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病房楼楼设计

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病房楼楼设计
本工程名称为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病房楼,采用框架结构,整体五层。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抗震等级为三级,场地类别为 II 类场地。基本风压
0.35 kN / m2,基本雪压 0.35 kN / m2。
本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建筑设计又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
计和剖面设计。建筑设计中根据医院病房楼的使用功能、自然条件、建筑造型
及建筑艺术和室内布置等各方面要求进行了平面布置和空间组织;结构设计包
括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计算、构造要求、施工图的绘制等内容。
关键词 病房楼,框架结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1 引言1
2 建筑设计说明.1
2.1 工程概况.1
2.2 工程设计依据 1
2.3 建筑设计基本要求2
2.4 建筑平面设计 2
2.5 建筑立面设计 4
2.6 建筑剖面设计 5
2.7 楼梯的设计.6
2.8 构造和建筑设计措施7
2.9 其它设计.9
3 结构设计说明.9
3.1 工程概况.9
3.2 设计主要依据 10
3.3 结构设计方案及布置10
3.4 构件初估.10
3.5 荷载计算.11
3.6 施工材料.13
3.7 施工说明.13
4 结构内力计算书.13
4.1 工程概况.13
4.2 结构选型.14
4.3 柱、梁、板的截面尺寸14
4.4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16
4.5 内力计算.26
4.6 内力组合.53
5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63
5.1 框架梁截面设计 63
5.2 框架柱的截面设计68
6 楼梯结构计算设计 76
6.1 梯段板计算.76
6.2 休息平台板计算 77
6.3 平台梁计算.78
7 现浇楼面板设计.79
7.1 跨中最大弯矩 79
7.2 求支座中点最大弯矩80
7.3 B 区格. 81
7.4 D 区格. 82
8 基础设计. 84
8.1 荷载计算.85
8.2 确定基础底面积 86
8.3 基础结构设计 88
9 电算部分. 92
结 论131
致 谢132
参考文献. 133
1 引言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徐州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病房楼楼设计,本设计主要对
医院病房楼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PKPM 电算以及建筑图和施工图的绘制进行了研究。
建筑设计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建筑构造详图;结构设计包括上部结构
设计、基础设计及楼梯、楼板设计,本次结构设计采用结构软件 PKPM 进行复核,图
纸全部用 AutoCAD 及天正绘制,计算说明书全部用计算机打印。
本设计在广泛查阅各种文献的基础上,对徐州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病房楼进行
了详细的设计。建筑设计根据病房楼的使用功能、自然条件、建筑造型及建筑艺术和
室内布置等各方面要求进行了平面布置和空间组织,并在设计中通过人性化设置体现 出病房楼“温馨亲切,健康为主”的设计理念。根据现行相关规范进行建筑、结构设
计,建筑上满足采光、通风、节能、防火等要求,结构上满足安全、可靠、适用、耐 久等要求。
2 建筑设计说明
2.1 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的课题是徐州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病房楼楼设计,工程地点是徐州市
新城区汉源大道东侧、峨眉路南侧,该楼总建筑面积约 5000 平方米,拟采用 5 层框
架结构。
2.2 工程设计依据
雪荷载:基本雪压 2 0 S = 0.35kN m 风荷载: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基本风压 2 0 W = 0.35kN m
抗震设防烈度:七度设防,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 0.10g,所属的地震分组为第 二组。水文地质资料:场地类别为 2 类场地,特征周期为 0.40s
地质条件如下:
场地地形平坦,土层分布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常年地下水位埋深 1.30m,水 质对混凝土没有侵蚀作用。场地类别 II 类,中等硬度。勘察报告建议采用浅基础, 主要土层分布如下表 2-1
场地平整,五通已完成,主要供应材料应充足。 2.3 建筑设计基本要求
建筑设计是指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筑任务书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房 屋的空间组合设计和构造设计,并以建筑设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建筑设计是整个设
计工作的先行工作,常处于主导地位。其中,空间组合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建筑平面
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构造设计即为建筑各组成的细部设计。
通过毕业设计初步了解病房楼建筑设计原理,熟悉应用建筑规范和建筑标准图 集。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建筑各细部的构造做法。本着“布局 合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美观大方,经济合理,节能减排”的原则设计一座经济, 实用,坚固,美观,节能的建筑。
2.4 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的平面设计是针对建筑的室内使用部分进行的。建筑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在水
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由于建筑平面通常较为集中反映建筑功能方面的问 题,因此,首先从建筑平面设计入手。但是在平面设计中,我始终从建筑整体空间组
合的效果来考虑,紧密联系建筑剖面和立面,分析剖面、立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
断调整修改平面,反复深入。 各种类型的建筑,从组成平面各部分面积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
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两大类,同时也要考虑建筑平面组合的设计。另外,对于一栋
建筑来说,还有建筑的结构体系和围护体系,如墙、柱、隔断等构件所占的结构面积。 (1)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使用部分的房间又分为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在本次毕业设计中主要使
用房间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以下几点:①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使得它们满足室内
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②合理确定门窗的大小和位置,使得房间出
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③房间的构成使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有 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④室内空间、顶棚、地面、各
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考虑了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原理、原则和方法与主要使用房间基本相同,但由于在这类 房间中大都布置有较多的管道、设备,因此,房间的大小及布置均受到设备尺寸的影 响。同时,这些房间的平面布置要紧凑,与主要房间既联系方便,又适当隔离和隐蔽,
而且采光、通风好。 本次设计是医院病房楼,房间使用上以病房为主,而病房是根据住院病人确定开 间和进深的。本设计中病房采用 3.6×7.6 和 4.2×7.6 的尺寸均满足要求。内廊式走 廊平面一般采用三跨布局,本设计就是以三跨布局的,采用 7.6+3+7.6 的组合方式,
满足要求。
(2)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内部各部分之间联系通行是 否方便,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的工程造价、用地、平面组合方式等。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坡道), 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要求有足够的通行宽度,联系便捷,互不干扰,通风采光良
好等几点。
走廊是用来联系同层内各大小房间的。病房楼的走廊是完全为交通需要而设置
的。在本次毕业设计中,走廊的宽度和长度都充分考虑了人流通行、安全疏散、防火
规范、走道性质、空间感受。走廊的采光通风依靠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楼梯是多层建筑中常用的垂直交通联系手段。本设计中,楼梯的形式采用平行双 跑楼梯,两处楼梯布置在建筑物的单独楼梯间中,占用面积少,使用方便。根据医院
病房楼建筑设计标准,医院病房楼在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应安装电梯,因此在主楼楼梯 处设置一部电梯,以保证病人通行。
门厅作为交通枢纽,其主要作用是接纳、分配人流,室内外空间过渡及各方面交 通的衔接。本设计中,由于是病房楼,平时人口流动大,所以设置了一个较大的门厅。 (3)建筑平面组合的设计
建筑平面组合涉及的因素很多,如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物质技术、建筑美观、
经济条件等。在进行平面组合设计时,必须在熟悉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