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研究(开题报告)[20200102182004]
我国国家投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招标投标面积占施工面积由1984年的4.8%,上升到200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正式实施后的近100%,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建设投资。从定额造价,到清单造价,行业在不断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的招投标规范市场愈加规范。 本研究首先介绍了招标投标的基本概念,起源和主要方式,同时具体阐述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发展情况,现状及特点,以及我国招标投标制度的立法情况。然后就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情况,现状及特点,以及工程造价管理在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的作用,以及现行工程造价管理在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中的优点以及不足。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造价管理
目 录
1 引言 1
2 招投标制度 1
2.1 招标投标的基本概念 2
2.2 招标范围和监督机构 5
3 工程造价概述 6
3.1 建设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 6
3.2 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12
3.3 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现存问题 13
3.4 广联达软件介绍 14
4 工程实例 17
4.1 介绍工程实例 17
4.2 使用08清单版计算 18
4.3 使用04定额版计算 21
4.4 使用08清单版计算与使用04定额版计算的差异 26
5 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 28
5.1 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要点 28
结 论 30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32
1 引言
招标投标作为一项新生事物,随着在我国建设领域内的逐渐推行,正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特别是2000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6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国家投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已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建设投资,但在推行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政出多门,管理混乱,对招标工作监督缺乏有效性,政企不分,以招代管,行政干预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某些行业或地区还比较严重,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中存在职权腐败现象,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方式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不按照法定程序开标,评标和定标,施工企业为了中标,以低于成本价进行恶性竞争的现象愈演愈烈,普遍存在工程招标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称串通招标行为)等。
本研究首先介绍了招标投标的基本概念,起源和主要方式,同时具体阐述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发展情况,现状及特点,以及我国招标投标制度的立法情况重点就我国国家投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及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招标投标过程中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介绍。并结合招标投标程序管理的要求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遵循政企分开原则,积极推行代理业主制,实行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三分离的项目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招标代理机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推动组建招标投标协会,实行行业自律,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加速建立起完善,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施工企业定额,积极推行设定预算控制价作为最高限价的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中标,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加强评标专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专家评审制度,提高评标活动公正性。
2 招投标制度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旨在为人类行为设定制约和控制的,为人们所接受、公认或遵守的规则和习惯,它作用于各种社会主体并由权威予以保障。其外在表现形式是规则和习惯。
招投标的基本程序: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
2.1 招标投标的基本概念
招标投标,是指由招标人向数人或公众发出招标通知或公告,在诸多投标中选择自己最满意的投标人并与之订立合同的方式。
招标投标,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大宗货物买卖。而工程建设项目有发包与承包,以及项目服务的采购与提供时,就是采用的这一种交易方式。
招标投标的交易方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采用这种方式,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要有能够开展公平竞争 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品购销和工程建设任务都按照指令性计划 统一安排,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采用招标投标的交易方式。
二是必须存在招标采购项目的买方市场,对采购项目能够形成卖方多家竞争的局面。买方方才能够居于主导地位,有条件以招标方式从多家竞争者中择优选择中标者。
在短缺经济时代的卖主市场条件下,许多商品供不应求,买方没有选择卖方的余地,卖方也没有必要通过来竞争来出售自己的产品,也就不可能产生招标投标的交易方式。
2.1.1 招投标制度的起源
招标投标最早起源于英国。对于政府工程采购,英国财政部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操作规程,既有法规性的,也有一般指导性文件,作为政府机构发包工程时的参考依据,在后边我们还专门研究英国的政府工程采购制度。私人工程由政府和公用事业部门以外的企业和商业界投资兴建,对于其采用何种方式实施工程,只要其遵守英国建筑法规,政府是不管其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招标方式的。
2.1.2 招标投标的方式
招标投标方式是采购的基本方式,决定着招标投标的竞争程度,也是防止不正当交易的重要手段。总体来看,目前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有关采购法律、规则都规定了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议标等三种招标投标方式。
1公开招标
公开招标,又叫竞争性招标,即由招标人在报刊、电子网络或其它媒体上刊登招标公告,吸引众多企业单位参加投标竞争,招标人从中择优选择中标单位的招标方式。按照竞争程度,公开招标可分为国际竞争性招标和国内竞争性招标。
(一)国际竞争性招标
这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招标,国内外合格的投标商均可以投标。要求制作完整的英文标书,在国际上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刊登招标公告。例如,世界银行对贷款项目货物及工程的采购规定了三个原则:必须注意节约资金并提高效率,即经济有效;要为世界银行的全部成员国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不歧视投标人;有利于促进借款国本国的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世界银行在确定项目的采购方式时都从这三个原则出发,其中国际竞争性招标是采用的最多、占采购金额最大的一种方式。它的特点是高效、经济、公平,特别是采购合同金额较大,国外投标商感兴趣的货物工程要求必须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世界银行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情况,规定了凡采购金额在一定限额以上的货物和工程合同,都必须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
实践证明,尽管国际竞争性招标程序比较复杂,但确实有很多的优点。首先,由于投标竞争激烈,一般可以对买主有利的价格采购到需要的设备和工程。其次,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和工程技术及管理经验。第三,可以保证所有合格的投标人都有参加投标的机会。由于国际竞争性招标对货物、设备和工程的客观的衡量标准,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商和承包商提高产品和工程建造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第四,保证采购工作根据预先指定并为大家所知道的程序和标准公开而客观地进行,因而减少了在采购中作弊的可能。
当然,国际竞争性招标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
(1)国际竞争性招标比较费时。国际竞争性招标有一套周密而比较复杂的程序,从招标公告、投标人作出反应、评标到授予合同,一般都要半年到一年以上的时间。
(2)国际竞争性招标所需准备的文件较多。招标文件要明确规范各种技术规格、评标标准,以及买卖双方的义务等内容。招标文件中任何含糊不清或未予明确的都有可能导致执行合同意见不一致,甚至造成争执。另外还要将大量文件译成国际通用文字,因而增加很大工作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cgl/3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