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某敬老院综合服务楼全建模应用【字数:12603】
摘 要本设计是进行BIM全专业模型的创建、碰撞检查和漫游动画。工程为青岛市某敬老院综合服务楼项目,地上四层,为框架墙结构。本项目涉及专业有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通过熟悉图纸,学习各专业识图知识,运用Revit软件创建本项目全专业BIM模型,使用Navisworks软件进行碰撞检查发现和解决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从而优化模型,深化设计。最后利用Fuzor制作全景漫游,展示各专业模型的交互情况,通过协同设计来体现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价值。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BIM技术从模型创建到后期碰撞模拟的过程,记录模型绘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难点,研究可能的解决办法,讨论计划的可行性,并对利用BIM技术协同设计进行归纳总结。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行业背景 1
1.2 BIM概述 1
第二章 项目概况及有关说明 3
2.1 项目概况 3
2.2 建模规范 3
2.3 有关说明 3
第三章 全专业建模 4
3.1 Revit软件简介 4
3.2 结构专业 4
3.3 建筑专业 8
3.4 暖通专业 9
3.5 电气专业 12
3.6 给排水专业 13
第四章 碰撞检查 16
4.1 Navisworks软件介绍 16
4.2 碰撞检测 16
4.3 审阅与测量 17
4.4 导出报告 17
第五章 管综优化 18
5.1 管综优化的目的: 18
5.2 管综优化的原则 18
5.3 管综优化方案 18
第六章 渲染漫游 20
6.1 软件介绍 20
6.2效果图及全景漫游 20
结束语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A 25
第一章 绪论
1.1 行业背景
1.1.1 行业的现状
在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网络技术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中,信息技术已成为21世纪建筑业的命脉。BIM已经全面迎接了CAD,即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中对信息处理技术、虚拟现实VR( Virtual Reality)技术、可视化技术等与BIM相关的技术的应用。
1.1.2 行业的问题
(1)产业结构的分散性。工程项目涉及多个参与者,信息来自多个参与者。
(2)在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断层。行业中各主体例如所有者,设计,建筑,运营和维护)之间的信息交换基于纸质媒体,造成了在各个生产环节中许多基础工作出现重复,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成本费用。
(3)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项目实施过程以“建筑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为中心,这只是其生命周期总成本的一小部分。这导致项目的总成本未被计算,长期利益和体价值无从预测。能源消耗,环境保护或危及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导致了项目责任,没有任何好处,甚至提前放弃。
(4)在交流过程中丢失信息。使用2D图形和表格来表达设计和结果是当前的设计方法,带有许多特定符号和标记的二维图形,用于表示特定的设计含义和术语。由于计算机对这些语言的识别困难,这就给计算机的自动处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5)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和先进的信息集成平台的缺乏。现代市场中建筑领域的应用和系统现在都是隔离和封闭的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不遵循统一的数据定义和描述规范。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和协同工作平台,很难直接使用信息,这需要人力和时间进行数据转换,导致整合周期长,集成成本高。
1.2 BIM概述
1.2.1 BIM的定义
BIM是一个可以在三个层次上理解的首字母缩略词,这三个层次是相互关联的。
1.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建筑信息模型是设施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数字化表达,是项目干系人共享的知识资源,提供信息支持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所有决策。
2.建筑信息模型应用(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构建信息模型应用程序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创建和利用项目数据进行设计、构建和操作的业务流程,允许所有项目干系人通过数据互操作性同时通过不同的技术平台使用相同的信息。
3.建筑信息管理(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建筑信息管理是指运用数字化原型信息支持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共享的过程。建筑信息管理的好处包括集中和可视化的交流、早期的多方案比较、可持续的分析、高效的设计、多专业的集成、施工现场控制和竣工数据记录等。
1.2.2 BIM技术的优势
1)协同工作。
2)信息模型集成。
3)可视化设计和分析技术。
4)多维数据信息模型。
1.2.3 BIM的应用
1.设计阶段:建筑、结构、电气等专业被BIM整合成了一个共享的建筑信息模型,随后,介乎于结构与设备之间的冲突以及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冲突就会直观的显现出来,设计者可以及时地发现并做出调整经由BIM实施的三维碰撞检测。此外,只要BIM技术更改项目,所有结果将自动协调,并且每个视图中的平面,垂直和剖面视图将自动修改,不会出现有平、立、剖面图不一致的毛病。
2.投资采购阶段:BIM可以充分实现当前三维仿真系统无法实现的多维利用,尤其是城市规划方案的性能分析,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方法无法量化。比如舒适性、空气流动性、噪声云图等指标都可以被解决。此外,BIM提供了一个原型通过将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引入到城市规划的地面和地下三维综合管理系统中,一个三维的可视化平台,建设和管理也就为城市的规划提供了。将BIM引入项目规划阶段,形成统一规划阶段的项目初始数据模型,为下一步的项目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施工阶段:4D软件项目的施工进度和BIM模型被BIM技术连接起来,与 BIM模型相互操作,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优化施工方案用动态三维模式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和施工现场的方式。同时,有关施工进度和成本的信息由BIM提供,更方便地供给工程量清单、预算估计,各阶段材料准备等在施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乃至直接帮助人们实现加工和建造组件的无纸化,可视化全部施工周期的摹拟与办理。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行业背景 1
1.2 BIM概述 1
第二章 项目概况及有关说明 3
2.1 项目概况 3
2.2 建模规范 3
2.3 有关说明 3
第三章 全专业建模 4
3.1 Revit软件简介 4
3.2 结构专业 4
3.3 建筑专业 8
3.4 暖通专业 9
3.5 电气专业 12
3.6 给排水专业 13
第四章 碰撞检查 16
4.1 Navisworks软件介绍 16
4.2 碰撞检测 16
4.3 审阅与测量 17
4.4 导出报告 17
第五章 管综优化 18
5.1 管综优化的目的: 18
5.2 管综优化的原则 18
5.3 管综优化方案 18
第六章 渲染漫游 20
6.1 软件介绍 20
6.2效果图及全景漫游 20
结束语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A 25
第一章 绪论
1.1 行业背景
1.1.1 行业的现状
在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网络技术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中,信息技术已成为21世纪建筑业的命脉。BIM已经全面迎接了CAD,即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中对信息处理技术、虚拟现实VR( Virtual Reality)技术、可视化技术等与BIM相关的技术的应用。
1.1.2 行业的问题
(1)产业结构的分散性。工程项目涉及多个参与者,信息来自多个参与者。
(2)在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断层。行业中各主体例如所有者,设计,建筑,运营和维护)之间的信息交换基于纸质媒体,造成了在各个生产环节中许多基础工作出现重复,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成本费用。
(3)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项目实施过程以“建筑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为中心,这只是其生命周期总成本的一小部分。这导致项目的总成本未被计算,长期利益和体价值无从预测。能源消耗,环境保护或危及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导致了项目责任,没有任何好处,甚至提前放弃。
(4)在交流过程中丢失信息。使用2D图形和表格来表达设计和结果是当前的设计方法,带有许多特定符号和标记的二维图形,用于表示特定的设计含义和术语。由于计算机对这些语言的识别困难,这就给计算机的自动处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5)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和先进的信息集成平台的缺乏。现代市场中建筑领域的应用和系统现在都是隔离和封闭的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不遵循统一的数据定义和描述规范。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和协同工作平台,很难直接使用信息,这需要人力和时间进行数据转换,导致整合周期长,集成成本高。
1.2 BIM概述
1.2.1 BIM的定义
BIM是一个可以在三个层次上理解的首字母缩略词,这三个层次是相互关联的。
1.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建筑信息模型是设施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数字化表达,是项目干系人共享的知识资源,提供信息支持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所有决策。
2.建筑信息模型应用(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构建信息模型应用程序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创建和利用项目数据进行设计、构建和操作的业务流程,允许所有项目干系人通过数据互操作性同时通过不同的技术平台使用相同的信息。
3.建筑信息管理(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建筑信息管理是指运用数字化原型信息支持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共享的过程。建筑信息管理的好处包括集中和可视化的交流、早期的多方案比较、可持续的分析、高效的设计、多专业的集成、施工现场控制和竣工数据记录等。
1.2.2 BIM技术的优势
1)协同工作。
2)信息模型集成。
3)可视化设计和分析技术。
4)多维数据信息模型。
1.2.3 BIM的应用
1.设计阶段:建筑、结构、电气等专业被BIM整合成了一个共享的建筑信息模型,随后,介乎于结构与设备之间的冲突以及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冲突就会直观的显现出来,设计者可以及时地发现并做出调整经由BIM实施的三维碰撞检测。此外,只要BIM技术更改项目,所有结果将自动协调,并且每个视图中的平面,垂直和剖面视图将自动修改,不会出现有平、立、剖面图不一致的毛病。
2.投资采购阶段:BIM可以充分实现当前三维仿真系统无法实现的多维利用,尤其是城市规划方案的性能分析,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方法无法量化。比如舒适性、空气流动性、噪声云图等指标都可以被解决。此外,BIM提供了一个原型通过将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引入到城市规划的地面和地下三维综合管理系统中,一个三维的可视化平台,建设和管理也就为城市的规划提供了。将BIM引入项目规划阶段,形成统一规划阶段的项目初始数据模型,为下一步的项目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施工阶段:4D软件项目的施工进度和BIM模型被BIM技术连接起来,与 BIM模型相互操作,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优化施工方案用动态三维模式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和施工现场的方式。同时,有关施工进度和成本的信息由BIM提供,更方便地供给工程量清单、预算估计,各阶段材料准备等在施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乃至直接帮助人们实现加工和建造组件的无纸化,可视化全部施工周期的摹拟与办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