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公路鹿北段c标一级公路初步设计(附件)

本设计课题是江苏省沿江公路鹿北段C标一级公路初步设计,该公路担负重要的运输任务,给苏州人民带去各种便利。结合沿线自然条件与主要技术指标,进行路线比选,推荐最优方案,并进行详细设计,内容包括路线设计、平纵横设计、路基路面设计、排水设计。本公路设计设计速度为100km/h,设计桩号为K0+000-K2+880.139,全长2880.139m,路基宽为26m,结构层组合为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作为道路面层上层,8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作为中面层, 10cm粗粒式沥青碎石作为下面层;40cm级配碎石作为基层;18cm天然砂砾作为底基层,路面厚度为81cm,超高的设计值为4%。全线设计一个平曲线,6个竖曲线,1个箱涵,1个圆管涵,9座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关键词 一级公路,平面、纵横断面设计,路面设计。
目录
1 路线概况 1
1.1 设计原始资料 1
1.2 线路概况 1
1.3 地震烈度 1
1.4 水文情况 1
1.5 交通量资料 1
1.6 设计任务 2
1.7 道路技术指标与等级 2
2路线设计与选择 5
2.1 路线方案选择的目的 5
2.2 路线方案选择考虑的因素 5
2.3 选线步骤 5
2.4 选线方法 6
2.5方案比选 7
2.6平面线型设计 9
3 纵断面线形设计 20
3.1 设计原则及要求 20
3.2 纵坡设计 25
4 道路横断面设计 36
4.1道路横断面一般组成 36
4.2 中央分隔带形式及开口 40
4.3 路拱横坡 41
5 路基设计 43
5.1 路基设计要求 43
5.2 路基干湿类型的判定 44
5.3 路基边坡防护 44
5.4 路基护坡道 45
5.5 路基填料 45
5.6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 46
5.7 土石方调配要求 46
5.8 土石方调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方法 47
5.9 土石方量计算 48
6 路面设计 49
6.1 交通量的组成 49
6.2公路路面设计程序系统的使用 52
6.3计算并验算路面厚度 55
7 路面路基排水设计 64
7.1 路面排水 64
7.2 路基排水 64
7.3涵洞 66
7.4 桥梁 67
8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69
8.1 环境保护 69
8.2 景观设计 70
结 论 72
致 谢 73
参 考 文 献 74
1 路线概况
1.1 设计原始资料
本路段全长2880.139km,
起点:K0+000,坐标为(X=3486747.0218737,Y:609859.15308343);
终点:K2+880.139,坐标为(X=3488504.3194663,Y=612131.34734056);
1.2 线路概况
该设计路段处于平原地区,地形和水网平坦,地势比较低洼、有较多湖荡。
沿线村庄较多,河沟交错。人较多,但地相对较少。路基取土困难。
路段内的深度范围内,是由上更新统(Q3)
地层构成:相对稳定,主要由亚粘土和亚砂土组成,土性相对较好;稳定性相对比较差,总体来说该地区的土性相对较好。
1.3 地震烈度
此路段所经过的域从第四纪以来,依然会发生轻微新构造运动,但是其运动强度较小,区内存在着不是活动性断裂的隐伏断裂,不会对工程结构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
该地区地震边锋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的周期为0.10,相对于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1.4 水文情况
该地区有大量的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水质相当好,并且对工程结构与构件没有侵蚀作用。勘探区浅层的地下水大多都是孔隙潜水,它的富水性相对较差,且不均匀分布,与河水有一定联系。勘测期测得
1.5 交通量资料
该路段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为6.5%。交通车辆的详细资料见下表1.1。
表1.1 各类型车辆的平均交通量
车辆类型
交通量(量/日)

800
黄河JN253
850
解放CA340
900
会客JT692A
80
宇通ZK6890HG
100


1.6 设计任务
(1)对该路进行平、纵、横的综合设计;
(2)做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1.7 道路技术指标与等级

 (11)

//


根据规范查得下列技术指标:
1)设计的车道宽度为
2)一级公路可选用3.5米宽的中央分隔带,左侧路缘带可取0.75米。
3)四车道一级公路的。
4)当路拱时的不设超高,路拱时的不设超高。
5)路面设计。
6)路基路面排水应满足以下要求: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应综合、合理布局,并要求沿线排灌系统协调,且要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过度流失和水资源被污染。根据公路相应的等级,结合该地的天气、地势地貌、地质、水文等条件。设计相应的地表排水设施、路面内部排水系统、地下排水设施,并结合沿线排水系统构成完整的排水体系。
7)堤基底根据规范要求应该先清理后压实。其强度与稳定性没有达到规范要求时,应进行路基的处理,确保路基稳定,防止完工后地基再次沉降。路基防护设施应根据公路等级的要求,结合当地气候的变化,水文,地质等诸多条件设置。路基防护大多都是采用工程与植物相结合的防护措施,并加强公路的美观。需要深挖、高填路基边坡路段,必须先调查该工程地质的情况,根据该工程的特性进行设计路基防护设施。对有稳定性隐患的边坡,必须先进行稳定性分析,采用加固或者防护等措施改善其稳定性。沿河路段必须调查清楚河流的特性,应设置防止冲刷路基的防护措施。
8)路基路面根据公路功能、公路等级、交通量,并且结合沿线地形、地质及路用材料等条件设计,保证其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路面面层必须满足地面平整和抗滑的要求。路基设计特别要重视排水设施和防护设施的设计,取土、弃土应采用专业的施工队伍施工,先计算后施工,防止水土过度流失、堵塞河道和诱发路基病害。路基断面形式应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避免因深挖、高填对其造成不良影响。一级公路宜采用浅挖、低填、缓边坡的路基断面形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80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