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属真菌的鉴定及其拮抗尖孢镰刀菌特性研究
[目的]番茄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制约作物产量,对农业生产有着极大的威胁。因此找到番茄枯萎病病原菌的拮抗菌,研究单菌和组合菌的特性及拮抗效果,筛选出抑病效果较好的菌株或菌群,对防控番茄枯萎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本实验从番茄根际土壤筛选得到三株拮抗菌株C26、B50、B22,通过平板对峙实验鉴定其抗病作用及效果,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测定这三株菌株及其组合菌株的抗病能力,进而筛选出对番茄尖孢镰刀菌拮抗作用较好的菌株。[结果]结果表明平板对峙结果显示,三株拮抗菌对病原菌的生长均有拮抗作用,拮抗能力为B50> B22>C26;而在盆栽试验中,C26和B22、C26和B50两种组合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最好。[结论]分离筛选出C26、B50和B22三株拮抗菌株,三株拮抗菌及其C26与B22和C26与B50两种组合,能够有效降低番茄根际尖孢镰刀菌数量,研究结果能为生物防治番茄枯萎病提供新的思路。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 材料与方法2
1.1 材料 2
1.2 方法 4
1.2.1 菌种筛选4
1.2.2 对峙实验4
1.2.3 番茄植株的消毒和浸种催芽4
1.2.4 番茄植株的培育4
1.2.5 拮抗菌的接种4
1.2.6 病原菌的接种5
1.2.7 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5
1.2.8 稀释涂布平板法5
1.2.9 病原菌数量测定5
2 结果与分析5
2.1 平板对峙实验探测各种拮抗菌的抑菌效果5
2.2 菌株鉴定结果6
2.3 拮抗菌对植物自身的影响7
2.4不同拮抗菌影响下的番茄根际土病原菌数量11
2.5接种病原菌后不同拮抗菌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11
3 讨论 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5
青霉属真菌的鉴定及其拮抗尖孢镰刀菌特性研究
引言
番茄是我国主栽蔬菜之一,味美,营养丰富,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们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番茄栽培范围变广,面积变大,番茄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番茄枯萎病是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防治困难,严重威胁着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番茄枯萎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1],一般都在番茄开花结果期发生[2]。发病初期只有部分叶片会变黄但不会脱落,发病后期,番茄植株叶片大部分都变黄,多数都呈现焦枯状[3]。有研究表示,连茬多年的田块发病率会逐渐增加,减产率甚至高达100 %[45]。番茄枯萎病病原菌为番茄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6]。尖孢镰刀菌会引起植物枯萎、许多重要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收[79],其有着很强的寄主特异性,因寄主植物不同,分化成不同的种类[10]。目前国内外已经对番茄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进行了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对尖孢镰刀菌进行了分类[11],可以确定发病地的优势种群及其发病率,筛选出相应的拮抗菌,检测其在土壤中的生长定殖能力,并且对番茄枯萎病发病症状、生物学特性以及番茄枯萎病病原菌如何侵染和传播都有了掌握[12]。此外对番茄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以及抗性遗传机制都有所研究,也筛选出了一些能够抗病的番茄种类,探究了一些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方法[13]。
由于青霉属的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从土壤和空气中易分离,青霉通常生长在柑桔和其他水果上,在空气中及腐烂的物质上和土壤中都可以找到。青霉营养广泛,生长能力强,易繁殖,能够在土壤和基质中快速生长与定殖。选择青霉作为拮抗菌可以使得青霉快速生长繁殖从而占主导地位,进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本文于番茄根际筛选出3株青霉,并对其拮抗番茄尖孢镰刀菌的效果进行鉴定,探究其生防能力和生防特性,最终筛选出拮抗作用较好的菌株,为番茄枯萎病防控提供新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植物
番茄,品种为“上海合作903”。
1.1.2 菌株
实验所需的拮抗菌为青霉属真菌B50、B22、C26。
单菌处理分别为B50、B22、C26。
组合菌处理分别为B50B22、C26B22、C26B50和B22B50C26。
1.1.3 实验试剂
1.1.3. 1 PDA固体培养基
PDA培养基即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常用来培养微生物,适合其生长繁殖。
详细步骤如下:
(1)称量和熬煮:
称取200 g土豆,切成小块,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用电磁炉加热,注意用玻璃棒进行搅拌,避免土豆煮糊,煮成粘稠状即可,一般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2)过滤:
用四层纱布进行过滤,取滤液,弃滤渣。
(3)加热溶解:
把过滤得到的滤液再加入锅中,加入葡萄糖和琼脂,电磁炉上进行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琼脂完全溶解后,加水补充到1000 ml。
(3)分装:
事先准备好3个500 ml的用去离子水洗净的锥形瓶,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每个量取330 ml倒入锥形瓶中
(4)加棉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锥形瓶上用八层纱布密封好,再用两层报纸用两个皮筋密封即可。
(5)灭菌:
培养基密封完成后放高压蒸汽灭菌锅里进行灭菌。灭菌过程设置为115摄氏度30分钟。
1.1.3. 2 PDA液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不需要添加琼脂,其余与固体培养基相似。
1.1.3. 3 K2培养基
表1 K2培养基配方
Table 1 K2 medium formula
试剂
用量
磷酸氢二钾
1 g
氯化钾
0.5 g
七水合硫酸镁
0.5 g
EDTA钠铁盐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 材料与方法2
1.1 材料 2
1.2 方法 4
1.2.1 菌种筛选4
1.2.2 对峙实验4
1.2.3 番茄植株的消毒和浸种催芽4
1.2.4 番茄植株的培育4
1.2.5 拮抗菌的接种4
1.2.6 病原菌的接种5
1.2.7 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5
1.2.8 稀释涂布平板法5
1.2.9 病原菌数量测定5
2 结果与分析5
2.1 平板对峙实验探测各种拮抗菌的抑菌效果5
2.2 菌株鉴定结果6
2.3 拮抗菌对植物自身的影响7
2.4不同拮抗菌影响下的番茄根际土病原菌数量11
2.5接种病原菌后不同拮抗菌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11
3 讨论 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5
青霉属真菌的鉴定及其拮抗尖孢镰刀菌特性研究
引言
番茄是我国主栽蔬菜之一,味美,营养丰富,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们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番茄栽培范围变广,面积变大,番茄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番茄枯萎病是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防治困难,严重威胁着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番茄枯萎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1],一般都在番茄开花结果期发生[2]。发病初期只有部分叶片会变黄但不会脱落,发病后期,番茄植株叶片大部分都变黄,多数都呈现焦枯状[3]。有研究表示,连茬多年的田块发病率会逐渐增加,减产率甚至高达100 %[45]。番茄枯萎病病原菌为番茄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6]。尖孢镰刀菌会引起植物枯萎、许多重要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收[79],其有着很强的寄主特异性,因寄主植物不同,分化成不同的种类[10]。目前国内外已经对番茄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进行了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对尖孢镰刀菌进行了分类[11],可以确定发病地的优势种群及其发病率,筛选出相应的拮抗菌,检测其在土壤中的生长定殖能力,并且对番茄枯萎病发病症状、生物学特性以及番茄枯萎病病原菌如何侵染和传播都有了掌握[12]。此外对番茄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以及抗性遗传机制都有所研究,也筛选出了一些能够抗病的番茄种类,探究了一些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方法[13]。
由于青霉属的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从土壤和空气中易分离,青霉通常生长在柑桔和其他水果上,在空气中及腐烂的物质上和土壤中都可以找到。青霉营养广泛,生长能力强,易繁殖,能够在土壤和基质中快速生长与定殖。选择青霉作为拮抗菌可以使得青霉快速生长繁殖从而占主导地位,进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本文于番茄根际筛选出3株青霉,并对其拮抗番茄尖孢镰刀菌的效果进行鉴定,探究其生防能力和生防特性,最终筛选出拮抗作用较好的菌株,为番茄枯萎病防控提供新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植物
番茄,品种为“上海合作903”。
1.1.2 菌株
实验所需的拮抗菌为青霉属真菌B50、B22、C26。
单菌处理分别为B50、B22、C26。
组合菌处理分别为B50B22、C26B22、C26B50和B22B50C26。
1.1.3 实验试剂
1.1.3. 1 PDA固体培养基
PDA培养基即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常用来培养微生物,适合其生长繁殖。
详细步骤如下:
(1)称量和熬煮:
称取200 g土豆,切成小块,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用电磁炉加热,注意用玻璃棒进行搅拌,避免土豆煮糊,煮成粘稠状即可,一般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2)过滤:
用四层纱布进行过滤,取滤液,弃滤渣。
(3)加热溶解:
把过滤得到的滤液再加入锅中,加入葡萄糖和琼脂,电磁炉上进行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琼脂完全溶解后,加水补充到1000 ml。
(3)分装:
事先准备好3个500 ml的用去离子水洗净的锥形瓶,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每个量取330 ml倒入锥形瓶中
(4)加棉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锥形瓶上用八层纱布密封好,再用两层报纸用两个皮筋密封即可。
(5)灭菌:
培养基密封完成后放高压蒸汽灭菌锅里进行灭菌。灭菌过程设置为115摄氏度30分钟。
1.1.3. 2 PDA液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不需要添加琼脂,其余与固体培养基相似。
1.1.3. 3 K2培养基
表1 K2培养基配方
Table 1 K2 medium formula
试剂
用量
磷酸氢二钾
1 g
氯化钾
0.5 g
七水合硫酸镁
0.5 g
EDTA钠铁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