计
小学教学楼首先需满足的是其指引、人流汇流和分散能力。在设计时我采用了中央门厅式的布局。在教学楼的北部,东西两侧我布置了平行双跑楼梯,便于人群的集中和分散;其次,教学楼以教学为中心,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在走廊宽度设计和楼梯踏步宽度、栏杆高度设计等方面,我考虑了相关安全因素。我设计的走廊宽度为3.6m,楼梯踏步宽度为280mm,栏杆高度为1200mm。
在进行平面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整体空间组合效果,分析剖面、立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在此次设计中,我将平面整体基本形状定为矩形,正门入口处有玻璃雨蓬,两侧有坡道,方便进出。
作为小学教学楼,其主要使用房间包括办公室、教室、茶水间、活动室等。其中对使用面积要求较高的有教室、办公室,主要布置在教学楼的南北两侧;茶水间、活动室等对使用要求方便的房间布置在教学楼每层的东西侧。
卫生间作为教学楼中的辅助用房,分布在走廊北端的西侧。洗手间的地面标高比其他房间的室内地面标高低15。室外台阶顶面标高比室内地面底15。
底层正中间有一个大开间的门厅,南北两侧房间的中间有一条3.6宽的走道,两侧开门可通行。室内外高差450,台阶是三阶,建筑物外围散水宽800。所有主要用房的断热铝合金推拉门宽1,高2.4,铝合金窗宽2.0,高2.1。
2.3 建筑立面设计
为了美化立面图的设计,我对教学楼的屋顶和门窗进行了设计,设计的屋面为平屋面,不可上人,采用的排水方式是女儿墙外排水,窗户我采用的为平开玻璃窗。教学楼的教室分布较多,对于采光要求也相对较高,而且人流密集度大,需要布置成组排列的窗户和宽敞的入口,在该建筑设计中,教室的窗户我采用的是大宽度的断热铝合金推拉窗,提升了建筑整体的采光效果,
该教学楼为4层,每层层高3.6,建筑高度15.0,女儿墙的高度为0.6m。
2.4 建筑剖面设计
该教学楼我对甲楼梯间进行了剖切,设计的楼梯踏步高度为150mm,梯梁高度为500mm,设计的屋顶坡度为2%,竖向标高为10.8m。
2.5 建筑构造和相关措施
2.5.1 基础
本次设计的教学楼的基础埋深定为2.40,由于地基承载力较大,柱荷载相差不大,故选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柔性基础,在承担压应力的同时需要承受弯矩所产生的拉应力,故初定基础高度为500mm。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76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