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外框定型模腔的电火花修复工艺与分析

【】对于摄像头外框压铸件模具制造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损伤,采用适当的修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还可以节约使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因此,采用合适的修复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其中,电火花加工修复不仅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实际操作也更为简便。结果表明,通过采用电火花修复,提高了摄像头外框压铸件的模具精度,延长了使用寿命,大大节省了使用成本。
目 录
引 言 1
一、金属摄像头外框产品介绍 2
二、金属摄像头外框定模型腔介绍 3
三、金属摄像头外框定模型腔的的加工工艺过程 4
(一)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4
(二)金属摄像头外框定模型腔的主要制作工序 4
(三)电火花加工的种类 5
(四)电火花加工的具体步骤 6
(五)电火花加工的其他应用 8
(六)电火花修复的特点 9
四、装配后的试模 10
总 结 12
参考文献 13
谢 辞 14
引 言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强度、高脆性,高粘性和高纯度等性能的新材料不断出现,具有各种复杂结构与特殊工艺要求的工件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不能加工或难于加工。因此,人们除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机械加工法之外,还努力寻求新的加工方法。电火花加工法能够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并在应用中显示出很多优点,因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摄像头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以前的摄像头大多用于公用,例如政府拍照取证,商业店面及小区的监控等,近几年网络,手机,个人电脑的普及,带动了摄像头的更多需求,公司视频会议,手机,电脑,车载,等等。因此,市场对于摄像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摄像头外框属于摄像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外框可以大大的延长摄像头的使用寿命。因此研究电火花加工在摄像头外框压铸件制作过程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在金属摄像头外框定模的制作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压铸的方式对定模进行加工,而这与我们在学校所学习的压铸模知识息息相关,我可以将很多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其中,做到学以致用。
一、金属摄像头外框产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介绍
摄像头外框是摄像头的组成部分之一,起到保护摄像头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设备。如图11所示为摄像头外框的实物图
图11 金属摄像头外框产品图
1.摄像头外框的研发与功能:该摄像头外框主要用于保护监控摄像头,防止其受到损伤。
2.该产品的主要材料为锌合金,采用压铸方式铸造而成。
3.金属摄像头的外壁厚度误差范围为正负0.02且必须耐高温、耐潮湿。二、金属摄像头外框定模型腔介绍
图21 定模型腔
如图21所示为摄像头外框定模型腔
1.该定模尺寸精度为IT7级,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8。
2.该定模所用材料为H13,经热处理后硬度为56HRC。
三、金属摄像头外框定模型腔的的加工工艺过程
(一)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1)、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所遵循的原则
1.先主后次
2.先粗后精
3.先型腔后流道
(2)、金属摄像头外框定模型腔的加工工艺路线
备料→平面磨削→打孔→开粗→热处理→线切割→精铣→放电精加工→钳工抛光打磨→装配试模
(二)金属摄像头外框定模型腔的主要制作工序
表31 加工工艺卡
工艺过程卡
产品型号
1027
零件
图号
102752
产品代号
L599
零件
名称
模仁
材料名称
H13
材料
规格
320*250*80
材料
数量
1
零件数量
工序号
工种
工序内容
设备
夹具名称
1
备料
准备毛坯料
2
磨削
磨出六个基准面
磨床
平口钳
3
铣削
加工水路、导柱孔
铣床、钻床
平口钳
4
CNC
开粗
CNC加工机床
磁台
5
热处理
外发热处理
6
磨削
磨出六个基准面
磨床
磁台
7
CNC
1、型芯
2、流道
3、溢流槽
4、分型面
5、精定位
CNC加工机床
磁台
8
放电
1、型芯
2、流道
3、溢流槽
4、排气
5、分型面
电火花加工机床群基
磁台
备料:一套模具开发出来后,我们需要根据尺寸进行备料,从而进行加工
平面磨削:拿到毛坯料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磨削加工,磨出基准面方便后续的加工。
打孔:将毛坯料磨削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打孔。
开粗:前期准备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对毛坯进行铣削加工了,如图31所示。
图31 毛坯料
热处理:模具开粗完成后,得到模具的大致轮廓,之后我们就可以将其进行热处理,热处理过后,模具的硬度可以达到56HRC,此时我们就可以将模具进行精铣了。
精铣:经过精铣之后,这套模具的形状基本就可以确定了,就如图32所示
图32 精铣后的定模
放电精加工:精铣后的定模就可以进行放电精加工了,以下我将对这一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
(三)电火花加工的种类
1.电火花成型加工
电火花成型加工是在液体介质中进行的,电极和工件分别接通电源的两极,机床的自动进给调节装置使工件和电极之间保持适当的放电间隙,当电极和工件之间有足够强的电压时,会将工件与电极接触的地方击穿,如图33所示,由于加工的区域小,电极一次放电的时间短,所以,工件与电极之间会产生很强的能量,使放电区的温度高达近万摄氏度,工件与工具电极接触的地方的金属会被熔化,再经工作液冷却后变成金属颗粒,然后随着工作液的流动被冲入机台下面,从而使工件表面形成一个微小的凹坑。在经历过这样一次接触后,电极又会被抬起,离开工件,然后在进给机构作用下再次与工件接触,将接触到的金属熔化,经过这样一次次的接触,工件表面的金属被不断熔化,而电极的形状也会逐渐在工件上显现,当电极形状在工件上完全显现出来时,加工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64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