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主产区土地经营规模对成本利润率影响研究辽宁调研数据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土地越来越呈现为规模经营的趋势。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将会带来成本利润率的变化,土地经营成本利润率对农业经营收入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的关系对农业政策制定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省农户实地调研获取的一手数据,在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上,考虑家庭禀赋,运用相关性分析、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研究假设。得出如下结论大规模经营因为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优势,在较低的土地产出率下,仍然具有较高的成本利润率。而小规模经营虽然土地产出率高,但生产成本非常高,且成本利润率低关键字土地规模; 成本利润率 ;单位面积产出; 土地产出率The influence of the scale of land management in the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Liaoning Province Student majoring in land management Jiang Yuying Tutor Shi XiaoPing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and the transfer of labor force, the lan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large-scale management. To expand the scale of land management will bring about changes in cost profit rate, profit rate of cost of land managemen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al income, s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of land size and cost margins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agricultu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al policy. In this study, through access to farmers in Liaoning Province Survey first-hand data, based on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hypothesis on the sample, considering the family endowment, research hypothesis verification method using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because of the low production cost advantage, the large scale operation still has a high cost profit rate under the low land output rate.Although small-scale land production rate is high, but the production cost is very high, and the cost profit margin is low.Keyword: land scale;profit rate of cost;cost every unit ;land output rate当前中国出现粮食高产量、高价格、高库存“三高”并存的局面,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后仍然需要大量进口。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是2015年粮食生产高位护盘的主要原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指出,粮食生产成本“地板”和粮价“天花板”挤压了农民的种粮利润空间。事实上,农民增产但并没有增收。当今之计,惟有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生产率,才能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竞争力、增加农民种粮收益,鼓励农民种粮。因此,研究的焦点从粮食增产转向了粮食增收。而全面的成本利润率是影响农民收入的直接因素,提高成本利润率可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另外,大规模粗放经营与小农精耕细作两种政策导向一直争论不下。大规模生产偏向的是提高农民收入,小规模精耕细作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的关系研究对土地流转,种粮补贴,粮食定价等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的研究,可以试图寻找平衡两种政策的方法,例如制定合理种粮补贴政策化解这两种政策导向之间的矛盾。另外,在计算土地收益的问题上,分别有学者采用成本利润率与规模报酬两种研究思路。对规模报酬,很多学者,如张新光(2008)在农业经济学的研究中提到,土地生产中单纯的研究规模经济不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农户不可能实现按比例投入生产资料。因此,本研究中的对全面成本利润率的核算对更具有现实意义。土地成本利润率与土地经营规模的关系是由土地产出率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变化共同决定的。本文通过分析土地产出率单位面积生产成本的变化来分析成本利润率变化原因。 (一)国内研究 1土地规模与生产成本关系研究 很多学者在土地规模与生产成本关系上进行了研究。连雪君(2014)通过对乌村的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细碎化土地产权增加了集体协商成本和监督管理成本,以及农户的信息成本。除了土地产权细碎化的角度,还有一些学者,如余格等(2003)通过对比中美小麦的成本分析得出结论,小规模经营不利于机械化的使用,并增大了生产成本。王建军等( 2012) 的研究也提出了相同观点,他认为小规模经营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往往投入较多劳动力成本增加了生产成本。孙自铎(2002)也认为大规模经营有利于科技推广,从而使成本下降。除此之外,胡瑞法(2006)在湖北省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规模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由于土地分散导致多余的工作而使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在计算生产成本的过程中,对于劳动力成本很多学者存在争议,大部分学者在核算土地经营成本的过程中加入了家庭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如李谷成(2009)以农村平均的雇工工资作为家庭劳动力机会成本。其他学者如花晓波(2014)也考虑了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但李谷成(2014)又否定了之前的计算方法,他认为因为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机会成本可能低于雇工工资。还有其他学者如陈欣欣(2008),孙自铎(2002),Lamb R L(2003)等也提出过雇工工资不等于机会成本。陈瑜琦(2008)从个体务农机会成本估算家庭劳动力平均务农机会成本,方法一这种定程度上合理,而当一些农民兼业程度较高,使用这种方法也不合理。花晓波(2014)采用了以下公式计算劳动力机会成本。家庭劳动力机会成本=稳定工资性收入+短暂工资性收入+家庭非农经营收入2土地规模与土地产出率关系研究 本研究综述选取的是以物质量为标准的土地产出率的相关研究。代表性观点有,李谷成等(2010) 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如浙江、湖北及省级农村固定观察点等) 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并构建生产函数、一元线性双向的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土地生产率与耕地规模是负相关关系。高张颖(2006)梦滔、卫信(2003)对不同规模土地直接对比了土地生产率,也得出了负相关系的结论。也有以下学者研究中驳斥了这种负向关系。比如,罗必良(2000)、林善浪(2003)指出小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宋伟等(2007) 也在在江苏省常熟地区进行农户经营实地调研,并利用偏相关分析和生产函数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耕地经营规模对单产有正影响。并指出土地单产的提高是由于规模扩大,农民应用机械技术的积极性增高。梅建明( 2002) 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小规模经营会导致农作物产量低下。但是他强调土地规模与土地生产率并不是一定存在正向关系,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土地规模与土地生产率存在“U”型关系,比如辛良杰(2009)在吉林实证研究及基础上提出了土地生产率与农户经营规模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中等规模的土地生产率高于小规模和较大规模的土地,并分析可能原因,他认为小农户的土地规模相对于劳动力要素过小,适度增大土地规模有利于土地与劳动力的要素配置而使土地产出率提高,但是过度扩大,超出一定范围,由于劳动力不足土地生产率降低。3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关系研究综述 国内已有研究中对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的研究很少。可信度较高的研究有李谷成(2009)在湖北省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两种成本利润率指标(计算劳动力机会成本的和不计算劳动力机会成本的),分别建立模型进行OLS分析,得出在考虑劳动力机会成本的情况下,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线性无关,且存在大量成本利润率指标为负,学者提出了成本利润率指标为负的现象反映了小农中“自我剥削”现象。而在不考虑劳动力机会成本的情况下,绝大部分成本利润率指标为正,且成本利润率与土地规模呈线性相关,系数小但显著。这说明在考虑劳动力成本情况下,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呈正向关系,但土地规模对成本利润率的影响不大。另外,夏永祥(2006)研究中选取的样本土地规模大小范围更广,有很多小规模经营的样本。并得出随着土地规模扩大成本利润率成倒“U”型变化的结论。还有部分学者如陈欣欣(2000)、陈绍梅(2004)土地规模忽略了劳动力机会成本认为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呈U型关系。 (二)国外研究 1土地规模与生产成本关系研究 Heltberg(1998)在巴基斯坦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土地规模扩大会使生产成本升高,原因是管理费用增加。Chayanov(1962)提出大规模土地机械化水平高,单位面积生产成本比小农户低。Nico(2008)认为土地规模对总生产成本经影响不大。 2土地规模与土地生产率关系研究 本研究中选取的文献是以物质量为标准的土地生产率。Chayanov (2008)在考察俄罗斯的农业生产中发现土地规模而扩大会导致土地生产率的降低。随后,Sen(1962) Bardhan(1973) 等在印度的实证研究中也得到相同结论。Carter(1984)研究了印度哈里亚纳邦4年内年400户农户的农业生产数据,并运用线性回归进行处理线性,得到土地规模扩大会使土地生产率大幅度降低的结论。Carter and Wiebe(1990) 对肯尼亚农业经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土地规模与生产率呈U型关系。 3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关系研究 国外研究中中具有代表性的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关系研究较少。Nico(2008)认为土地规模对总生产成本经影响不大,但是对单位产出的成本影响较大,如果地块分散农户会投入较多劳动力而不是用机械设备。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采用了边际规模报酬来代替成本利润率进行研究。边际规模大于1,种粮收益随规模扩大而增加,边际规模报酬小于1,农民种粮收益随规模扩大而减少。成本利润率与规模报酬的区别在于,规模报酬计量的是各种要素按一定比例投入。(三)简要的文献评述在国外已有研究中,讨论生产规模与成本利润率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很少,大多数研究是关于土地规模报酬的研究。而近年来,很多中国学者提出,在土地问题的研究上规模报酬这一指标并不具有有现实意义,起码在中国不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农户的要素投入不可能按比例进行,因此规模报酬理论也不存在。一些中国学者分析了土地成本利润率与土地规模的关系。在不考虑劳动力成本的条件下,学者的观点分为两类,一类学者认为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存在正向关系,另外一类学者认为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呈U型关系。在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与土地规模存在正向关系的研究中所选取的样本均是较大规模的土地,因此,可以猜测这种结论是因为样本的局限性导致的。而在考虑劳动力机会成本的研究中,很多小规模经营成本利润率为负,学者提出了家庭劳动力“自我剥削”的理论。另外已有的研究中对劳动力的机会成本的计算存在很大争议,劳动力机会成本难以估计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二是农村劳动力收入多样化。在控制成本利润率变化的两个指标,物质量下的土地生产率,生产成本与土地规模关系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对土地规模与这两者的关系争议比较大。分别有学者提出正向关系,负相关系,U型关系的结论。其解释的原因集中在劳动力不足或机械使用不足会导致土地生产率下降。对于土地规模与土地生产成本投入变化的研究中,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土地规模扩大会使投入增加的学者解释原因是,大规模农户经营积极性高投入了更多的机械使用或者劳动力。认为两者呈负向关系的学者对原因的解释是大规模经营时,机械化投入代替劳动力投入使生产成本减少。已有研究中只有部分学者在在研究土地规模与土地成本利润率、土地产出率、土地单位面积生产成本时考虑了家庭禀赋因素,并证明家庭禀赋因素对研究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而大部分学者在研究中没有考虑到家庭禀赋因素。在考虑了家庭禀赋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家庭禀赋因素中对成本利润率影响较大的有技术培训、土地细碎化程度、市场化程度。 二理论分析 (一)理论框架 在农业经营中,土地规模扩大会引起投入产出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指的土地规模区别于经营规模,本文所指的土地规模单指土地面积(同一产权下经营同一作物的面积),不包括其他人力资本、机械资本。另外本文关注的是经济效益,因此所指的土地产出,是价值量而不是物质量,即农作物的价值而非价格。在已有研究中存在两种成本利润率指标,包含劳动力机会成本的成本利润率指标与不包含劳动力机会成本的成本利润率指标。在已有的研究中,对不包含劳动力机会成本的成本利润率指标与土地规模的关系基本达成一致,认为两者无关。且不含劳动力机会成本的成本利润率指标没有意义,因此本研究只针对包含劳动力机会成本的全面成本利润率。 在土地投入方面,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扩大土地规模通常伴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水稻种植上。在大规模的水稻经营中,播种,施肥,打农药,机耕,收割,均可以采用以农机代替人力的方式来减少投入。因此,当土地规模扩大到一定规模,机械化代替较多的劳动力时,单位生产成本会低于小规模经营,但中等规模的土地和大规模的土地单位生产成本不存在明显差别,因为机械化程度基本一致。但土地经营面积扩大也可能导致其他附加费用如管理费用的增加。同时,扩大土地规模对单位面积产出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与传统的小农精耕细作相比,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可能由于机械不能完全代替人而使单位面积产出下降。但另一方面,大规模经营的农户,往往会有较高的提高技术水平的积极性,而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可能会因为更多技术的投入而增加。成本利润率是单位土地净收益与单位土地投入的比,土地成本利润率与土地规模的关系复杂,可能增加,可能减小,可能呈曲线变化,也可能无关。土地规模变化导致的土地产出率,土地单位面积投入,土地经营成本利润率的变化的方向是由何种影响因素(如机械使用增加或管理费用增加)起到较大作用决定的。另外,土地经营成本利润率也会受到土地经营者的技术,土地的细碎化程度,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研究时需要排除家庭禀赋因素的影响。此外,以上原因分析是基于理性小农假设的基础上,而事实上,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小农并非完全理性的。因此小农的心理也会影响经营方式进而影响成本利润率。(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实证研究中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1对已有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实证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根据描述性统计提出假设。 2利用OLS回归分析,基于考虑家庭禀赋因素对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的关系、土地产出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分段相关分析对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关系进行研究。 3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三研究区状况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状况 本研究对2014年辽宁省的农户经营状况进行实地数据搜集。辽宁省地处平原地区,是水稻大规模经营的大省。本研究对辽宁省两县(市)(东港和苏家屯区),三镇(八一镇,白清镇等),23村(三家子村,绍林子村等)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辽宁省地处平原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大省,对辽宁省粮食经营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关系研究具有代表性地区。另外,本研究选取了辽宁省东港市与苏家屯区作为研究地点,主要基于两点原因1东港市与苏家屯区是辽宁省粮食产出数量最大的区域;2东港市与苏家屯区是辽宁省土地流转最普遍的区域。3东港市与苏家屯区劳动市场完善,非农就业机会多,因此有大量土地流转。此外,本研究中的23村为平原村,经济发达程度为10个经济发达村,8个经济发展中等村,5个经济发展落后村。因此本研究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平原地区粮食经营上具有代表性。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研究所需要的数据进行收集。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保证了数据的合理性。在问卷调查前对调查者进行培训,保证问卷调查者对问题深入理解。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调查者对被调查者进行口头询问并对问题进行解释,将被调查者口述信息记录,这种方式可以保证被调查者充分理解问卷中问题和记录的准确性。这两点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问卷中收集到的信息包括土地投入产出信息与农户家庭禀赋信息。其中包括农户经营同一作物总面积,土地块数,土地单产,水稻价格,种子费用,劳动力数量(包括自家劳动力数量和雇工数量),每工价格,农机费用,灌溉费用,化肥费用,技术培训情况,农户技术培训情况,农户自家消费与出售量。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假说提出 剔除其中不符合逻辑的数据,信息缺失的数据,以及异常值的数据,得到有效样本630个。样本43%样本土地规模在0-20亩,25%的样本土地规模在20-50亩之间,最大的土地规模面积达到246亩。将样本土地规模0-50亩的按照以10亩为间隔进行分组,样本土地规模大于50亩的以50亩为间隔进行分组。计算组内平均成本利润率、土地产出率、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将统计结果如表1。 表1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土地面积样本数量平均成本利润率平均土地产出率平均单位土地生产成本1-10亩2710.6319761196.5410-20亩1600.871747829.4520-30490.931837903.0230-40360.971665719.240-50271.031678664.4450-100161.231489654100-15081.201485701.37150-20031.681375708.25200-25032.371340637.23 通过观察表1中各组内平均土地成本利润率、土地产出率、单位面积生产成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土地规模可能与土地产出率可能存在负向关系。假设2.土地规模与土地生产成本可能存在负向关系假设3.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可能存在正向关系。假设4.大规模土地成本利润率高是由土地单位面积生产成本低导致的。 (二)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基于研究目建立两个成本利润率指标R=(S*P*Q-Z-L*X-T-C-W)/(L*X+T+C+W+Z) 。建立土地产出率指标M=P*Q。建立土地单位面积生产成本指标 N=L*X+T+C+W+Z/S 。其中S为农户经营同一作物总面积,,单位为亩,P为粮食价格,单位为元/斤,Q为粮食产量,单位为斤/亩,L为总的劳动力数量(包括自家劳动力和雇佣劳动力),单位为工,X为雇工价格,单位为元/工,Z、T、C、W分别为种子费用、机械费用、农药费用、灌溉费用,单位均均为元。 建立家庭禀赋指标。建立土地细碎化程度Fr=S/N,N为土地块数。农户接受技术培训指标记做Ed,接受受过技术培训Ed=1,反之,Ed=0。建立市场化程度指标记做BU,BU=Q1/Q*S,Q1为售出量,单位为斤。根据已有研究,土地规模与土地产出率、成本利润率应使用式(1)、(2)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本文考虑了家庭禀赋对土地成本利润率、土地产出率影响,使用式(3)、(4)进行最小二乘回归。 R=C+β*ln(S)+ξ (1) M=C+β*ln(S)+ξ (2) R=C+β*ln(S)+ξ+ (3) R=C+β*ln(S)+ξ+ (4) S为土地经营面积,R为成本利润率ξ为随机扰动项,为引入的家庭禀赋变量,若β小于0,存在负相关系,β大于零存在正向关系。 利用eviews对样本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 表2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土地产出率实证关系MRLn(S)-189.4530.14519.260.026FR-11.264-0.045.0590.009BU106.372-0.000335.1760.048Adjust-R2 F0.452 4.780.48 5.67 注上方数值为通过1%水平下检验的t值,下方数字为标准误差,F为通过1%检验的F值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土地规模与土地产出率负相关,显著性强。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正相关,显著性强。 对土地生产成本与土地规模进行相关性分析。由于样本分布不均,大量样本集中在0-20亩,因此如果对样本整体进行相关性分析。20-200亩,尤其是50-200亩样本土地规模与生产成本的关系很难发现。本研究采取的方法是将样本土地规模按照样本分布情况分为三段0-20亩、20-50亩、50亩以上。分别对这三段的土地规模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进行相关分析。得到表3。 表3土地规模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实证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spearman显著性S-N(0-20)-0.080.003S-N(20-50)-0.0350.0017S-N(50-250)-0.0230.007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土地规模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负相关,显著性强,相关性弱。在实证研究中发现,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正相关,验证了假说3。土地规模与土地产出率存在负向关系证明了假说1。同时,从实证研究的采取的方程式和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土地规模对土地产出率和成本利润率的影响随着土地规模的扩大逐渐减小,补充了假说1和假说3。实证研究中,土地规模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负相关,验证了假说2。综上,可以看出随着土地规模的扩大,土地成本利润率的增加是由土地单位面积生产成本降低导致的,尽管土地经营规模增加土地产出率会降低,但土地产出率降低对土地成本利润率的影响没有土地生产成本降低对土地成本利润率的影响大。 五结果分析及政策建议(一)结果分析 本研究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与调查数据的描述分析提出了假设,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有假设并补充了部分假设。实证研究中考虑了家庭禀赋对土地产出率、成本利润率的影响,因此研究结果更加具有可靠性。在土地规模与生产成本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土地规模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显著负相关,可以排除研究结果受家庭禀赋及其他因素影响较大的可能。另外,本研究样本土地面积0-246亩,考虑中国家庭农场中较大规模的不超过300亩,本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实证研究中土地成本利润率与土地规模正相关,这和大部分学者研究中提出的的大农户比小农户成本利润率高一致。对小农户成本利润率低的原因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与土地产出率来分析。从实证研究中不难发现,小农户成本利润率低主要是因为生产成本过高。根据已有研究以及实证研究中分析,原因可能是一些学者所提出的“自我剥削理论”,即小农户在投资上不是理性的,过多的投入自身的劳动。实证研究在对成本利润率进行计算时发现存在大量小农户成本利润率为负,大量的小农户经营成本利润率为负也可以说明“自我剥削”现象可能存在。另一方面,大规模土地生产成本较低也可能是因为大规模经营的农户往往承包的是相邻的地块,因此种植面积大,更有利于农机的使用,以及大农户在购进农药种子等上具有价格优势。而在土地产出率方面,大规模土地产出率低,可能因为与传统小规模精耕细作相比,大规模粗放经营的方式存在劳动力不足现象,导致没有完全利用土地潜力。(二)政策建议在农业政策指定的研究中,大规模还是小规模更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大规模经营和小规模经营哪个更有优势主要取决于政策的目标。支持农业经营应当小规模的学者主要认为对于粮食增产增收,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小规模的土地更有优势,传统的小规模精耕细作更有利于提高粮食产出率,增加粮食总的产出,解决粮食问题。而大规模经营的提倡者认为土地规模的扩大伴随着机械化生产科学化生产,因此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率会提高,进而提高农业经营的收入。实证研究中也可以发现大规模土地经营具有较高的成本利润率,主要是由于大规模经营农业生产成本低。因此与被调研地区类似的,非农就业市场完善,非农就业机会多的地区可以考虑鼓励大规模经营以提高农业经营收入,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同时,实证研究中也发现了土地规模扩大对成本利润率的影响会随着土地规模扩大而减少,当土地达到50亩,甚至100亩,大规模经营对成本利润率的提高作用已经不明显,因此,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类似西方国家的千亩经营的家庭农场在我国也没有意义。大规模经营同时也伴随着土地产出率的降低,在实证研究中发现,小规模的精耕细作确实比大规模经营具有明显的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因此,在制定农业政策时要保证粮食产出率,在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土地流转。 致谢参考文献[1] Ghose. A K . Farm size and land productivity in Indian agriculture : a reappraisal[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7,16(01)27 - 49[2]Schultz,Theodare W. The value of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Diseauilibria [J] . Journal of Economic , 1975, 13(02)827 - 846[3]Nico.H.E. Do fragmented landholdings have higher production costs ? Evidence from farmers in Northeastern Jiangxi province[J] .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8 , 19347 - 358. [4]Barrett,C.B. “On Price Risk and the Inverse Farm Size-Productivity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51(02)193 - 215[5]Lamb R L. Inverse Productivity:Land Quality,Labor Market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3,71(01)71 - 95[6]Townsend R F,Kirsten J F,Vink N. Farm Size,Productivity and Returns to Scale in Agriculture Revisited: A Case Study of Wine Producers in South Africa[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 1998,19(1) : 175 - 180[7]李谷成. 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财经研究,2009,35(08)115 - 128[8]陈欣欣,史清华,蒋伟峰. 不同经营规模农地效益的比较及其演变趋势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00(12)6 - 9[9]李谷成. 中国农业的绿色生产率革命1978—2008年[J].经济学,2014,13(02)550 - 555[10]孙自铎. 农民增收措施的五大误区[J]. 经济学家,2002(02)69 - 72[11]张新光. 关于小农经济的理论争论和现实发展[J]. 农业经济问题, 2008(4)95 - 112[12]夏永祥. 农民工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评《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 2009(2)94 - 96[13]梅建明.再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兼评当前流行的“土地规模经营危害论. 中国农村经济[J], 2002(09)31 - 35[14]石晓平,郎海如. 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率研究综述[J].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3(2)76 - 84[15]郑少锋,邵建成.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影响因素[J]. 中国农学通报,2013,19(03)115 - 118[16]花晓波.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对丘陵山区农地弃耕的影响——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J]. 西 南大学报,36(1)112 - 119[17]Carter M,Wiebe K.Access to Capital and its Impact on Agrarian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in Keny[J] .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0,72(5) : 1146 - 1150[18]Carter M R.Identification of the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 Size and Productiv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easa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84(36) : 13-15.[19]Bardhan.p k.Size, Productivityand Returnsto Scale:An Analysis of Data in FarmLevel Indian Agriculture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3 (81): 137-138.[20]辛良杰,李秀彬,朱会义等.农户土地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及其解释的印证—以吉林省为例[J]. 地理研究,2009,28(5):1276-1283[21]Valle Zarate.Farm types for beef production and their economic success in a mountainous province of northern Vietnam. Le Thi Thanh Huyen,Pera Herold [J] . Agricultural Systems . 2010(3):12-18[22]于格,刘爱民. 中美小麦生产成本效益比较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3(03)12 - 18[23]罗必良.农地经营规模的效率决定[J].中国农村观察,2000(5)18 - 24[24]胡瑞法. 冷燕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投入产出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6(3)2 - 8[35]车维汉,杨荣.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全要素技术效率的提高—基于国际比较的实证 分析. 财经研究[J],2010(03): 113-123[26]张新光. 关于小农经济的理论争论与现实发展[J]. 农业经济问题,2008,(04):93 - 98+110.[27]宋伟,陈百明,陈曦炜.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域农户粮食生产函数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 例[J].资源科学,2007,29(6): 206 - 210[28]毛小报,王美清.浙江省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10)31 - 36.[29]高梦滔,张颖.小农户更有效率? —八省农村的经验证据[J].统计研究,2006(8)21 - 26.[30]宋伟,陈百明,陈曦炜.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域农户粮食生产函数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 例[J].资源科学,2007,29(6)206 - 210[31]马彦丽,杨云. 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户种粮意愿、农民收入和生产投入的影响一个基于河北案例 的实证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05(2): 7 - 12[32]贾兴梅. 成本因素与种粮收益的弹性分析[J]. 新疆农垦经济,2012(1):270 - 273[34]Ghose. A K.Farm size and land productivity in Indian agriculture: a reapprais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J],1997,16(01) 27 - 49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研究背景 2
(一)国内研究2
1.土地规模与生产成本关系研究2
2.土地规模与土地产出率关系2
3.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关系研究3
(二)国外研究3
1.土地规模与生产成本关系研究3
2.土地规模与土地产出率关系3
3.土地规模与成本利润率关系研究3
(三)简要的文献评述3
二、理论分析4
(一)理论框架 4
(二)研究方法5
三、研究区状况与数据来源5
(一)研究区状况5
(二)数据来源5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5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假设提出5
(二)实证研究与结果6
五、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7
结果分析7
政策建议8
致谢9
参考文献9
粮食主产区土地经营规模对成本利润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辽宁省调研数据分析
引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49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