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附件)
建筑业是我国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在给建筑企业创造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压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是每个建筑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为此,研究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问题成为必然。本文首先对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进行了总结;其次是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了竞争力评价模型;最后从我国上市建筑行业中选取了8家建筑企业,通过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得出了8家企业竞争力的得分和排名;最后针对研究的结果分别从竞标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建议。关键词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包络分析法目 录
1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 国外建筑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3
1.2.2 国内建筑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4
1.2.3 建筑企业竞争力研究评述 4
1.3 研究方案 5
1.3.1 研究方法 5
1.3.2 研究内容 5
2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相关理论与方法 6
2.1 企业竞争力理论 6
2.1.1 竞争力及其相关概念 7
2.1.2 企业竞争力定义 9
2.1.3 企业竞争力的特点 10
2.2 企业竞争力来源 11
2.2.1 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11
2.2.2 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12
2.2.3 基于市场结构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12
2.2.4 基于文化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13
2.3 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13
2.3.1 层次分析法 13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14
2.3.3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15
2.3.4 灰色综合评价法 16
2.3.5 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3 基于市场结构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12
2.2.4 基于文化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13
2.3 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13
2.3.1 层次分析法 13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14
2.3.3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15
2.3.4 灰色综合评价法 16
2.3.5 数据包络分析法 16
3 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17
3.1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7
3.2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8
3.2.1 指标设计总体思路 18
3.2.2 各项指标的含义及其算式 19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20
3.3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及选择 22
3.3.1 DEA基本数学模型——CCR模型 22
3.3.2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的DEA模型 25
4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应用 26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处理 26
4.1.1 样本的选择 26
4.1.2 数据的处理 26
4.2 我国建筑类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结果及分析 27
4.2.1 评价思路 27
4.2.2 评价结果分析 27
5 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30
5.1 提升建筑企业竞标能力的策略 30
5.1.1 市场能力的提升 30
5.1.2 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31
5.1.3 工程管理能力的提升 31
5.2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32
5.2.1 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 32
5.2.2 财务能力的提升 32
5.2.3 技术使用效率能力的提升 32
结 论 34
致 谢 35
参 考 文 献 36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离不开庞大的基本建设任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建筑市场已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建筑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建筑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建筑产品服务的多元化,加剧了建筑市场的竞争,对于我国建筑企业而言,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
建筑企业作为建筑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建筑业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后,涌现出大批建筑企业,使建筑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国际建筑市场的冲击,中国的建筑企业面临着如何与国际市场接轨,如何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以及与国外建筑企业展开竞争等一系列问题。纵观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建筑业在几十年的发展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不论是建筑业的产业结构,还是建筑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技术能力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可以说,中国建筑业从未脱离过低效益产业行列,这种收益水平较低的状况,不仅影响到它的产业地位,而且也制约了它的自身发展。
随着WTO过渡期(2001年一2004年)的结束后,西方建筑巨头公司大量涌
入我国建筑市场,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一方面,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3年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建筑市场年平均产值为从4396800万元增长到6033100万元,平均增长率为17. 41%;另一方面,我国建筑市场存在着两极分化、信息化投入不足、恶性竞争等现象,建筑企业缺乏整体竞争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筑巨头公司相比,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14年美国《工程新闻记录》评选出的全球最大的250家国际承包商中中国建筑企业虽然上榜数量最多,但是与国际著名大型承包商相比,我国企业实力仍有一定的差距。本届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平均完成海外营业额为21.76亿美元,比去年的完成额(20.44亿美元)提高6.46%,比中国企业平均海外营业额高70.4%。去年排名前十的公司除意大利SAIPEM未尽前十(第11位)外,其他9家企业排名顺序与去年保持一致,全球排名前10位的公司2013年度海外总营业额为2093.41亿美元,与国际著名大型承包商相比,我国企业仍有明显不足。由此如何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份额成为我国建筑企业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归根结底就是如何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因此,研究建筑企业的竞争力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在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要谋求发展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
1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 国外建筑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3
1.2.2 国内建筑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4
1.2.3 建筑企业竞争力研究评述 4
1.3 研究方案 5
1.3.1 研究方法 5
1.3.2 研究内容 5
2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相关理论与方法 6
2.1 企业竞争力理论 6
2.1.1 竞争力及其相关概念 7
2.1.2 企业竞争力定义 9
2.1.3 企业竞争力的特点 10
2.2 企业竞争力来源 11
2.2.1 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11
2.2.2 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12
2.2.3 基于市场结构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12
2.2.4 基于文化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13
2.3 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13
2.3.1 层次分析法 13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14
2.3.3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15
2.3.4 灰色综合评价法 16
2.3.5 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3 基于市场结构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12
2.2.4 基于文化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13
2.3 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13
2.3.1 层次分析法 13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14
2.3.3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15
2.3.4 灰色综合评价法 16
2.3.5 数据包络分析法 16
3 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17
3.1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7
3.2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8
3.2.1 指标设计总体思路 18
3.2.2 各项指标的含义及其算式 19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20
3.3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及选择 22
3.3.1 DEA基本数学模型——CCR模型 22
3.3.2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的DEA模型 25
4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应用 26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处理 26
4.1.1 样本的选择 26
4.1.2 数据的处理 26
4.2 我国建筑类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结果及分析 27
4.2.1 评价思路 27
4.2.2 评价结果分析 27
5 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30
5.1 提升建筑企业竞标能力的策略 30
5.1.1 市场能力的提升 30
5.1.2 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31
5.1.3 工程管理能力的提升 31
5.2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32
5.2.1 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 32
5.2.2 财务能力的提升 32
5.2.3 技术使用效率能力的提升 32
结 论 34
致 谢 35
参 考 文 献 36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离不开庞大的基本建设任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建筑市场已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建筑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建筑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建筑产品服务的多元化,加剧了建筑市场的竞争,对于我国建筑企业而言,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
建筑企业作为建筑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建筑业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后,涌现出大批建筑企业,使建筑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国际建筑市场的冲击,中国的建筑企业面临着如何与国际市场接轨,如何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以及与国外建筑企业展开竞争等一系列问题。纵观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建筑业在几十年的发展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不论是建筑业的产业结构,还是建筑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技术能力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可以说,中国建筑业从未脱离过低效益产业行列,这种收益水平较低的状况,不仅影响到它的产业地位,而且也制约了它的自身发展。
随着WTO过渡期(2001年一2004年)的结束后,西方建筑巨头公司大量涌
入我国建筑市场,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一方面,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3年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建筑市场年平均产值为从4396800万元增长到6033100万元,平均增长率为17. 41%;另一方面,我国建筑市场存在着两极分化、信息化投入不足、恶性竞争等现象,建筑企业缺乏整体竞争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筑巨头公司相比,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14年美国《工程新闻记录》评选出的全球最大的250家国际承包商中中国建筑企业虽然上榜数量最多,但是与国际著名大型承包商相比,我国企业实力仍有一定的差距。本届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平均完成海外营业额为21.76亿美元,比去年的完成额(20.44亿美元)提高6.46%,比中国企业平均海外营业额高70.4%。去年排名前十的公司除意大利SAIPEM未尽前十(第11位)外,其他9家企业排名顺序与去年保持一致,全球排名前10位的公司2013年度海外总营业额为2093.41亿美元,与国际著名大型承包商相比,我国企业仍有明显不足。由此如何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份额成为我国建筑企业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归根结底就是如何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因此,研究建筑企业的竞争力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在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要谋求发展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cgl/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