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钾水平对黄冠梨果实糖酸代谢影响的研究
本实验以7年生盆栽黄冠梨苗为试材,设置3个施钾水平,通过对黄冠梨果实及叶片中果糖、蔗糖等可溶性糖及苹果酸等有机酸含量的测定,了解钾对梨果实糖酸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钾处理的糖含量大多高于未施钾肥的对照组,K0.8处理的山梨醇含量显著大于K0.4处理与K0处理,K0.4处理蔗糖含量最高,成熟时K0.8处理果糖含量最高而K0.4处理最低;施以钾肥的梨果实酸含量下降比未施钾肥的梨果实要慢,且施钾量越大效果越明显。上述结果表明,施钾处理的各类可溶性糖和总糖含量大多高于未施钾的对照组,且在一定范围内,施钾量越大,总糖含量越高,糖酸比值越高。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地的基本情况 2
1.2研究方法2
1.2.1试验设计2
1.2.2取样方法2
1.2.3测定方法2
1.2.4数据处理3
2实验结果与分析3
2.1不同施钾水平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3
2.2不同施钾水平对果实不同生长期糖分组成及含量的影响4
2.3不同施钾水平对果实不同生长期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4
2.4不同施钾水平对果实不同生长期总糖、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6
3讨论 6
3.1钾对梨果实糖分组成及含量影响6
3.2钾对梨果实有机酸含量的影响7
4结论 7
致谢7
参考文献7
图21黄冠梨果实生长与发育过程图3
图22施钾对果实中糖组分浓度的影响4
图23施钾对果实中有机酸组分浓度的影响5
图24施钾对果实中总糖、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6
不同施钾水平对黄冠梨果实糖酸代谢影响的研究
引言
施肥是保证果树优质又高产的重要农业技术手段,根据果树品种、生长期和生长状况等诸多因素的不同我们施以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肥料,以确保果树能够在最合适的营养配比下生长,并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在诸多农业技术中,不同的肥料在果树的生长过程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不同的作用。钾与氮、磷元素不同,它参与生命活动的方式十分独特,不参与任何有机物质的形成。虽然其他元素在缺钾植物中能部分代替钾的功能,但是钾的许多生理功能是其他元素所不能替代的。在大多数果树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的过程中,钾都是必须的营养元素,因其不但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提高产量,又可以增进果实的品质、提高抗逆性、抗病性等[1]。在梨果实中,果糖、蔗糖等可溶性糖含量和苹果酸等有机酸含量以及两种物质含量的比值对果实的风味和品质影响较大,其中,又以有机酸含量影响最为显著[2]。梨树是我国继苹果和柑橘之后的第三大栽培果树,在实际的农业活动中,黄冠梨由于品质佳,种植范围较广泛等优点而被河北、山东、江苏等地的果农所青睐。
但近几十年来,一方面,由于我国钾资源较贫乏,钾矿开采难度大等诸多原因,我国钾肥供给量远远无法满足飞速增长的需求,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钾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由于土壤质量下降以及施肥不当等人为因素,黄冠梨果实的品质有所下降,生理病害也逐渐增多,研究并推广如何科学施用钾肥刻不容缓[34]。 因此,为了解元素钾是否是通过参与果实糖酸代谢过程而进一步影响黄冠梨产量及品质,我们设置了不同施钾水平,研究钾素对黄冠梨果实糖酸代谢方面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从2016年开始布置,选取7年生长势基本一致的挂果黄冠梨树苗,地点在大学牌楼科研教学基地,种植在塑料盆(上面直径42 cm,下面直径38 cm,高42 cm)中,内装混合土样(沙土:1: 10,质量比)。
1.2研究方法
1.2.1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 3 个 K 2 O 水平(K0、K0.4 和K0.8): 0、0.4 和 0.8 g/kg土,分别为不施钾(低 K)、中 K 和高K; 纯 N: 0.4g/kg土; P 2 O 5 : 0.2 g/kg土,每盆装土量 25kg。 每个处理 15 棵树,每 5 棵树一次重复。 尿素(46% N)分三次施用(基肥占40%,次年萌动期占40%,膨大Ⅰ期占20%),过磷酸钙(12% P2 O5)是基肥并且一次性施用盆中,硫酸钾(51% K2 O)要分三次施入盆中(其中,基肥占20%, 次年萌动期占40%,膨大Ⅰ期占40%)。 每次施肥前用 1L 水先溶解肥料后浇在盆中,再用滴灌灌溉,每次浇水基本一致。 施肥分两次: 第一次施肥在每年的 3 月中旬(萌动期),第二次追肥在当年的 6 月中旬(果实膨大期)。施肥方式:环状穴施(在距离树干中心 1.5m2m处,按照环状挖 8 个穴,深度均为 30cm)。[5] 肥料运筹: 尿素(46% N)分两次施用(萌动期占60%,膨大Ⅰ期占40%),过磷酸钙(12% P2 O5)一次性施用, 硫酸钾(51 K2O)分两次施用(萌动期占40%,膨大Ⅰ期占60%)。
1.2.2取样方法
在进行施肥处理后,于2016年分别在幼果期(5月10日)、膨大Ⅰ期(6月22日)、膨大Ⅱ期(7月20日)和成熟期(8月11日)采集叶片和果实及花后一个月(9月11日)采集叶片及果实。用百分之一天平测量单果重,根据每棵树挂果数计算产量。 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每棵树采集 8 片功能叶和 4 个果实,液氮速冻,并储藏于–80℃用于糖分分析。
1.2.3测定方法
1.2.3.1 叶片和果实中 K 的测定
随机选取叶片进行 2 次自来水和 2 次去离子水的清洗,吸水纸擦干后称重。果实去皮后取果肉混匀。将收集的叶片和果实 105℃杀青后 70℃烘箱中烘干,最后用不锈钢研磨机粉碎备用。称取磨细的烘干叶样和果实(过 0.250.5mm 筛)0.20g左右,用混酸(HNO 3 :HClO 4 =3:1)消解,解后的溶液用水定容到 100ml,使用 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钾元素含量。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地的基本情况 2
1.2研究方法2
1.2.1试验设计2
1.2.2取样方法2
1.2.3测定方法2
1.2.4数据处理3
2实验结果与分析3
2.1不同施钾水平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3
2.2不同施钾水平对果实不同生长期糖分组成及含量的影响4
2.3不同施钾水平对果实不同生长期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4
2.4不同施钾水平对果实不同生长期总糖、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6
3讨论 6
3.1钾对梨果实糖分组成及含量影响6
3.2钾对梨果实有机酸含量的影响7
4结论 7
致谢7
参考文献7
图21黄冠梨果实生长与发育过程图3
图22施钾对果实中糖组分浓度的影响4
图23施钾对果实中有机酸组分浓度的影响5
图24施钾对果实中总糖、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6
不同施钾水平对黄冠梨果实糖酸代谢影响的研究
引言
施肥是保证果树优质又高产的重要农业技术手段,根据果树品种、生长期和生长状况等诸多因素的不同我们施以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肥料,以确保果树能够在最合适的营养配比下生长,并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在诸多农业技术中,不同的肥料在果树的生长过程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不同的作用。钾与氮、磷元素不同,它参与生命活动的方式十分独特,不参与任何有机物质的形成。虽然其他元素在缺钾植物中能部分代替钾的功能,但是钾的许多生理功能是其他元素所不能替代的。在大多数果树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的过程中,钾都是必须的营养元素,因其不但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提高产量,又可以增进果实的品质、提高抗逆性、抗病性等[1]。在梨果实中,果糖、蔗糖等可溶性糖含量和苹果酸等有机酸含量以及两种物质含量的比值对果实的风味和品质影响较大,其中,又以有机酸含量影响最为显著[2]。梨树是我国继苹果和柑橘之后的第三大栽培果树,在实际的农业活动中,黄冠梨由于品质佳,种植范围较广泛等优点而被河北、山东、江苏等地的果农所青睐。
但近几十年来,一方面,由于我国钾资源较贫乏,钾矿开采难度大等诸多原因,我国钾肥供给量远远无法满足飞速增长的需求,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钾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由于土壤质量下降以及施肥不当等人为因素,黄冠梨果实的品质有所下降,生理病害也逐渐增多,研究并推广如何科学施用钾肥刻不容缓[34]。 因此,为了解元素钾是否是通过参与果实糖酸代谢过程而进一步影响黄冠梨产量及品质,我们设置了不同施钾水平,研究钾素对黄冠梨果实糖酸代谢方面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从2016年开始布置,选取7年生长势基本一致的挂果黄冠梨树苗,地点在大学牌楼科研教学基地,种植在塑料盆(上面直径42 cm,下面直径38 cm,高42 cm)中,内装混合土样(沙土:1: 10,质量比)。
1.2研究方法
1.2.1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 3 个 K 2 O 水平(K0、K0.4 和K0.8): 0、0.4 和 0.8 g/kg土,分别为不施钾(低 K)、中 K 和高K; 纯 N: 0.4g/kg土; P 2 O 5 : 0.2 g/kg土,每盆装土量 25kg。 每个处理 15 棵树,每 5 棵树一次重复。 尿素(46% N)分三次施用(基肥占40%,次年萌动期占40%,膨大Ⅰ期占20%),过磷酸钙(12% P2 O5)是基肥并且一次性施用盆中,硫酸钾(51% K2 O)要分三次施入盆中(其中,基肥占20%, 次年萌动期占40%,膨大Ⅰ期占40%)。 每次施肥前用 1L 水先溶解肥料后浇在盆中,再用滴灌灌溉,每次浇水基本一致。 施肥分两次: 第一次施肥在每年的 3 月中旬(萌动期),第二次追肥在当年的 6 月中旬(果实膨大期)。施肥方式:环状穴施(在距离树干中心 1.5m2m处,按照环状挖 8 个穴,深度均为 30cm)。[5] 肥料运筹: 尿素(46% N)分两次施用(萌动期占60%,膨大Ⅰ期占40%),过磷酸钙(12% P2 O5)一次性施用, 硫酸钾(51 K2O)分两次施用(萌动期占40%,膨大Ⅰ期占60%)。
1.2.2取样方法
在进行施肥处理后,于2016年分别在幼果期(5月10日)、膨大Ⅰ期(6月22日)、膨大Ⅱ期(7月20日)和成熟期(8月11日)采集叶片和果实及花后一个月(9月11日)采集叶片及果实。用百分之一天平测量单果重,根据每棵树挂果数计算产量。 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每棵树采集 8 片功能叶和 4 个果实,液氮速冻,并储藏于–80℃用于糖分分析。
1.2.3测定方法
1.2.3.1 叶片和果实中 K 的测定
随机选取叶片进行 2 次自来水和 2 次去离子水的清洗,吸水纸擦干后称重。果实去皮后取果肉混匀。将收集的叶片和果实 105℃杀青后 70℃烘箱中烘干,最后用不锈钢研磨机粉碎备用。称取磨细的烘干叶样和果实(过 0.250.5mm 筛)0.20g左右,用混酸(HNO 3 :HClO 4 =3:1)消解,解后的溶液用水定容到 100ml,使用 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钾元素含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