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的土地利用强度研究以市玄武区为例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对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由于农用地利用价值相较非农建设用地利用价值偏低,因此导致了大量土地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建设部门[]。这一方面加快了城镇用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造成了大量农用地尚未明确用途便被占用,引发了粮食安全问题.并导致了土地生态环境的退化。本文结合《南京市玄武区总体规划(2010-2030)》,以南京市玄武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与gis技术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城镇用地强度以及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探讨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 绪论 3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3
1. 研究背景 3
2. 研究意义 3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 国外相关研究 4
2. 国内相关研究 4
(三) 研究内容及思路 5
1. 研究内容 5
2. 研究思路 5
二、 研究区概况 5
(一) 地理位置 5
(二) 自然概况 5
(三) 经济概况 5
三、 玄武区土地利用状况 6
(一)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 6
(二) 土地利用特点 7
四、 数据与方法 7
(一) 数据来源 7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 7
1. 研究方法 7
2. 数据处理过程 7
五、 玄武区城镇用地强度分析 8
(一) 研究城镇用地强度发展的基本态势 8
(二)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态势的分析 8
(三) 研究区域城镇强度与耕地变化的数量关系分析 9
六、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建议 10
(一)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0
(二) 农业用地结构调整 10
(三)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10
(四)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0
(五) 加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六) 完善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制度 10
致谢11
参考文献: 11
基于一张图的土地利用强度研究——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
引言
绪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土地的紧缺问题也日益严重。例如,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扩大,急剧增加的城市居民人口需求着更大面积的城市居住土地以及更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南京市与其他城市的发展一样,同样面临建设用地需求紧张的问题,在土地供给一定的前提下,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如何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高效的实现城镇用地的集约利用,将会是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研究意义
土地利用强度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程度的直接反映,是推动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推力,也是土地利用可持续程度的重要测度指标[]。目前土地利用强度研究主要是根据土地利用强度不仅能够客观记录人类改变地球表面特征的空间格局,同时还再现了地球表层景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且可以定量的反应在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上[]。孙钰蓉等人利用半径维数定量描述土地利用强度[];闫永涛借助GIS分析工具,利用土地使用权出让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强度空间分布规律[];马劲松等利用变异性分析中的半方差变异函数和分形维数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强度指数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研究由于起步较晚,相关评价体系尚无定论,特别是对于城市三维立体化发展趋势下土地利用定量评价涉及不多[]。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相关研究
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发达国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相继提出并施行了国家空间基础设施计划,为环境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兼顾规划与协调地理信息资源,制订空间数据框架,对资源环境的宏观布局、管理以及提高国土资源空间信息的共享和社会化服务起到重要作用[]。
欧盟计划在2019年之前完成欧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欧盟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将建立起详细的欧盟自然资源账户,并为资源分析与决策提供技术框架支持。欧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最终建设成果是将其建设成广泛而便捷的基础设施之一[],以便数据或信息能够集约利用、避免重复录入、便民利民方便群众以最简便的方式利用数据,通过鼓励数据增值服务的方式收回数据生产与维护成本[]。欧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系统建设目标是在全欧盟范围内,实现机构与公众对环境空间信息的全面共享,促进群众便利地使用欧盟范围内的空间信息资源。
美国作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率先提出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克林顿政府把建立NSDI作为政府的首要政策之一, 2003年,美国实施了“地理空间一站式(Geospatial One—Stop)”计划,美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成将为公众提供了浏览覆盖全美的空间信息资源和数据增值服务,同时使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能够便利、快速地查询、访问和获取地理空间信息,实现了空间地理信息在国家范围内的广泛共享,为居民出行提供便捷、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地理空间一站式”计划有效的避免了数据的重复获取,提高了数据的集约利用水平,在联邦政府所提倡的信息技术计划施行的信息共享方面做出了出色贡献。
国内相关研究
相比于欧盟、美国等国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土地资源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复杂性,我国的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克服了重重困难。近年来,国内省市的国土资源一张图搭建工作基本已经完成并且已经开始投入运行,虽然政府办公效率因此有了较为明显提高,但从国土信息空间数据的共享性还有待加强,避免数据使用“特权人群”的出现。国内基于“一张图”模式下所带来的的数据便利不应仅用于用地审批等政府活动,应参照国外地理空间设施的建设成果与初衷,使数据达到广泛便民的水平,而不是因“数据敏感”而拒绝共享。
我国与于1999年便开始了数字国土工程, 用发展的眼光、以科学的态度、纵观社会各方面的情况之后,系统整合集了有关地球表层国土资源的空间基础信息,搭建了国土资源管理业务运作的应用系统和存储图文数据的数据库11。近年来,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数字国土”工程为契机,全而开展了国土资源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实现了地矿、规划、灾难的动态监测与监管。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以及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等国土资源重点工程的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成功搭建了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国家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支撑国土资源管理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 绪论 3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3
1. 研究背景 3
2. 研究意义 3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 国外相关研究 4
2. 国内相关研究 4
(三) 研究内容及思路 5
1. 研究内容 5
2. 研究思路 5
二、 研究区概况 5
(一) 地理位置 5
(二) 自然概况 5
(三) 经济概况 5
三、 玄武区土地利用状况 6
(一)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 6
(二) 土地利用特点 7
四、 数据与方法 7
(一) 数据来源 7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 7
1. 研究方法 7
2. 数据处理过程 7
五、 玄武区城镇用地强度分析 8
(一) 研究城镇用地强度发展的基本态势 8
(二)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态势的分析 8
(三) 研究区域城镇强度与耕地变化的数量关系分析 9
六、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建议 10
(一)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0
(二) 农业用地结构调整 10
(三)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10
(四)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0
(五) 加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六) 完善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制度 10
致谢11
参考文献: 11
基于一张图的土地利用强度研究——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
引言
绪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土地的紧缺问题也日益严重。例如,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扩大,急剧增加的城市居民人口需求着更大面积的城市居住土地以及更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南京市与其他城市的发展一样,同样面临建设用地需求紧张的问题,在土地供给一定的前提下,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如何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高效的实现城镇用地的集约利用,将会是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研究意义
土地利用强度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程度的直接反映,是推动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推力,也是土地利用可持续程度的重要测度指标[]。目前土地利用强度研究主要是根据土地利用强度不仅能够客观记录人类改变地球表面特征的空间格局,同时还再现了地球表层景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且可以定量的反应在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上[]。孙钰蓉等人利用半径维数定量描述土地利用强度[];闫永涛借助GIS分析工具,利用土地使用权出让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强度空间分布规律[];马劲松等利用变异性分析中的半方差变异函数和分形维数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强度指数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研究由于起步较晚,相关评价体系尚无定论,特别是对于城市三维立体化发展趋势下土地利用定量评价涉及不多[]。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相关研究
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发达国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相继提出并施行了国家空间基础设施计划,为环境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兼顾规划与协调地理信息资源,制订空间数据框架,对资源环境的宏观布局、管理以及提高国土资源空间信息的共享和社会化服务起到重要作用[]。
欧盟计划在2019年之前完成欧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欧盟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将建立起详细的欧盟自然资源账户,并为资源分析与决策提供技术框架支持。欧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最终建设成果是将其建设成广泛而便捷的基础设施之一[],以便数据或信息能够集约利用、避免重复录入、便民利民方便群众以最简便的方式利用数据,通过鼓励数据增值服务的方式收回数据生产与维护成本[]。欧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系统建设目标是在全欧盟范围内,实现机构与公众对环境空间信息的全面共享,促进群众便利地使用欧盟范围内的空间信息资源。
美国作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率先提出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克林顿政府把建立NSDI作为政府的首要政策之一, 2003年,美国实施了“地理空间一站式(Geospatial One—Stop)”计划,美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成将为公众提供了浏览覆盖全美的空间信息资源和数据增值服务,同时使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能够便利、快速地查询、访问和获取地理空间信息,实现了空间地理信息在国家范围内的广泛共享,为居民出行提供便捷、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地理空间一站式”计划有效的避免了数据的重复获取,提高了数据的集约利用水平,在联邦政府所提倡的信息技术计划施行的信息共享方面做出了出色贡献。
国内相关研究
相比于欧盟、美国等国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土地资源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复杂性,我国的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克服了重重困难。近年来,国内省市的国土资源一张图搭建工作基本已经完成并且已经开始投入运行,虽然政府办公效率因此有了较为明显提高,但从国土信息空间数据的共享性还有待加强,避免数据使用“特权人群”的出现。国内基于“一张图”模式下所带来的的数据便利不应仅用于用地审批等政府活动,应参照国外地理空间设施的建设成果与初衷,使数据达到广泛便民的水平,而不是因“数据敏感”而拒绝共享。
我国与于1999年便开始了数字国土工程, 用发展的眼光、以科学的态度、纵观社会各方面的情况之后,系统整合集了有关地球表层国土资源的空间基础信息,搭建了国土资源管理业务运作的应用系统和存储图文数据的数据库11。近年来,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数字国土”工程为契机,全而开展了国土资源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实现了地矿、规划、灾难的动态监测与监管。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以及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等国土资源重点工程的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成功搭建了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国家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支撑国土资源管理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