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在房地产产业应用的有效性研究以保利地产为例
本论文采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EVA指标在我国房地产产业价值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EVA指标在房地产产业业绩评价中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接着阐述了基于EVA理论的价值管理体系,并引入了EVA指标的计算方法,随后选取保利地产(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利用回归分析计算其近五年来的EVA值,并从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资本运营能力这几个维度分析影响EVA值的因素,进而分析EVA指标在中国保利集团公司的应用成效。最后,归纳总结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应用EVA的成效。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绪论2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2
1.研究背景 2
2.理论意义2
3.实践意义2
(二)文献综述2
1.国外研究现状 2
2.国内研究现状3
二、基于EVA理论的价值管理体系的概述3
(一)企业管理中应用EVA的相关理论概述4
1.激励理论 4
2.剩余收益理论4
3.资本结构理论4
(二)EVA价值管理体系的构成4
1.EVA财务管理体系 4
2.EVA业绩评价体系4
3.EVA激励制度4
(三)会计计量角度的EVA计算5
三、EVA在保利地产的应用分析5
(一)保利地产的基本概况分析5
1.保利地产基本概况 5
2.保利地产经营状况分析5
(二)EVA在保利地产的应用成效6
1.保利地产的EVA计算 6
2.EVA视角下的业绩评价与分析10
2.保利地产的EVA成效分析13
四、保利地产应用EVA的成效总结及问题分析14
(一)保利地产应用EVA的成效总结14
(二)EVA价值管理体系尚且存在的问题14
1.EVA值测算的不准确 14
2.EVA计量指标的不全面14
五、结语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一)小结14
(二)不足15
致谢15
参考文献15
附录16
EVA在房地产产业应用的有效性研究——以保利地产为例
金善宝实验班(土地资源管理方向)学生 朱月茜
引言
引言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房地产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且作为有先导性和带动性的企业,房地产产业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与之相关的一众产业的发展,如建材业、装修业等,其对我国经济的贡献不言而喻,与人民的生活也紧密相连。因此,对于房地产产业的各企业进行真实的价值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EVA是经济增加值模型的简称,是美国斯腾斯特公司正式提出的一种企业价值管理概念,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其强调了资本成本的概念,是现代企业管理价值管理的重大创新。2009年,我国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EVA从此时起正式成为我国企业价值管理和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而在此之前已有一些房地产企业引入了这一指标,可见这一创新指标渐渐以其优势取代传统的指标。为了更为正确地对房地产产业进行价值评价,EVA价值评价体系是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EVA经济增加值的理论阐述和EVA在保利地产的应用分析,以期确认EVA在房地产产业应用的有效性,让更多房地产企业认识到EVA价值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价值管理体系,实现利润最大化。
理论意义
我国现阶段对EVA在我国价值管理和业绩考核体系中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研究EVA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能够促进我国企业价值管理和业绩考核体系的发展,帮助企业的经营者和所有者理解EVA的具体应用,也能丰富我国EVA研究的理论成果。
实践意义
指导其他企业的实践应用。研究EVA在某一企业中的应用成效并加以分析,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案例,本文以保利地产这一较大的房地产企业作为案例,EVA在其中应用的成功性可以为其他诸多房地产企业提供参考。
文献综述
EVA是经济增加值的缩写,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其核心是资本投入是有成本的,企业的盈利只有高于其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时才会为股东创造价值。学术界和企业管理层都对EVA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节主要就国内外对EVA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1.国外研究现状
EVA在国外的应用和研究较早,其思想最早起于1777年,由经济学家汉米顿提出,但后来渐渐被人遗忘。EVA真正意义上形成体系并投入使用是在20世纪90年代,斯腾恩和斯图尔特将EVA价值应用于实践,在纽约设立资讯公司,并在1991年正式提出EVA这一概念,把EVA引入企业的业绩评价和价值管理领域,形成以业绩评价、员工薪酬管理、企业战略规划以及财务决策等为内容的内部循环体系。
其后,在理论研究方面,Stewart(1994)提出EVA评价指标在企业经营管理规划、绩效考核和激励奖励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Byrne(1996)提出4M体系,即评价指标、管理体系、激励制度以及理念体系;Shimin Chen和James L.Dodd(2003)首次明确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为股东财富最大化,认为比起其他业绩评价指标,EVA可以客观反映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Alam等(2012)提出EVA更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且有更强的激励效果,并指出采用EVA绩效评价的公司的股票收益率会高于未采用的公司。
实证研究方面,AI Ehrbar(1998)从经济与管理学等方面对EVA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在理论和实践上对EVA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EVA是现代公司管理的一场革命,是正确的业绩评价方法;David(1999)从规范研究的角度分析调整的作用和意义,贝内图.斯图尔特三世则对于引入EVA能否给企业增加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前者是调整了EVA的指标,后者则是将采取EVA的公司和没有采取EVA的公司进行对比,两者从不同角度对EVA进行了实证研究;Shimin Chen、Jame S.L.Dodd(2001)经过研究发现EVA变量与剩余利润变量间的相关性相当高;Chen Lin和Qiao Zhilin(2008)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EVA在绩效评价方面的明显优势以及运用以EVA为核心的价值评价体系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这两个结论;Stewart和Bennett(2009)对EVA指标进行了价值树分解,将EVA的定义公式“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做一系列分解并对每个因素都进行研究,分析其对EVA的影响,并由此得出了EVA相较于其他评价指标的一些优势,即在识别投资机会、绩效评价和权衡风险三个方面较有优势,其中绩效评价最为有优势。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绪论2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2
1.研究背景 2
2.理论意义2
3.实践意义2
(二)文献综述2
1.国外研究现状 2
2.国内研究现状3
二、基于EVA理论的价值管理体系的概述3
(一)企业管理中应用EVA的相关理论概述4
1.激励理论 4
2.剩余收益理论4
3.资本结构理论4
(二)EVA价值管理体系的构成4
1.EVA财务管理体系 4
2.EVA业绩评价体系4
3.EVA激励制度4
(三)会计计量角度的EVA计算5
三、EVA在保利地产的应用分析5
(一)保利地产的基本概况分析5
1.保利地产基本概况 5
2.保利地产经营状况分析5
(二)EVA在保利地产的应用成效6
1.保利地产的EVA计算 6
2.EVA视角下的业绩评价与分析10
2.保利地产的EVA成效分析13
四、保利地产应用EVA的成效总结及问题分析14
(一)保利地产应用EVA的成效总结14
(二)EVA价值管理体系尚且存在的问题14
1.EVA值测算的不准确 14
2.EVA计量指标的不全面14
五、结语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一)小结14
(二)不足15
致谢15
参考文献15
附录16
EVA在房地产产业应用的有效性研究——以保利地产为例
金善宝实验班(土地资源管理方向)学生 朱月茜
引言
引言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房地产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且作为有先导性和带动性的企业,房地产产业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与之相关的一众产业的发展,如建材业、装修业等,其对我国经济的贡献不言而喻,与人民的生活也紧密相连。因此,对于房地产产业的各企业进行真实的价值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EVA是经济增加值模型的简称,是美国斯腾斯特公司正式提出的一种企业价值管理概念,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其强调了资本成本的概念,是现代企业管理价值管理的重大创新。2009年,我国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EVA从此时起正式成为我国企业价值管理和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而在此之前已有一些房地产企业引入了这一指标,可见这一创新指标渐渐以其优势取代传统的指标。为了更为正确地对房地产产业进行价值评价,EVA价值评价体系是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EVA经济增加值的理论阐述和EVA在保利地产的应用分析,以期确认EVA在房地产产业应用的有效性,让更多房地产企业认识到EVA价值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价值管理体系,实现利润最大化。
理论意义
我国现阶段对EVA在我国价值管理和业绩考核体系中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研究EVA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能够促进我国企业价值管理和业绩考核体系的发展,帮助企业的经营者和所有者理解EVA的具体应用,也能丰富我国EVA研究的理论成果。
实践意义
指导其他企业的实践应用。研究EVA在某一企业中的应用成效并加以分析,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案例,本文以保利地产这一较大的房地产企业作为案例,EVA在其中应用的成功性可以为其他诸多房地产企业提供参考。
文献综述
EVA是经济增加值的缩写,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其核心是资本投入是有成本的,企业的盈利只有高于其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时才会为股东创造价值。学术界和企业管理层都对EVA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节主要就国内外对EVA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1.国外研究现状
EVA在国外的应用和研究较早,其思想最早起于1777年,由经济学家汉米顿提出,但后来渐渐被人遗忘。EVA真正意义上形成体系并投入使用是在20世纪90年代,斯腾恩和斯图尔特将EVA价值应用于实践,在纽约设立资讯公司,并在1991年正式提出EVA这一概念,把EVA引入企业的业绩评价和价值管理领域,形成以业绩评价、员工薪酬管理、企业战略规划以及财务决策等为内容的内部循环体系。
其后,在理论研究方面,Stewart(1994)提出EVA评价指标在企业经营管理规划、绩效考核和激励奖励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Byrne(1996)提出4M体系,即评价指标、管理体系、激励制度以及理念体系;Shimin Chen和James L.Dodd(2003)首次明确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为股东财富最大化,认为比起其他业绩评价指标,EVA可以客观反映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Alam等(2012)提出EVA更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且有更强的激励效果,并指出采用EVA绩效评价的公司的股票收益率会高于未采用的公司。
实证研究方面,AI Ehrbar(1998)从经济与管理学等方面对EVA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在理论和实践上对EVA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EVA是现代公司管理的一场革命,是正确的业绩评价方法;David(1999)从规范研究的角度分析调整的作用和意义,贝内图.斯图尔特三世则对于引入EVA能否给企业增加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前者是调整了EVA的指标,后者则是将采取EVA的公司和没有采取EVA的公司进行对比,两者从不同角度对EVA进行了实证研究;Shimin Chen、Jame S.L.Dodd(2001)经过研究发现EVA变量与剩余利润变量间的相关性相当高;Chen Lin和Qiao Zhilin(2008)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EVA在绩效评价方面的明显优势以及运用以EVA为核心的价值评价体系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这两个结论;Stewart和Bennett(2009)对EVA指标进行了价值树分解,将EVA的定义公式“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做一系列分解并对每个因素都进行研究,分析其对EVA的影响,并由此得出了EVA相较于其他评价指标的一些优势,即在识别投资机会、绩效评价和权衡风险三个方面较有优势,其中绩效评价最为有优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