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领誉1#)桩基础分析与计算【字数:10730】

摘 要本设计为碧桂园(领誉1#)桩基础分析与计算,总建筑面积为6339.48㎡,地上5802.84㎡,地下536.64㎡,基底面积441.19㎡。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埋深在±0.00米以下4.50米。场地地面整平标高为3.20米。为了能够完美的完成本次毕业论文,首先按部就班的根据导师布置的顺序先寻找合适建筑物的图纸,然后收集碧桂园(领誉1#)的地质勘查报告来对该建筑的结构进行分析,并从中学习了解了该建筑的地质概况和水文条件,并对该施工场地的地下土层分布状况有了足够的了解进而作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之后根据相关规范设计要求对结构上部荷载进行计算。紧接着通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确定柱下布桩以及承台的设计,沉降和冲切以及抗剪的要求是否满足承台的要求。最后根据上述计算出的结果,确定地基基础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出最终的结论。
目 录
1.引言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地基处理技术 1
1.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4本设计的解决思路和实验方法 2
2.工程地质情况 3
2.1工程概况 3
2.2工程勘察情况 3
2.2.1勘察目的与任务 3
2.2.2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确定 4
2.2.3工程布置 4
2.2.4勘探测试及取土方法简述 4
2.2.5勘察工作完场情况 4
2.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
2.3.1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条件 5
2.3.2土层分布及其特征 5
2.3.3水文地质条件 5
2.4现场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6
2.4.1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6
3.PHC高强预应力桩基础计算 8
3.1主要概况 8
3.2荷载的计算 8
3.2.1恒荷载与活荷载 9
3.2.2荷载效应组合 10
3.2.3柱脚荷载计算 11
3.3单桩承载力确定 15
3.3.1确定持力层 15
3.3.2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材料的选取 15
3.3.3单桩承载力的计算 15
3.4确定柱下桩数与布桩 16
4.管桩基础沉降分析 25
4.1土层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25
4.1.1自重的计算 25
4.1.2 土层附加应力的计算 25
4.2 管桩基础沉降计算 27
5.承台冲切验算 38
5.1 AZ11下承台冲切验算 38
5.1.1 选取材料的种类 38
5.1.2 柱对承台的冲切 38
5.1.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39
5.2 AZ21下承台冲切验算 40
5.2.1 承台材料 40
5.2.2 柱对承台的冲切 40
5.2.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40
5.3 AZ43下承台冲切验算 41
5.3.1 承台材料 41
5.3.2 柱对承台的冲切 42
5.3.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42
5.4 AZ51下承台冲切验算 43
5.4.1 承台材料 43
5.4.2 柱对承台的冲切 43
5.4.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44
5.5 AZ81下承台冲切验算 45
5.5.1 承台材料 45
5.5.2 柱对承台的冲切 45
5.5.3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46
6.结语 51
参考文献 52
致谢 54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下,常熟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随处可见,这些建筑物会导致土层的负荷量加大,也会出现有些建筑物会建在地基比较软的上面。由于软弱地基本身的特性,在荷载的作用下,可能会使这些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稳定性等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该建筑物进行分析与计算,必要的话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措施,使其能够符合建筑荷载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该地地质勘查报告和通过了解实际情况,最终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来解决实际应用等问题。
1.2地基处理技术
该地周边地势开阔,场地内无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建筑的主体和解耦之间不设永久的沉降缝,由于自身内部荷载差异的不同,因此会造成地基基础的沉降。在地基处理过程中,没有发现断裂带通过,稳定性好,适宜本工程建设。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长期的浸泡下会对钢筋造成腐蚀,在干湿交替的情况下地下水也会对钢筋混凝土造成腐蚀。当预制桩不符合该地基的要求时,应该要通过钻孔灌桩的方法进行施工。
1.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在我们对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计算研究过程中,遇到一些棘手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之前学过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和实际规范中的所运用的技术,对桩基础的计算、沉降、冲切这几块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类似问题如何根据规范要求去解决,达到工程质量标准及要求。在中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完善当中,在全国各地都可以见到高层甚至超高层的建筑物,它们一般都是带桩的桩基础结构形式。在桩基础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的同时,同时也会出现许多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新的挑战。但是当这些出现的同时,地基基础也会出现诸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我们有时还无法对其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认识理解,这就会导致我们在理论计算结果时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和漏洞,工程质量的安全与可靠性得不到保证。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地基和基础做出更多的、更深层次的分析与计算和研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稳定。
1.4本设计的解决思路和实验方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cgl/10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