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会计做假账问题的探讨及治理方法
摘要: 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人员在会计行业中的舞弊行为越来越严重,会计舞弊的方法也令人极为震惊。这无论是对个人、集体、还是社会,甚至是国家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和极大地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负面现象引起特别关注。所以找出会计做假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显得格外重要。本篇论文阐述了当今社会会计行业中引起做假账这种行为的五点原因,并针对这五个方面的负面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本文还例举了一个会计做假账的典型案例,揭露了做假账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警示会计人员不要做假账,不要以身试法,以免后悔莫及。
目录
一、引言 6
二、会计做假账的基础理论和观念 6
三、会计做假账的典型案例 6
四、会计做假账的原因 7
(一)会计人员法律观念淡薄 7
(二)会计人员受到上级领导的强迫 7
(三)会计规章制度不完善 8
(四)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大 8
(五)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 8
五、针对会计做假账问题的治理方法 8
(一)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8
(二)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8
(三)完善规章制度 提高全体成员的素质 9
(四)加强对作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9
(五)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9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0
一、引言
会计行业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行业,因为每一个企业都离不开会计的运作。随着一个个企业的创立,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变得日益增多。但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很多会计人员的会计作假手段层出不穷,为了逃避税费、扩张收益,报告中收入少、支出多、私设“小金库”等诸多欺诈行为层出不穷。这不仅降低了个人的职业道德、影响了集体的利益、损坏了公司的社会形象,甚至大量削弱了国家的经济财产。因此我们需要分析这些负面行为所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文从会计人员法律观念淡薄、会计人员受到上级领导的强迫、会计规章制度不完善、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大、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这五个方面阐述了会计行业做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账的原因,同时对这五点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提高全体成员的素质、加强对作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会计监督体系这五个方面的解决措施。
二、会计做假账的基础理论和观念
会计造假是会计人员不依法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通过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编制虚假的会计报表以此达到预期所需违法利益的一种行为。这种违法行为会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由于这些虚假的会计信息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和运行造成不良的影响。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仅会破坏正常的经济运作、使国家的税收不断流失,还会损坏会计行业的职业形象。现今社会,会计做假账的行为已经成为了人们所熟知的一个问题。金钱的诱惑、利益的吸引、一夜暴富的幻想、地位的提升往往会把人带向犯罪的道路。为了源源不断的满足自己的欲望,扩张自己额外的收益,让自己有成就感,加上法律观念的淡薄、上级领导的驱动、制度的不完善、惩处的不严厉和监督体系的不健全,会计行业中恶意作假、互相勾结、监守自盗的现象也就随之产生。
三、会计做假账的典型案例
成都红光实业股份公司原名为红光电子管厂,这是一个经营彩色显像管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它于1958年创立,于1997上市。成都红光实业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个大型且综合性很强的电子束器件基地,同时我国的第一根彩色显像管也在此公司诞生。
下图为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总情况。(单位:亿元)
科目 年份
1994
1995
1996
主营业务收入
8.3771
9.5676
4.2492
利润总额
0.9042
1.1685
0.6331
净利润
0.6076
0.7860
0.5428
红光实业上市于1997年,这一年度的会计报表中揭露出该公司亏损额为1.98亿元,每股的收益是负的0.86元。当年上市,当年亏损。开辟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先例。因此,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红光实业上市的背后存在多项造假行为:编制虚假利润报表以取得上市资格、虚报亏损金额欺骗投资者、隐瞒一些重要事项、没有对重大事件进行真实披露、挪用公司募集的资金等。
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出红光实业1996年净利润为0.5428亿元。通过证实,该股份有限公司不仅虚拟了产品的实际销售收入还虚增了产品的实际库存数量,使得公司利润上升为1.57亿元,但当年该公司实际却亏损了1.03亿元。在1997年公司上市后,公司实际亏损额为0.65亿元,当年编制报表时却虚报0.1674亿元的净盈利,虚构0.8174亿元的利润。在公布这一年度的年度报告中,把实际的亏损金额2.2952亿元表露为1.98亿元的亏损金额,少报了0.3152亿元的亏损金额。红光实业的财务报表中存在着如此有严重错误、歪曲事实的报告,但注册会计师却出具了不合理的审计报告,这给投资者提供了虚假的会计信息,误导投资者作出合理的决策,因此造成了重大损失,致使公司破产。这是由于注册会计师没有实施内部控制测试,也没有对重大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并对该公司的重要存货进行盘点。业内人士都知道,在审计执行时,确认该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权益的真实性、完整性是他们的基本任务。因此他们需要关注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对资产进行盘点、核实,对债权债务进行发函询证,这是审计一个公司会计报表是否真实的直接有效的方法。如果注册会计师认真、负责的实行这一方法并揭露其虚假项目,就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造假行为。
四、会计做假账的原因
既然发现了企业中做假账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通过我的研究以及参考的一些文献资料,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原因:
(一)会计人员法律观念淡薄
有些会计人员缺乏上进心,责任心不强,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对会计法律法规的没有清晰地认识,仍然停留在以前的思想中,不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因此无法意识到违法的严重性以及需要承担的后果。还有些会计人员在利益的诱惑下,放弃自己的职业操守,对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都置之不理,把会计职业道德抛之脑后,其最终的结果就是以身试法。
(二)会计人员受到上级领导的强迫
上级管理人员对其下属人员具有管理和领导的权利,在这种关系层中,会计人员属于被动方。上级领导为了完成自身的任务,达到特定的利益便向下级会计人员施加压力,甚至违规作假。上级领导对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甚至是这份工作都有直接决定权。这时,会计人员为了能保留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身利益和自身职业道德中徘徊,无奈之下,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这种压力下变得不堪一击,因此,伪造、变造的会计信息就随之出现。
目录
一、引言 6
二、会计做假账的基础理论和观念 6
三、会计做假账的典型案例 6
四、会计做假账的原因 7
(一)会计人员法律观念淡薄 7
(二)会计人员受到上级领导的强迫 7
(三)会计规章制度不完善 8
(四)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大 8
(五)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 8
五、针对会计做假账问题的治理方法 8
(一)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8
(二)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8
(三)完善规章制度 提高全体成员的素质 9
(四)加强对作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9
(五)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9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0
一、引言
会计行业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行业,因为每一个企业都离不开会计的运作。随着一个个企业的创立,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变得日益增多。但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很多会计人员的会计作假手段层出不穷,为了逃避税费、扩张收益,报告中收入少、支出多、私设“小金库”等诸多欺诈行为层出不穷。这不仅降低了个人的职业道德、影响了集体的利益、损坏了公司的社会形象,甚至大量削弱了国家的经济财产。因此我们需要分析这些负面行为所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文从会计人员法律观念淡薄、会计人员受到上级领导的强迫、会计规章制度不完善、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大、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这五个方面阐述了会计行业做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账的原因,同时对这五点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提高全体成员的素质、加强对作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会计监督体系这五个方面的解决措施。
二、会计做假账的基础理论和观念
会计造假是会计人员不依法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通过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编制虚假的会计报表以此达到预期所需违法利益的一种行为。这种违法行为会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由于这些虚假的会计信息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和运行造成不良的影响。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仅会破坏正常的经济运作、使国家的税收不断流失,还会损坏会计行业的职业形象。现今社会,会计做假账的行为已经成为了人们所熟知的一个问题。金钱的诱惑、利益的吸引、一夜暴富的幻想、地位的提升往往会把人带向犯罪的道路。为了源源不断的满足自己的欲望,扩张自己额外的收益,让自己有成就感,加上法律观念的淡薄、上级领导的驱动、制度的不完善、惩处的不严厉和监督体系的不健全,会计行业中恶意作假、互相勾结、监守自盗的现象也就随之产生。
三、会计做假账的典型案例
成都红光实业股份公司原名为红光电子管厂,这是一个经营彩色显像管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它于1958年创立,于1997上市。成都红光实业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个大型且综合性很强的电子束器件基地,同时我国的第一根彩色显像管也在此公司诞生。
下图为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总情况。(单位:亿元)
科目 年份
1994
1995
1996
主营业务收入
8.3771
9.5676
4.2492
利润总额
0.9042
1.1685
0.6331
净利润
0.6076
0.7860
0.5428
红光实业上市于1997年,这一年度的会计报表中揭露出该公司亏损额为1.98亿元,每股的收益是负的0.86元。当年上市,当年亏损。开辟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先例。因此,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红光实业上市的背后存在多项造假行为:编制虚假利润报表以取得上市资格、虚报亏损金额欺骗投资者、隐瞒一些重要事项、没有对重大事件进行真实披露、挪用公司募集的资金等。
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出红光实业1996年净利润为0.5428亿元。通过证实,该股份有限公司不仅虚拟了产品的实际销售收入还虚增了产品的实际库存数量,使得公司利润上升为1.57亿元,但当年该公司实际却亏损了1.03亿元。在1997年公司上市后,公司实际亏损额为0.65亿元,当年编制报表时却虚报0.1674亿元的净盈利,虚构0.8174亿元的利润。在公布这一年度的年度报告中,把实际的亏损金额2.2952亿元表露为1.98亿元的亏损金额,少报了0.3152亿元的亏损金额。红光实业的财务报表中存在着如此有严重错误、歪曲事实的报告,但注册会计师却出具了不合理的审计报告,这给投资者提供了虚假的会计信息,误导投资者作出合理的决策,因此造成了重大损失,致使公司破产。这是由于注册会计师没有实施内部控制测试,也没有对重大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并对该公司的重要存货进行盘点。业内人士都知道,在审计执行时,确认该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权益的真实性、完整性是他们的基本任务。因此他们需要关注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对资产进行盘点、核实,对债权债务进行发函询证,这是审计一个公司会计报表是否真实的直接有效的方法。如果注册会计师认真、负责的实行这一方法并揭露其虚假项目,就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造假行为。
四、会计做假账的原因
既然发现了企业中做假账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通过我的研究以及参考的一些文献资料,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原因:
(一)会计人员法律观念淡薄
有些会计人员缺乏上进心,责任心不强,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对会计法律法规的没有清晰地认识,仍然停留在以前的思想中,不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因此无法意识到违法的严重性以及需要承担的后果。还有些会计人员在利益的诱惑下,放弃自己的职业操守,对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都置之不理,把会计职业道德抛之脑后,其最终的结果就是以身试法。
(二)会计人员受到上级领导的强迫
上级管理人员对其下属人员具有管理和领导的权利,在这种关系层中,会计人员属于被动方。上级领导为了完成自身的任务,达到特定的利益便向下级会计人员施加压力,甚至违规作假。上级领导对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甚至是这份工作都有直接决定权。这时,会计人员为了能保留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身利益和自身职业道德中徘徊,无奈之下,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这种压力下变得不堪一击,因此,伪造、变造的会计信息就随之出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