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期的绿色商品房评价体系研究(附件)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越发明显。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基于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推广建筑业的绿色发展成为我国大力推行的目标之一,绿色建筑不仅提高能源与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了人鱼自然的和谐共处。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有关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但经研究表明缺乏经济性指标。本文就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商品房评价体系研究成本效益与增量效益,得出评价结果。关键词:绿色建筑,商品房,全寿命周期,评价体系目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3
1.2.1 研究目的 3
1.2.2 研究方法 3
1.3 研究内容 3
1.4 研究技术路线 4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概念 4
2.1 文献综述 4
2.1.1 绿色商品房的内涵 4
2.1.2 绿色商品房相关研究理论 5
2.1.3 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 5
2.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相关研究 6
2.2.1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介绍 6
2.2.2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介绍 7
2.3 建筑经济性评价方法概述 8
2.3.1 费用效益分析法 8
2.3.2 增量成本效益分析法 9
2.4本章小结 10
3 全寿命周期绿色商品房评价体系 10
3.1 绿色商品房全寿命周期理论 11
3.1.1 全寿命周期绿色商品房评价阶段划分 11
3.2绿色商品房评价指标解析与全寿命周期划分 12
3.3 建立绿色商品房评价体系分层目标 14
3.4 本章小结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周期绿色商品房评价阶段划分 11
3.2绿色商品房评价指标解析与全寿命周期划分 12
3.3 建立绿色商品房评价体系分层目标 14
3.4 本章小结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中国的建筑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巨大的实际需求,城镇化的发展以及海外移民的需求
国内资源消耗压力以及保护环境之间尖锐的矛盾
对高品质建筑质量的要求以及现有不成熟技术之间的摩擦
现有政策对建筑节能减排的高约束力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大力推动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上矛盾。其中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以下简称“四节一环保”),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实不仅仅是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共同话题之一。在建筑领域之中的能源消耗,各个国家所占据的比例大相径庭。在我国的住宅中,大部分非盈利性质的房屋在筹建过程中集中体现了我国现行政策的优惠性。因此本论文主要从开发商的视角分析,建设低能耗的绿色商品房才是我国绿色住宅产业发展的巨头,也是我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由于我国的绿色商品房发展较晚,自上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成本与产业配套之间存在矛盾。这一系列现状表明,我国绿色商品房的发展处处受着制约。在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将绿色商品房市场作为主要的战略目标已经是众向所趋,然而巨大的投资风险使目前大多数企业呈观望的态度。自2006年以来明确实行“十一五”规划强调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但是对绿色建筑的政策仍有待完善。因此我们应当将成本效益这一经济指标引入评价体系,以更加合理的投资决策引导绿色商品房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国外开展绿色建筑研究和实践相对国内较早,发达国家的社会环境稳定,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与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其绿色建筑市场框架体系也比较完善,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实践体系。各国根据自身气候资源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居住文化传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体系,值得我们借鉴的国家主要有以下几个: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其中大部分都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实行。这些国家所颁布的体系都是根据自身特色所形成的,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又没有统一的标准,并没有具体的经济性指标。其实我国现有的评价体系中也缺乏经济性的指标,成为我国建筑评价体系中最为或缺的一部分。究其主要原因:一、经济性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时间冗长以及信息量庞大导致运用范围狭小;二评价体系的偏颇性,主要侧重于技术与方案的优性,忽略了经济性。
事实上,影响绿色商品房发展的最主要经济因素其实是成本效益。相较于传统的商品房,绿色商品房的建筑成本高出一成左右。开发企业呈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就在此,特别是在收益不明确的情况下,投入产出比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论文在全寿命周期的基础上对绿色商品房进行评价辅以经济性指标,更好的为企业以及购房者提供决定性的参考,积极推动我国绿色商品房的健康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建筑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
1.1.2 研究意义
推广绿色商品房的必要性
传统建筑在带来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的同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建筑行业更高质量的需求,此外国家政策对建筑业提出的节能降耗目标迫使建筑业更快跟好的转型。绿色商品房应运而生,在满足中国巨大内需的条件下兼具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要求,也积极响应了国家战略要求。
为开发企业展现绿色商品房巨大潜力
目前中国既有的建筑数量居全球首位,且以增长率第一的趋势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中国建筑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比例。目前绿色建筑正跨入新的阶段,在技术、政策与市场环境尚不成熟的环境下,通过对绿色商品房进行全寿命周期的评论,可以明确绿色商品房的潜在效益,帮助开发企业明确目标,在巨大的绿色商品房开发市场占据领域。
为消费者展现绿色商品房长远益处
通过建立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商品房评价研究体系,更形象具体的展现绿色商品房潜在性能,使消费者对绿色商品具有深刻的认知,在购房的同时不仅考虑眼前的经济效益还能从长远角度理性的看待绿色商品房的性能,从而为消费者确立具有决定性参考的体系。
提高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3
1.2.1 研究目的 3
1.2.2 研究方法 3
1.3 研究内容 3
1.4 研究技术路线 4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概念 4
2.1 文献综述 4
2.1.1 绿色商品房的内涵 4
2.1.2 绿色商品房相关研究理论 5
2.1.3 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 5
2.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相关研究 6
2.2.1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介绍 6
2.2.2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介绍 7
2.3 建筑经济性评价方法概述 8
2.3.1 费用效益分析法 8
2.3.2 增量成本效益分析法 9
2.4本章小结 10
3 全寿命周期绿色商品房评价体系 10
3.1 绿色商品房全寿命周期理论 11
3.1.1 全寿命周期绿色商品房评价阶段划分 11
3.2绿色商品房评价指标解析与全寿命周期划分 12
3.3 建立绿色商品房评价体系分层目标 14
3.4 本章小结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周期绿色商品房评价阶段划分 11
3.2绿色商品房评价指标解析与全寿命周期划分 12
3.3 建立绿色商品房评价体系分层目标 14
3.4 本章小结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中国的建筑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巨大的实际需求,城镇化的发展以及海外移民的需求
国内资源消耗压力以及保护环境之间尖锐的矛盾
对高品质建筑质量的要求以及现有不成熟技术之间的摩擦
现有政策对建筑节能减排的高约束力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大力推动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上矛盾。其中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以下简称“四节一环保”),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实不仅仅是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共同话题之一。在建筑领域之中的能源消耗,各个国家所占据的比例大相径庭。在我国的住宅中,大部分非盈利性质的房屋在筹建过程中集中体现了我国现行政策的优惠性。因此本论文主要从开发商的视角分析,建设低能耗的绿色商品房才是我国绿色住宅产业发展的巨头,也是我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由于我国的绿色商品房发展较晚,自上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成本与产业配套之间存在矛盾。这一系列现状表明,我国绿色商品房的发展处处受着制约。在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将绿色商品房市场作为主要的战略目标已经是众向所趋,然而巨大的投资风险使目前大多数企业呈观望的态度。自2006年以来明确实行“十一五”规划强调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但是对绿色建筑的政策仍有待完善。因此我们应当将成本效益这一经济指标引入评价体系,以更加合理的投资决策引导绿色商品房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国外开展绿色建筑研究和实践相对国内较早,发达国家的社会环境稳定,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与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其绿色建筑市场框架体系也比较完善,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实践体系。各国根据自身气候资源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居住文化传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体系,值得我们借鉴的国家主要有以下几个: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其中大部分都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实行。这些国家所颁布的体系都是根据自身特色所形成的,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又没有统一的标准,并没有具体的经济性指标。其实我国现有的评价体系中也缺乏经济性的指标,成为我国建筑评价体系中最为或缺的一部分。究其主要原因:一、经济性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时间冗长以及信息量庞大导致运用范围狭小;二评价体系的偏颇性,主要侧重于技术与方案的优性,忽略了经济性。
事实上,影响绿色商品房发展的最主要经济因素其实是成本效益。相较于传统的商品房,绿色商品房的建筑成本高出一成左右。开发企业呈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就在此,特别是在收益不明确的情况下,投入产出比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论文在全寿命周期的基础上对绿色商品房进行评价辅以经济性指标,更好的为企业以及购房者提供决定性的参考,积极推动我国绿色商品房的健康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建筑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
1.1.2 研究意义
推广绿色商品房的必要性
传统建筑在带来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的同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建筑行业更高质量的需求,此外国家政策对建筑业提出的节能降耗目标迫使建筑业更快跟好的转型。绿色商品房应运而生,在满足中国巨大内需的条件下兼具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要求,也积极响应了国家战略要求。
为开发企业展现绿色商品房巨大潜力
目前中国既有的建筑数量居全球首位,且以增长率第一的趋势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中国建筑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比例。目前绿色建筑正跨入新的阶段,在技术、政策与市场环境尚不成熟的环境下,通过对绿色商品房进行全寿命周期的评论,可以明确绿色商品房的潜在效益,帮助开发企业明确目标,在巨大的绿色商品房开发市场占据领域。
为消费者展现绿色商品房长远益处
通过建立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商品房评价研究体系,更形象具体的展现绿色商品房潜在性能,使消费者对绿色商品具有深刻的认知,在购房的同时不仅考虑眼前的经济效益还能从长远角度理性的看待绿色商品房的性能,从而为消费者确立具有决定性参考的体系。
提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cgl/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