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评价

在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领域当中,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正经历着激烈的变革,土地利用格局也处于显著的变化当中,综合性的驱动力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作用不断增强。深入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的相关内容,有利于今后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并有效提升土地的合理规划水平。近年来云计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传统GIS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云GIS,它的数据计算及处理能力得以全面提升,有助于空间信息科学方面计算密集型及数据密集型问题的高效解决。本文将选取山东省济南市2002年及2013年两期遥感影像资料,运用云GIS平台高效处理各项数据,定量分析相关情况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深度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因素。根据相关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因素分析结果,结合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提出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 1
Key words1
绪论2
选题背景和意义2
相关领域研究概况2
1.云计算2
2.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2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3
一、研究区域概况3
(一)地理位置3
(二)自然资源3
1.水资源3
2.矿产资源3
3.旅游资源4
(三)经济条件4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4
三、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4
(一)各类土地利用的面积变化5
(二)时间尺度上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6
(三)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6
四、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7
(一)经济发展7
1. 经济发展速度对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影响7
2. 产业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产生的影响7
(二)人口增长8
1.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大8
2.城市规模的扩大8
3.用地方式的改变8
(三)政府政策.8
五、结论和建议9
(一)济南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因素分析结论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二)济南市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建议8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8
2.控制人口数量,优化非农业人口结构9
3.保护耕地,建立健全法制管理体系10
4.严格落实和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0
5.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10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基于云计算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评价
引言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人类的生存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各种资源,土地是其中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一切财富的根本来源。人口、资源、环境及发展是相互协调的,其出发点就是土地,在由上述四者构成的复合系统中,土地的基础性地位长期不变。地球表层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土地利用及覆被在地表各类景观当中最为显著。[1]进入新世纪以来,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扩张占用了大量土地,土地已变为一种稀缺资源,耕地数量日益减少,人们越来越重视土地利用问题,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人类受社会发展的推动,地表景观构造出现剧烈变化,引起地球下垫面的质变,这对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必然会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影响到世界生物循环,导致区域性大气化学性质及过程的变化,从而严重影响到区域和全球性气候。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全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广泛热议[2],在全球变化研究当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内容()属于热点及最新的问题,也是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3,4]
(二)相关领域研究概况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云计算这一新兴技术已被运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在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评价领域,这一技术的运用还比较少,有很大的前景。
以下是对云计算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相关理论研究概括。
1.云计算
虽然云计算的内涵在其概念被提出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各国的专家学者始终没有明确其定义。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提供的关于云计算的白皮书可知,云计算不仅仅在互联网上通过服务形式提供的各类应用等各类软件,而且还是种硬件资源,用来给这些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持[5]。而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认为云计算是能够支持方便、实用、按需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计算资源共享库的一种按实际使用量多少来付费的模式。[6]
因此,按需提供服务和有深度的计算资源库是云计算主要涉及的两个概念。
2.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我国LUCC驱动力研究的3大热点区域地区是自然环境自我调节能力弱的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地区以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而对于像对沪宁杭[78]、广深珠[910]、京津冀[1112]这种发达地区的研究最丰富。而对于快速城镇化地区和城市的研究是热点内容,主要集中在对环太湖地区[13]、苏南城市地区[14]、黄河入海口地区[15]、重庆市[16]、榆林地区[17]、苏南典型城镇[18]这些区的研究。对我国北方半农半牧地区和半湿润干旱过度带的研究主要是为了研究我国自然环境自我调节能力弱的地区LUCC驱动力大小,研究成果有汤青等[19]对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和崔健等[20]对霍林河流域下游地区的研究等。
目前主要采用定性判断分析、粗略定量分析和精确定量分析这三种方法来判断对土地利用变化有影响的主要驱动因子。这几种方法往往都会收集各类社会资料并建立数学模型来判定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因素驱动因子和自然因素驱动因子的驱动力大小。[21]。
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通常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驱动力定性分析。例如,运用相关分析和主要成分分析办法利用景观破碎化指数和社会经济统况确定京津冀地区横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这十年里会对农用地情况变化产生影响的主要驱动因子。[22]而段峥,宋现锋,石敏俊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去分析密云县在1992年之后的15年间的土地用途演进规律,推论出显著影响密云县土地利用格局的驱动因素[2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41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