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环龙湖泉道路a2段施工图设计(附件)

本设计段为二级公路,设计时速为80km/h,采用双向两车道形式,该路面结构设计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边沟和排水沟组成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全线长约为3392米。本设计内容有平面线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路面设计、排水设计和路线景观设计。平面线设计主要是线形设计,根据地形图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是纵坡坡度、坡长设计,要注意最短坡长。横断面设计主要是路幅路宽度设计。排水设计包括路基排水和路面排水。景观设计需要考虑边坡绿化,交通标志设置。关键词 平面线型设计,纵断面设计,公路路面结构设计
目录
1 绪 论 1
1.1 公路建设意义 1
2 设计资料 1
2.1 地理位置 1
2.2 地形地质条件 1
2.3 水文地质条件 2
2.4 气候条件 2
3 公路路线设计 2
3.1 公路平面线型设计 2
3.2 路线曲线要素计算 5
3.3 纵断面设计 9
3.4 横断面设计 19
4 公路路基设计 23
4.1 设计原则和依据 23
4.2 新建路基的回弹模量的确定 26
5 公路路面结构设计 26
5.1 路面结构类型选择 26
5.2 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27
5.3 沥青路面方案比较选择 39
6 路基路面排水设 39
6.1 路基排水设计 39
6.2 路面排水设计 39
7 路线景观设计 40
7.1 路线景观设计原则 40
7.2 路线景观设计阶段 40
7.3 最终路线景观设计 40
8 桥梁涵洞设计说明 41
8.1 小桥涵设计原则 41
8.2 桥涵位置的选择 41
8.3 桥涵跨径的确定 41
结论 43
致谢 44
参考文献 45
附录A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46
附录B 逐桩坐标表 4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附录C 纵坡、竖曲线表 49
附录D 路基设计表 50
附录E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57
1 绪论
1.1公路建设意义
1.1.1完善公路网络
该公路建设项目位于江苏省盱眙境内,道路工程起点位于248省道K5+500处,沿3.5m宽的乡村道路向东延伸,经过古桑乡关帝村,龙泉湖水库大坝,到达龙泉湖景区东大门后,路线折向东南沿老的盱张公路向东延伸,到达穆店乡新老盱张公路连接处,路线再折向南绕龙泉湖一周,终点接上本项目,位于起点向东约K2+800处。实现龙泉湖景区内部与外界路网的沟通。路线总里程约20.758km。本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该地区公路网的通行能力,缓解道路交通拥挤,减少交通压力,另外兼顾有道路功能,提高了当地社会的机动性。
1.1.2促进旅游发展
盱眙县龙泉湖风景区乃当地风景名胜,湖水碧波荡漾,在此处充分欣赏风景区景色。该路段的建立可以增加客流量,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为当地政府带来更多的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县城的知名度。因此,地方政府非常注重该道路的建设,当地人民群众也对这条路带来的未来充满信心。
2 设计资料
2.1 地理位置
盱眙县地处淮安西南、毗邻洪泽县、金湖县,西部和南部毗邻安徽。盱眙县总面积约为2499平方公里,盱眙部分地区位于丘陵地带,一部分是平原,一部分是丘陵,大致是东北地区为平原,西南地区为丘陵。淮河流过盱眙,在盱眙县的北部是著名的淡水湖——洪泽湖。
2.2 地形地质条件
该县地貌总趋势是西高、东低,大致为西南高,东北低。以老子山伏窝一线为界,东部是江淮平原,平均海拔在10米之内;米;西部为低山丘陵,西南为江淮丘陵的一部分,山顶高程50200米,最高海拔231米。
2.3 水文地质条件
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左右,雨量多集中夏季,即在7月到9月份时,此三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百分之60上下,因此该地区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全年分布不均。全县水域面积约为44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河湖面积297平方公里,水库、塘坝水面积143平方公里。
2.4 气候条件
盱眙县处在地理分界线南侧,光、热、水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7摄氏度。年平均日照总量两千二百多小时,高于周边金湖县、洪泽县,光温资源年内分布是双峰型,有利于夏热、秋热、高产。
3 公路路线设计
3.1 公路平面线型设计
公路平面线型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可见表31。
表31二级公路技术指标汇总
计算行车速度
(km/h)
80
纵坡不小于(%)
0.3
行车道宽度(m)
2×3.5
最大纵坡(%)
5
车道数
2
纵坡一般不小于(%)
0.5
中央分隔带
此二级公路不设中央分隔带
竖曲线
凹形竖曲线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
2000
纵坡最小长度
200
一般最小半径
3000
凸形竖曲线半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93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