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水平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以全椒县为例

本文通过简单叙述国内外的一些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行为,分析出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模型对安徽省全椒县诸多村落的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进行分析总结。经过研究得到农民收入、学历、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等因素对农村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很大,其中,各项因素均与农民的收入水平有关或者促进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得出农民收入水平对农村土地流转有着较大的因素。综上所述,本文提出部分关于增加土地流转的农民的收入,对农户进行有效的技能培训等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
目录
引言 2
一、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分析 3
(一)非农劳动力就业因素 3
(二)农民个体本身的不同因素 3
(三)当地政府的政策因素 4
(四)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4
二、研究方法 4
三、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5
(一) 全椒县的区域概况 5
1.自然条件 5
2.经济社会条件 5
3.土地利用现状 6
(二)数据来源 6
1.问卷的信息 6
2.问卷样本的基本情况 6
3.问卷调查的结果 6
四、研究结果分析 7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8
(一)结论 8
(二)政策建议与讨论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附录1:农村土地流转与收入水平的影响问卷调查 11
农民收入水平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
以安徽省全椒县为例
引言
引言
在中国,土地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重中之重。但是,农村的土地流转则是推动农业规模化的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等推动土地合理化运营的引擎,则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分析并总结出合理的方式。[1]。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发展的必须要经历的一部分,这也是对农村进行经济开发和农民正常的家庭年收入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2]。农村土地流转在经过国家的允许,在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不发生产权人的改变下,农民将承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给第三方,实行第三方的管理和生产[3]。这样的土地流转的进程,土地承包经营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生改变,转让了使用权的变化[4]。相对而言,真的农村土地流转进行工作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要使农村的土地正常的进行的流转,对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起到持续进行及完善的作用,也促进农业的现代化目标的全面而又有效的完成[5]。安徽省为了规范土地流转的市场于2017年在全省开始施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运行规范(试行)办法》这一个可以对土地流转进行有效控制的办法以后,安徽的农村土地流转更加的符合国家政策,从而增加了农村的经济开发水平、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国外的情况和国内不同,其土地私有化程度非常高,所以没有 “土地流转”的这一种提法,研究土地制度过程中,正常使用的是 “土地交易”这一概念[6]。当然,外国学者关于土地制度基础理论的贡献很大,尤其是马克思在关于土地所有权、土地产权、地租的理论方面也为土地制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除了中国的其他地区或国家在土地政策上都是私有化的,土地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交换[8]。然而在真正的运用过程中,除了中国的其他地区国家在进行土地的相关权力的转换中,它不仅包含了所有权的出售,还包括农业土地的相关的权力进行转换[9]。在其他国家中,对于非城市的土地所有权改变的研究也是非常之多的,但是在非城市土地的使用权的关注,主要是在以前的华约国家和一部分非发达国家。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10]。
国内的土地制度改革是不间断的进行的,尤其是农村的土地改革,且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不断的改变[11],目前的农村的土地流转的相关文件的要求,在对现在的农村的产权要求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条件下,对已经实施的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度的一种有效而稳定的调节,以使其适应社会[12],再经国家政治层面的调节,持续的将各种产权的有效部分分发给其他可以拥有产权的每个人,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不断的交易,慢慢向效率最优的方面进发[13];在宏观层面上进行观察,在确保土地的利用一直在最优的条件下,不停的维持广大群里共同拥有的条件下,最大化使每一个个体获得相对意义上的公正[14]。在当下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块的要求之下,能够明确的了解到,让集体所有权完成 、保持农户承包权、使其经营权在所得得框架条件下灵活运用,保证农民自己对土地进行决定的根本权力[15]。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改变以前的那种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16],生产率很低。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机械化是以土地利用规模为基础,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必要前提[17]。在目前国内的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一部分,必然需要合理进入市场,合理分配[18]。农村土地流长期都是研究者所关心的重点,是进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须要解决的核心因素。[19]必要的土地流转,使土地在适当时候进行一定限度的集中,是统筹城乡用地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和农民土地权益的必要的一部分(宋辉,钟涨宝,2013)。缺乏较为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自由市场,是不利于农业化大规模运用和农业的三个现代化进行的,也是无法保障国家粮食的储存和粮价的稳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20]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动因主要在于部分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较大规模的运营农业会带来更高收入。[21]因此,研究我国现阶段土地流转的动因、影响因素、风险评价、经济效益等有关方面[22],对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有重大作用[23]。
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于影响因素也有较为丰厚的文献,存在较多的研究方法,并且也被很多先驱者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模型[24]。针对不同的方向进行不同的建模,农村土地流转动因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边际收益法,Arg模型法,ISM模型法等[25];国内目前对于意愿分析主要使用的是以Logistic模型为核心的各种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是对于农户是否参与土地流转的可能性进行分析[26];目前针对于土地流转风险评价一般也是使用除了通用的层次分析法,模糊可变法,就是专门的运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的方法对入地流转风险进行评价,一般学者会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处置效应模型 ( TreatmentEffects Model),以及EDA模型等对土地流转经济效益进行研究[2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34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