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匹配车间作业优化设计(附件)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工业知识体系的逐渐完善,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而车间作为企业的核心,也逐渐被人重视。如今,许多企业都想从车间优化这一方面入手,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匹配车间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取得一些数据及资料,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寻找出车间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和前面所提到的理论知识,设计出了一套针对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匹配车间所存在问题的优化方案。分析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为该车间提高作业效率提供参考措施。关键词 车间作业优化,匹配车间,作业时间,作业效率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3
2 生产作业常用优化方法 3
2.1 程序分析 3
2.2 作业分析 4
2.3 现场管理方法 6
2.4 本章小结 7
3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匹配车间现状分析 7
3.1 企业简介 7
3.2 车间现状分析 8
3.3 匹配生产流线分析 11
4 车间生产作业优化 14
4.1 现场作业优化 14
4.2 装卸搬运系统优化 15
4.3 方案可行性分析 20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 考 文 献 2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如今,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化程度正在逐渐加深,一些正在运用传统制造方式的企业面临着巨大挑战,他们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改进,以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来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使得我国的制造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能够得到迅猛发展[1]。运用传统制造方式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是来自许多方面的,首先他们需要使得作业成本降低并且作业周期缩短,然后,对于市场而言,它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要求是逐渐升高,基于这一要求,企业应拥有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的能力,而且产品还应该以客户为中心,生产过程中的种种变动,以及市场所带来的不可预知性使得企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应具备较高的柔性生产的能力[2]。
车间优化是指针对车间的现有问题,包括车间的布局、工位的设计、设施设备的使用以及物流系统的各种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当的合理的优化方案,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车间优化问题尤其指批量调度技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前途,有效地车间生产优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先进制造技术实践的基础和关键研究车间作业优化方法不仅可以促使调度理论的发展而且对于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车间的作业优化首先通过程序分析对整体作业流程进行分析,看其是否存在工位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其次通过作业分析对作业员、作业设备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使三者能够完美结合,除此之外,还将对作业时间进行分析,消除不必要的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缩短整体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增强作业员的熟练度和专业性,从而提高车间的生产率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本文以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车间进行实地调研以及相应的数据测量,利用工业工程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分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车间生产作业优化这一方面起步较晚,虽然工业工程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我国真正意义上系统研究应用IE的历史只有十年,并有为数众多的企业获得显著的效果。国内许多学者对车间布局、优化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
四川大学罗阳在对企业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和生产各工位的生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了我国当下制造业的形势设计了对于车间生产作业规划系统有着巨大影响的原理模型[35];浙江理工大学翟所霞通过对作业车间调度的柔性化和动态化的状况研究,采用遗传算法的改进,提高了车间生产调度,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高了效率[6];李琴等运用了SLP的相关知识对物流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了对车间工位、设施的布局改善优化的方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效率[7];刘晖等应用了精益生产的思想,对车间的整体布局进行分析,提出了车间各工位之间布局的数学模型,以及作业机器的分类方法和相应的算[8];谢晓利对MRP和OPT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总结出了MRP和OPT的优缺点,其对车间可能应用到的地方和不足之处,提出了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的MRP和OPT的系统模型[9]。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对车间作业的分析研究在工业工程中占有很重的地位,可以说它是工业工程研究的核心,泰勒曾提出“时间研究”的概念[10],对作业中作业者的每个动作的具体时间进行研究,以提高生产效率;吉尔布雷斯提出的“动作分析”也是对作业者每个动作的仔细研究,消除浪费的动作,提高效率[11]。
1961年,Muther提出了SLP的思想,并设计出其具代表性的模型,对车间的布局起到了推动性发展的作用,他从整体和详细两个方面对车间布局进行分析,整体布局即确定车间各工位的大概位置;详细布局即在整体布局的基础上,对各个工位的详细位置和功能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规划[12,13]。
弗尔斯特爱德华提出了企业的作业经营管理[14]首先应从车间出发,计算生产成本来作为企业成本衡量的标尺,从车间基层开始,深入贯彻管理思想,指出一些无用的成本,对其进行改善,对员工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使企业经营管理文化和生产作业相结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随着我国制造业以及工业体系的蓬勃发展,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强,在这样的环境下,车间作业优化也随之诞生,并且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它通过节省资源,减少浪费,去除多余动作,缩短作业时间,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生产优化的优越性成为了现代企业发展的首选。本文将通过对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布局以及其生产员工的生产动作、工作环境和生产辅助工具入手,运用程序分析、作业分析以及“5S”现场管理等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去除多余动作,对其车间进行优化设计,找出高效的生产方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cgl/14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