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至高速公路丰县段fx3标初步设计(附件)
目录
引言 2
1 方案的拟定 3
1.1 设计背景和设计任务 3
1.2设计原理和相关的技术规范 4
1.3 平面设计路线方案选定 6
2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7
2.1 平面线形要素的确定 7
2.2计算平面线形几何要素 8
3 纵断面设计 21
3.1确定地面线的绘制和控制点的标高 22
3.2 纵坡坡长设计 22
3.3 竖曲线的设计 24
3.4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28
3.5 纵断面的绘制 28
4 高速公路横断面设计 29
4.1 高速公路横断面组成以及类型的确定 29
4.2 横断面路面加宽和超高设计 31
4.3 横断面的绘制 34
5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设计 36
5.1.交通量的计算 38
5.2拟定路面结构形式 42
5. 3 路基宽度设计 49
5. 4路基边坡设计 49
5. 5路基加固设计 49
5. 6路基填料的选择及压实标准 49
5. 7 路基排水系统布置与排水结构设计 49
6 道路排水和桥涵方案设计 51
6. 1路面排水设计 51
6 2桥梁和涵洞的布置 52
结论 54
致谢 55
参考文献 56
引言
这次学校布置的毕业设计,给我毕设的题目是济宁至徐州高速公路江苏丰县段FX3初步设计,这次毕业设计是按照高速公路设计的与步骤,参考的高速公路设计规范尺度是最新的,结合指导老师给定的最初资料,考察当地的地质、地形、水文和地貌以及水文条件,严格按照老师给定的要求和高速公路设计规范标准撰写的。
这次设计依据是指导教师所给定的比例为(1:2000)的地形地貌图,以江苏省西北部的地形质、地貌、地形、气候、水文条件为参照,依照土木工程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方向的毕业设计大纲,对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判断、整理以及自我理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最后在宗荣老师的指导和同专业同学的一同探讨下编写而成。
这次设计的老师给的任务书上主要毕业设计任务包括:2、平面线形设计1)定直线,在地形图上定线,确定路线交点并编号,量交点坐标;2)定曲线,选定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和曲线类型;3)计算偏角及交点间距;4)计算曲线要素及桩号;5)绘制路线平面图(直接绘在1:1000的地形图上);6)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逐桩坐标表。3、纵断面设计1)点绘纵断面地面线;2)定坡;3)进行竖曲线设计(选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计算各中桩的设计标高);4)完成纵断面设计图。4、横断面设计和路基设计1)点绘横断面地面线;2)确定路基各部分尺寸(包括加宽、超高、边沟、边坡、截水沟、支挡结构、防护工程等);3)绘制标准横断面;绘制路基横断面。5、路面结构设计1)根据公路等级及交通组成情况计算累计当量轴次,并计算设计弯沉值;2)拟定路面结构型式及面层厚度(至少拟定两种可能的结构组合方案,加以比较),确定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及其他的设计参数;3)计算基层厚度,验算整体性结构层层底弯拉应力,验算防冻厚度;4)经济技术方案比较,确定最优结构型式;5)绘制路面结构设计图。6、道路排水和桥涵方案设计1)进行路面排水设计、路基排水设计及排水构造物设计;2)根据行人的通行要求和沟渠排水要求,合地形设计桥涵桥跨、孔径以及结构型式等方案设计。
7、道路工程量计算:在完成横断面图绘制,并计算横断面面积后,编制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在这次毕业设计完成过程中我查阅了《道路工程技术标准》,《道路勘测设计》,《桥梁工程》,《公路工程概预算》,《路基路面工程》,《纬地三维道路设计》,《公路施工组织与管理》以及一些外国文献,还参考了一些比较好的设计方案论文,这才使得我在这次毕业设计能够正常完成。
我在这次毕业设计过程中高要求自我:在技术上是根据实际的情况而选定的技术方案;在费用上力求节俭(民房拆迁能不拆就不拆,能再次利用的材料尽量重复使用);一切以工期为前提,制定最佳化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力保施工安全,同时保障质量的合格。一切都遵从工程的实际情况,深刻领会我们平时所学的理论和现场实际相结合。不过我本人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足,还有匮乏的现场施工经验,在做毕业设计过程中难免会有考虑不够全面的地方,在某些层面还有待提升,还望在座的各位导师和同学加以评判和纠正。
1 方案的拟定
1.1 设计背景和设计任务
1、项目背景
济宁至徐州高速公路江苏丰县段是交通部《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中长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网的组成部分,属于京台国家高速公路的平行分流线,也是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五纵九横五联”中第二横的一部分。项目起于江苏、山东两省分界处安庄附近,拟接济宁至徐州高速公路山东段,南接徐州西绕城高速公路。本项目主线采用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Km/h,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I级,路基宽度28米。沿线地质分布和地震:本项目地处苏鲁豫皖交界中心,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断块区的南部,在地震区划上则属于大华北地震区的南缘。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不太复杂,地震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均较低。 据《中国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图》,沿线区段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土地平坦。土质主要为粘土,土层较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水文气候条件: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0.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7.3℃,年平均降水量约630.4毫米,无霜期达200天左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