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的农民满意度研究以赣榆区为例
农民是土地整治项目的直接利益相关者,研究农民对土地整治的满意度,对于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赣榆区为例,从耕作条件、生活条件、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和政府措施满意度五个方面,建立基于农民视角的农地整治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影响土地整治农民满意度的17项指标,运用顾客满意度模型(CSI模型)对赣榆区土地整治的农民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土地整治整体上较满意,其中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工程质量较为满意,而对农户参与程度和补贴等政府政策则普遍不满意。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研究区选择和数据来源2
(一)研究区选择 2
(二)数据来源 2
二、研究方法 3
(一)评价原则 3
(二)变量选取 3
(三)指标权重和满意度的量化 4
(四)CSI评价方法 4
四、结果分析 5
(一)问卷结果的信度检验 5
(二)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5
(三)总体满意度分析 5
(四)单项满意度分析 6
1.耕作条件满意度6
2.生活条件满意度7
3.经济效益满意度7
4.生态环境满意度7
5.政府行政措施满意度8
四、对策建议 8
致谢9
参考文献 10
附录A 调查问卷11
农村土地整治的农民满意度研究
——以江苏赣榆区为例
引言
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它在增加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新时期土地管理的新课题。
得益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的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农民满意度下降等,从而引发了许多的农村社会矛盾。农村土地整治是为了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其根本目的是为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大人民群众谋利益。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主人翁意识的提高,更加重视农民利益、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整治绩效评价体系,以使土地整治项目朝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有必要。因此,广大农民关于土地整治的满意度必须成为衡量土地整治工程绩效的重要指标。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卡迪佐[1]等人就开始对顾客满意度理论进行研究。他们探究了产品绩效对顾客满意度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从而奠定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基础。目前,学术界对于顾客满意度的定义有很多,但多数定义都是根据卡迪佐的理论发展而来。 “农民满意度”的概念就源于“顾客满意度”理论。最早对于农民对土地整治满意度的研究也源于国外。Giedrius Pasakarnis对立陶宛的首批农地整治项目实施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在提高耕种便利度和改善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农场主和农民的广泛认可[2]。朱玉春等认为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消费者,所以顾客满意度也可以称为农民满意度[3]。刘成奎认为土地整治的“农民满意度”是农民以自身的主观感觉来评价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效果的满意程度,其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然后进行量化[4]。国内当前关于土地整治的农民满意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与统计、Logistic模型、Tobit模型、顾客满意度评价法等。如唐欣等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山东省垦利县土地整治区的农民进行抽样调查,综合分析了当地农民的满意度[5];王德起、刘海楠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打分,对山东省七个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区的农民满意度进行了评价[6]。
也有部分学者在分析方法上有所创新,例如夏敏、孙洁等人将四分图模型应用到评价土地整治农民满意度中[7]。罗文斌等运用顾客满意度调查评价法(CSI评价法)对我国几个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所开展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进行评价,并分析了这些地区的地域差异特征[8]。樊丽明 、骆永民则将结构方程模型(SEM模型)用于测评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满意度中[9],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综合目前国内的相关文献来看,多数学者都是从定性的角度探究农民的满意度,定量研究可谓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基于对江苏省赣榆区塔山镇的土地整治区进行实地调查,着力于从定量角度出发研究土地整治农民满意度,深入了解农户的需求特征,并运用顾客满意度评价法(CSI模型)对当地农民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完善土地整治评价体系、推动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研究区选择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选择
赣榆区是连云港的三个主城区之一,位于江苏省和山东省的交界处,面积约1369平方公里,区内有15个镇和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00多个行政村,人口约42万。境内有山区、沿海和平原类型的地貌,约各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处海边,海岸线长度在全省排名居首。区内农地资源丰富,土地质量良好,河运发达,河网密布。
为反映调查区的土地整治真实情况,通过向专家、当地国土局工作人员咨询及预调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地整治项目作为调查样本。本次选取的是江苏省赣榆区塔山镇“万顷良田”项目为调研对象。赣榆区塔山镇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距国际港连云港口岸70公里,兖石铁路60公里,陇海铁路50公里,紧临“同三”高速公路和204、310、327国道“同三”高速公路。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湿润性海洋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阳光和水分充足。塔山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是江苏省首批省级以上投资的土地开发整治试点项目,该工程位于赣榆区塔山镇,涉及地区广泛,包括了官庄、土城等19个行政村,批准建设规模达1459.870公顷,计划新增耕地24.240公顷,总投资4114万元,规划建设期2年。2013年10月项目开工,2015年10月竣工。 该工程项目实施之后,土地平整工程——包括坑塘填埋、田间平整、土地翻耕等,共完成土方69.655万方;并且,在配套和完善了农田水利基础工程建设的同时,还修建了田间道路工程,其中新建混凝土田间道路11.491km,新建泥结碎石田间道路11.009km,素土生产路总长达63.632km;项目区耕地总面积约1262.450公顷,新增耕地24.510公顷。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研究区选择和数据来源2
(一)研究区选择 2
(二)数据来源 2
二、研究方法 3
(一)评价原则 3
(二)变量选取 3
(三)指标权重和满意度的量化 4
(四)CSI评价方法 4
四、结果分析 5
(一)问卷结果的信度检验 5
(二)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5
(三)总体满意度分析 5
(四)单项满意度分析 6
1.耕作条件满意度6
2.生活条件满意度7
3.经济效益满意度7
4.生态环境满意度7
5.政府行政措施满意度8
四、对策建议 8
致谢9
参考文献 10
附录A 调查问卷11
农村土地整治的农民满意度研究
——以江苏赣榆区为例
引言
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它在增加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新时期土地管理的新课题。
得益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的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农民满意度下降等,从而引发了许多的农村社会矛盾。农村土地整治是为了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其根本目的是为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大人民群众谋利益。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主人翁意识的提高,更加重视农民利益、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整治绩效评价体系,以使土地整治项目朝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有必要。因此,广大农民关于土地整治的满意度必须成为衡量土地整治工程绩效的重要指标。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卡迪佐[1]等人就开始对顾客满意度理论进行研究。他们探究了产品绩效对顾客满意度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从而奠定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基础。目前,学术界对于顾客满意度的定义有很多,但多数定义都是根据卡迪佐的理论发展而来。 “农民满意度”的概念就源于“顾客满意度”理论。最早对于农民对土地整治满意度的研究也源于国外。Giedrius Pasakarnis对立陶宛的首批农地整治项目实施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在提高耕种便利度和改善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农场主和农民的广泛认可[2]。朱玉春等认为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消费者,所以顾客满意度也可以称为农民满意度[3]。刘成奎认为土地整治的“农民满意度”是农民以自身的主观感觉来评价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效果的满意程度,其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然后进行量化[4]。国内当前关于土地整治的农民满意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与统计、Logistic模型、Tobit模型、顾客满意度评价法等。如唐欣等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山东省垦利县土地整治区的农民进行抽样调查,综合分析了当地农民的满意度[5];王德起、刘海楠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打分,对山东省七个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区的农民满意度进行了评价[6]。
也有部分学者在分析方法上有所创新,例如夏敏、孙洁等人将四分图模型应用到评价土地整治农民满意度中[7]。罗文斌等运用顾客满意度调查评价法(CSI评价法)对我国几个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所开展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进行评价,并分析了这些地区的地域差异特征[8]。樊丽明 、骆永民则将结构方程模型(SEM模型)用于测评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满意度中[9],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综合目前国内的相关文献来看,多数学者都是从定性的角度探究农民的满意度,定量研究可谓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基于对江苏省赣榆区塔山镇的土地整治区进行实地调查,着力于从定量角度出发研究土地整治农民满意度,深入了解农户的需求特征,并运用顾客满意度评价法(CSI模型)对当地农民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完善土地整治评价体系、推动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研究区选择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选择
赣榆区是连云港的三个主城区之一,位于江苏省和山东省的交界处,面积约1369平方公里,区内有15个镇和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00多个行政村,人口约42万。境内有山区、沿海和平原类型的地貌,约各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处海边,海岸线长度在全省排名居首。区内农地资源丰富,土地质量良好,河运发达,河网密布。
为反映调查区的土地整治真实情况,通过向专家、当地国土局工作人员咨询及预调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地整治项目作为调查样本。本次选取的是江苏省赣榆区塔山镇“万顷良田”项目为调研对象。赣榆区塔山镇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距国际港连云港口岸70公里,兖石铁路60公里,陇海铁路50公里,紧临“同三”高速公路和204、310、327国道“同三”高速公路。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湿润性海洋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阳光和水分充足。塔山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是江苏省首批省级以上投资的土地开发整治试点项目,该工程位于赣榆区塔山镇,涉及地区广泛,包括了官庄、土城等19个行政村,批准建设规模达1459.870公顷,计划新增耕地24.240公顷,总投资4114万元,规划建设期2年。2013年10月项目开工,2015年10月竣工。 该工程项目实施之后,土地平整工程——包括坑塘填埋、田间平整、土地翻耕等,共完成土方69.655万方;并且,在配套和完善了农田水利基础工程建设的同时,还修建了田间道路工程,其中新建混凝土田间道路11.491km,新建泥结碎石田间道路11.009km,素土生产路总长达63.632km;项目区耕地总面积约1262.450公顷,新增耕地24.510公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