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零售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20200105105609]
在财务管理以及金融经济学领域中,资本结构一直就是研究的热点内容,资本结构不仅会影响公司的绩效和市场价值,而且会对公司的治理结构、控制权乃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的影响。MM定理出现后,资本结构方面相关的研究从此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经过经济学家几十年的不断探索,资本结构理论已经比较完善,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零售业作为销售终端,也逐步融入到这一进程中。零售业不断发展,走向资本市场,零售业上市公司成为行业主力。08年的金融危机除了给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还使得隐藏在深处的问题一一被挖掘出来,资本结构的问题又一次摆到桌面上,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优化资本结构,寻求更健康、更适合公司发展的融资渠道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以零售行业的30家上市公司为切入点剖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从不同方面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以及动态调整因素进行研究和说明,从而得出优化资本结构的措施,以实现最佳资本结构,达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零售业,上市公司,影响因素,资本结构优化
目 录
1 绪论 1
2 资本结构理论基础 2
2.1 资本结构的理论 2
2.1.1 资本结构的含义 2
2.1.2 资本结构的意义 2
2.1.3 资本结构理论雏形 3
2.2 资本结构优化理论 4
2.2.1 目标资本结构的含义 4
2.2.2 资本结构优化的含义 4
2.2.3 资本结构优化的作用 4
3 影响零售业资本结构的因素理论分析 5
3.1 影响行业资本结构的因素 5
3.2 影响行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因素 7
4 我国零售行业的公司资本结构现状 8
4.1 我国零售行业划分标准 8
4.2 零售行业的发展现状 10
4.3 零售行业的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10
4.3.1 短期负债率和资产负债率偏高,长期负债率低 11
4.3.2 外源融资比重偏高,内源融资比重偏低 12
5 国内零售业资本结构的具体优化举措 12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A: 本文所选取的公司及代码 18
附录B: 2015年1季度上市公司零售行业分类结果 19
1 绪论
学术研究者众多,研究资本结构的不占少数,但若要追本溯源,那一定是非Modigliani 和Miller(1958)莫属,是他们的MM 理论划分了传统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他们的MM理论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假设以及进行严密的公式推导,让资本结构成为了一种严谨的科学理论,为其在财务学的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方在资本结构研究方面的理论已经成熟,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并不是全盘照抄,要根据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有方向的完善,相比较国外发达的商品经济,我国还远远落后,而优化资本结构应该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对我国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零售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如果零售业不强,那一定不是经济大国,也不会是经济强国。综合国内和国外的实践,我们可以归纳出零售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可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的需求。零售业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零售商品的销售情况去掌握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程度,进而对以后扩大生产,促进销售起到参考的作用。零售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它是我国现代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市场繁荣,生活质量改善,消费方式转型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2)直接连接着消费与生产。零售业相当于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中介机构,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粘合剂,零售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部门的有序运转,零售业既是起点也是终端,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而已,最终目的也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因此,从零售业出发,利用消费拉动内需,挖掘我国消费潜力,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3)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众所周知,国家的GDP增加必须归功于投资,出口和消费,由于国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拉动,因而在GDP的增长中消费的关键作用不容忽视。何况我国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其消费潜力还是相当可观的,照此看来,那我国零售业在拉动GDP增长的方面后劲十足。
2 资本结构理论基础
2.1 资本结构的理论
2.1.1 资本结构的含义
资本结构是指公司各种资金的构成以及之间的比例关系[1],在很大程度上,公司未来获得利润以及偿还债务和融通资金的能力都由它来决定。正常情况下,资本结构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理解成是债权和股权结构;狭义理解成是权益资本与长期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而短期债务资本归入营运资金管理的范畴以上两种观点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对流动负债是否是资本结构的组成部分的理解有差异。广义的资本结构表明了无论是流动负债还是长期负债,有规定限期的资金还是无规定限期的资金,都能够作为公司所需要资金的来源,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使公司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唯一有差别的是它们的期限不同。狭义理解为在一年内流动负债就可以被偿还,所以只能被公司短时期内使用,不能被资本化,因而短期债务就要排除在外。
2.1.2 资本结构的意义
当我们去探究资本结构的选择问题的时候,关键是在于公司资本的属性结构的选择,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分配好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的问题。我们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过程中,较为合理地使用债务筹资的方式,对债务资本的比例进行科学的分配,的确是公司进行筹资管理的关键问题,这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说也是具有较大的意义的[2]。
(1)分配好公司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有利于公司资本成本的降低。我们知道,在正常情况下的股票的股利率要比债务的利息率高些,同时,债务的利息能够在税前利润中被扣除,这样的话,那公司的所得税当然就减少了,进而使得债务的资本成本要比权益的低。所以当我们在较为适度的范围内适当调节债务资本的占比,使之提高,就能够使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率降低。
(2)分配好公司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有利于公司获取财务杠杆的收益。只有在公司的息税前利润增加的时候,每一单位利润所对应的固定利息就会减少,此时的固定利息变化,进而使得公司的税后利润得以扩大。除此之外,通常情况下公司的债务利息是不变的。所以,当我们在较为适度的范围内适当调节债务资本的占比,让公司的财务杠杆充分发挥作用,进而有助于公司的所有者获得财务杠杆所带来的收益。
(3)分配好公司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有利于公司整体价值的提升。一般来说,公司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两者的市价总和等价于公司整体的价值,换句话说,就是按照资本的市价计量反映出来的资本属性结构同公司整体价值存在内在联系。公司的资本结构同公司的整体价值是密不可分的,联系相当紧密,公司的资本结构不仅影响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两者的市场价值,而且对公司的整个资本的市价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分配好公司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有利于公司整体价值的提升。
2.1.3 资本结构理论雏形
1952年David·Durand发表了一份报告,按照他的分类标准来分,就可以把资本结构分成论三类,具体类型如下:
(1)净收益理论。此理论持有的观点是负债比重越大对降低平均资本成本是有利的,高的负债比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增加公司价值的,也可以理解为当公司的债权占比增加,净收益自然而然也在增加,公司价值当然就随之提高了。我们知道,公司获取资本的途径很多,而且债权和债务资本成本率是相对固定的,难以受到财务杠杆的影响,因此得出公司负债越多越好。
(2)营业收益理论。此理论所持观点是平均资本成本是定值,不受财务杠杆的影响。如果这样来思考的话,就是虽然债权的资本成本率为定值,但是股权资本成本率是变量,这样的话,随着债权资本的不断增加,所承担的经济方面的风险也就越大,从而使得股权资本成本率不断升高。计算之后我们发现公司综合成本率为常数,也就是说,公司整体价值不变。因此,公司的整体价值不受资本结构影响,是由经营收益决定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97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