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成本绿色建筑项目经济评价(附件)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崛起,人们在购置住房时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追求住房的安全性、方便性、功能性和美观性这些基础性能,居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居住环境的绿化程度以及健康舒适程度。在21世纪自然环境条件日趋恶化的今天,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成了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建筑业逐渐开始走向绿色化、环保化的道路。如今全球温室效应严重,其中建筑业的污染就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但各城市间相竞发展城市先进化的脚步不可能就此停止,朝着绿色节能发展才是真正体现一个民族的技术发展力、社会责任感的必由之路,绿色建筑的大力推进已成为必然。而对于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应从其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才更加科学有效。关键词:绿色建筑,环境保护,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增量效益 目 录
1 绪论 2
1.1 研究背景 2
1.2 研究现状 2
1.3 本文研究内容 3
1.4 技术路线 4
1.5 本章小结 4
2 基础理论 4
2.1 绿色建筑理论 4
2.1.1 绿色建筑的定义 4
2.1.2 绿色建筑的研究意义 5
2.1.3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状况 5
2.1.4 我国绿色建筑法律体系 6
2.2 全生命周期理论 7
2.2.1 全生命周期的概念 7
2.2.2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研究的意义 7
2.3 本章小结 8
3 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模型 8
3.1 增量成本 8
3.1.1 增量成本的概念 8
3.1.2 前期增量成本 9
3.1.3 节地与室外环境增量成本 9
3.1.4 节能与能源利用增量成本 9
3.1.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增量成本 10
3.1.6 节材与材料利用增量成本 11
3.1.7 室内环境增量成本 11
3.1.8 运营管理增量成本 11
3.2 增量效益 12
3.2.1 增量效益的含义 12
3.2.2 前期经济效益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1.4 节能与能源利用增量成本 9
3.1.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增量成本 10
3.1.6 节材与材料利用增量成本 11
3.1.7 室内环境增量成本 11
3.1.8 运营管理增量成本 11
3.2 增量效益 12
3.2.1 增量效益的含义 12
3.2.2 前期经济效益 13
3.2.3 节地项目经济效益 13
3.2.4 节能项目经济效益 13
3.2.5 节水项目经济效益 14
3.2.6 节材项目经济效益 14
3.2.7 运营阶段经济效益 14
3.2.8 环境效益 14
3.2.9 社会效益 15
3.2.10居民福利 15
3.3 本章小结 15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建筑行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长远悠久的历史,在社会极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建筑行业迅猛崛起。如今,人们在购置住房时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追求住房的安全性、方便性、功能性和美观性这些基础性能,居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居住环境的绿化程度以及健康舒适程度。在21世纪自然环境条件日趋恶化的今天,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成了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建筑业逐渐开始走向绿色化、环保化的道路。
1981年到1990年,全世界平均气温比一个世纪前上升了0.48摄氏度;在20世纪全球平均温度约提高了0.6℃。在常年为亚热带针叶林气候的北半球,春天冰雪解冻的时间比一百多年前提前了9天,而在这里秋天开始霜冻的时间却比以往晚了大概10天。为阻止全球气候继续变暖,联合国在20世纪末定立了针对于二氧化碳排放量合理管制的相关公约。世界气候变暖的严重影响有为大家所熟知的,比如海平面变高,人类生存空间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约1400个城市将面临被淹没的威胁。再比如气温升高所导致与海洋的温差变小,从而造成了全球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近几年,届时的各大新闻都相继报导了雾霾对人们生活所造成的严重影响,所以很多地区都规定了汽车限行等局部的措施。除了上述的这些严重后果以外,更为严重的是,气温的骤变很可能会直接导致生物链的断裂,直接涉及到人类生存。
人们意识到建筑业发展耗能对自然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巨大改变,人类必须及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威胁,而且大量石化燃料的长期使用已经不能适应长远发展的需求,建筑建设的巨大排碳比重以及大量资源浪费更是推进了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进度。再者,人类的发展进度也不可能就此止步,各国甚至各市之间相竞发展城市化商业化的进程也不可能至此停滞,朝着绿色节能方向发展才是真正体现一个民族的技术发展力、社会责任感的必由之路,传统的侧重于高效经济的建筑理念在不久后相信应该会被大量取缔,绿色建筑的大力推进已成为必然,这也是人类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中寻找长期生存之道的唯一途径。
1.2 研究现状
在政界,各国政府作为社会的公共利益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干预绿色建筑的发展进度。2006年,我国已经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表明了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推广已经极度重视,之后出台了一下配套文件,像《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这一举措更加明确了绿色建筑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具体的要求,让绿色建设的发展从一个假想状态落到了实处。如今,绿色建筑的建设已经日趋成熟。
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工作也逐渐井然有序地开展了起来,在1999年到2011年期间,我国在对于绿色建筑的探讨研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先是探讨了绿色建筑效益费用的度量方法;而后通过对“中国绿色建筑发展主要障碍”的调查的得出了“公认的阻碍绿色建筑发展的首要原因是政府的政策导向不力,然后是绿色产品价格偏高,最后是绿色建筑初期投资太大。”这些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再来研究学者们又开始用全寿命周期经济性评价来探讨绿色建筑的实际经济效果;而后又提出了从特征映射上估算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的方法;再后来又有学者列出计算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模型;自此,又有学者研究了LEED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方法以及进行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分析讨论;紧随其后,又有学者提出适合我国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住宅建筑评估指标体系的LCASGR系统。
据推测,到2030年我们的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将达到整个美国碳排放的一半。在国外,麦肯锡国际咨询公司于2007年进行了一项有意义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筑设计及建造收费的改变可以达到实现零耗能或者负能耗测量计算,这样一来每年可以减少6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以此降低碳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
从中国国内的角度来说,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价落实到实际经济角度的明
1 绪论 2
1.1 研究背景 2
1.2 研究现状 2
1.3 本文研究内容 3
1.4 技术路线 4
1.5 本章小结 4
2 基础理论 4
2.1 绿色建筑理论 4
2.1.1 绿色建筑的定义 4
2.1.2 绿色建筑的研究意义 5
2.1.3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状况 5
2.1.4 我国绿色建筑法律体系 6
2.2 全生命周期理论 7
2.2.1 全生命周期的概念 7
2.2.2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研究的意义 7
2.3 本章小结 8
3 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模型 8
3.1 增量成本 8
3.1.1 增量成本的概念 8
3.1.2 前期增量成本 9
3.1.3 节地与室外环境增量成本 9
3.1.4 节能与能源利用增量成本 9
3.1.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增量成本 10
3.1.6 节材与材料利用增量成本 11
3.1.7 室内环境增量成本 11
3.1.8 运营管理增量成本 11
3.2 增量效益 12
3.2.1 增量效益的含义 12
3.2.2 前期经济效益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1.4 节能与能源利用增量成本 9
3.1.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增量成本 10
3.1.6 节材与材料利用增量成本 11
3.1.7 室内环境增量成本 11
3.1.8 运营管理增量成本 11
3.2 增量效益 12
3.2.1 增量效益的含义 12
3.2.2 前期经济效益 13
3.2.3 节地项目经济效益 13
3.2.4 节能项目经济效益 13
3.2.5 节水项目经济效益 14
3.2.6 节材项目经济效益 14
3.2.7 运营阶段经济效益 14
3.2.8 环境效益 14
3.2.9 社会效益 15
3.2.10居民福利 15
3.3 本章小结 15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建筑行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长远悠久的历史,在社会极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建筑行业迅猛崛起。如今,人们在购置住房时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追求住房的安全性、方便性、功能性和美观性这些基础性能,居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居住环境的绿化程度以及健康舒适程度。在21世纪自然环境条件日趋恶化的今天,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成了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建筑业逐渐开始走向绿色化、环保化的道路。
1981年到1990年,全世界平均气温比一个世纪前上升了0.48摄氏度;在20世纪全球平均温度约提高了0.6℃。在常年为亚热带针叶林气候的北半球,春天冰雪解冻的时间比一百多年前提前了9天,而在这里秋天开始霜冻的时间却比以往晚了大概10天。为阻止全球气候继续变暖,联合国在20世纪末定立了针对于二氧化碳排放量合理管制的相关公约。世界气候变暖的严重影响有为大家所熟知的,比如海平面变高,人类生存空间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约1400个城市将面临被淹没的威胁。再比如气温升高所导致与海洋的温差变小,从而造成了全球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近几年,届时的各大新闻都相继报导了雾霾对人们生活所造成的严重影响,所以很多地区都规定了汽车限行等局部的措施。除了上述的这些严重后果以外,更为严重的是,气温的骤变很可能会直接导致生物链的断裂,直接涉及到人类生存。
人们意识到建筑业发展耗能对自然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巨大改变,人类必须及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威胁,而且大量石化燃料的长期使用已经不能适应长远发展的需求,建筑建设的巨大排碳比重以及大量资源浪费更是推进了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进度。再者,人类的发展进度也不可能就此止步,各国甚至各市之间相竞发展城市化商业化的进程也不可能至此停滞,朝着绿色节能方向发展才是真正体现一个民族的技术发展力、社会责任感的必由之路,传统的侧重于高效经济的建筑理念在不久后相信应该会被大量取缔,绿色建筑的大力推进已成为必然,这也是人类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中寻找长期生存之道的唯一途径。
1.2 研究现状
在政界,各国政府作为社会的公共利益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干预绿色建筑的发展进度。2006年,我国已经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表明了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推广已经极度重视,之后出台了一下配套文件,像《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这一举措更加明确了绿色建筑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具体的要求,让绿色建设的发展从一个假想状态落到了实处。如今,绿色建筑的建设已经日趋成熟。
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工作也逐渐井然有序地开展了起来,在1999年到2011年期间,我国在对于绿色建筑的探讨研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先是探讨了绿色建筑效益费用的度量方法;而后通过对“中国绿色建筑发展主要障碍”的调查的得出了“公认的阻碍绿色建筑发展的首要原因是政府的政策导向不力,然后是绿色产品价格偏高,最后是绿色建筑初期投资太大。”这些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再来研究学者们又开始用全寿命周期经济性评价来探讨绿色建筑的实际经济效果;而后又提出了从特征映射上估算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的方法;再后来又有学者列出计算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模型;自此,又有学者研究了LEED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方法以及进行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分析讨论;紧随其后,又有学者提出适合我国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住宅建筑评估指标体系的LCASGR系统。
据推测,到2030年我们的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将达到整个美国碳排放的一半。在国外,麦肯锡国际咨询公司于2007年进行了一项有意义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筑设计及建造收费的改变可以达到实现零耗能或者负能耗测量计算,这样一来每年可以减少6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以此降低碳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
从中国国内的角度来说,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价落实到实际经济角度的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cgl/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