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创新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研究背景 1
2.研究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
1.国外研究现状 1
2.国内研究现状 2
(三)研究目标及可行性论述 3
1.研究目标 3
2.可行性论述 3
二、 正文 3
(一)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3
1.形成阶段 3
2.发展阶段 4
3.现状分析 4
(二)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创新内容的分析 4
1.目标创新 4
2.内容创新 5
3.步骤创新 5
4.分配原则创新 5
(三)关于人力资源会计实务创新内容的分析 6
1.确认的创新 6
2.计量的创新 6
3.报告的创新 7
三、结论与建议 7
(一)结论 7
(二)建议 7
1.建立完备的人力资源会计制度 7
2.改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 7
3.创立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专业化教育活动 8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人力资源会计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被人们所最先阐述,是指以人力资源使用成本作为主要的核算内容,期中含有人员任用成本、人员安顿成本、人员离职成本等,形成了美国的人力资源会计学。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也随之传播到我国,进而形成了具备我国特征的人力资源会计,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相对明显的成长。伴随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会计应用产生了与之前不同的需求,相应的针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也一天天提上桌面。人力资源会计是一支十分新颖的学科,作为用来辨别和计算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举措,这个举措是主要把单位人力资源一直变动的状况交付给单位内和单位外所感兴趣的人们进行参考与决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国,进而形成了具备我国特征的人力资源会计,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相对明显的成长。伴随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会计应用产生了与之前不同的需求,相应的针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也一天天提上桌面。人力资源会计是一支十分新颖的学科,作为用来辨别和计算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举措,这个举措是主要把单位人力资源一直变动的状况交付给单位内和单位外所感兴趣的人们进行参考与决策。
2.研究意义
一个公司拥有较多的资源,例如物质资源等,而人力资源相对于前者来说,对企业的成长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对于人力资源的研究也历经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方面的发展阶段,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研究一般学科发展和创新需要有关理论的支撑,因此针对人力资源会计探究与之相关的因素,我们也需要一些阐述其相关理念的理论支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理论在其他国家的探究比我国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探究早很多,其他国家开展的探究和在实际中所进行操作的范围也比我们国家更为广泛。外国学者主要从事一些关于人力资本的认定,计量和披露等多个在方向的研究。
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baron chultz)(1963)发表了《人力资本:经济学家的想法》,《人力资本应用》,《制度增加经济价值》等,在这些文章中作者觉得对经济的探究应该包含之前的和人力价值有关的一些内容,包括重视和改进针对人力资源的利用,而且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人的价值的投资回报率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回报率。赫曼森(Roger HH ermanson)(1964年)发表了《人力资产会计》这篇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章。此文章中人力资源作为单位的资源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他把人力资源视为企业的一种资产,相对于另外的单位的资源而言,是很有效率的。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要使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充分,更好地满足相关利益群体的需求,那么对于人力资源的描述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点内容。拉尔夫列夫和阿瓦施瓦茨(1971年)刊登在财务审查记录中使用了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并解释了人力资源会计,进而细致介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其他概念,证明了人力资本的回报率超过实物资产的回报率。在20世纪70年代,人力资源资产再次作为企业资产在会计学界被广泛讨论,人们认为人力资源在企业的众多资源里面是最有效的资源之一。进而人们再次对人力资源会计做了探究,另外具体叙说了人力资源会计有关的内容。
人力资源会计相对于国内在国际上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发展并不是平坦的。在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去尝试进行这个新学科的研究,同时继续研究人力资源会计在实际中的应用。转眼间半个世纪过去了,人力资源会计在实际中的应用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果。另外,这也为补充和发展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经验。
2.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学者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相关概念开展了理论层次的探究和实际运行层面的探究,但事实是在运用中我们还较为落后。由于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和现代化管理在我国形成不是很早,文化、教育、法制、交易等方面不够完备,缺乏人力资源会计在单位中实际运用的案例,同时中国人力资源会计实际操作探究的方法没有贴近我国的经济环境。这些内容,使得之前被人们所信任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在实际的具体操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上个世纪80年代,陈仁东把弗朗霍尔茨的《人力资源会计》此巨著译成了国文,这也使他成为在我国财务体系中纳入人力资源会计相关内容的佼佼者。后来,在1998年6月到7月间,我国会计协会在首都开展了第一期“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探究会。这个会议的代表主要从深圳华科集团有限公司的会议中选出。这个探究会成为在这方面试点工作中一个案例,带动了人力资源会计在实际中的探究与应用,另外这个活动也激发了我国的众多学者从其他视角和层次研究人力资源会计。例如,徐军以人力资源价值应用与实际管理操作的视角作为起始点,建立了人力资源会计、劳动者权益会计等方面的探究新模式。郑华峰也表示,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和计量问题。对人力资源作用,经济作用和科学作用三个层次并同人力资源会计在实际操作中运行的情况,他提出了要加强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运行模式。刘莉莉,王传文在《人力价值合作》中指出:对于单位价值权分配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89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