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固体碳源对活性污泥反硝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本实验对活性污泥的反硝化性能进行研究,选取了废报纸(简写为PAP)、枯黄的梧桐叶(简写为LEA)、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简称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β-Hydroxyalkanoates,简称PHAs)作为固体碳源,比较四种材料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对污泥反硝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温度是影响反硝化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四种材料的亚硝酸氮积累有很大影响,也会影响固体材料的释碳效果;而四种材料作为碳源反硝化时对进水pH的适应性较强,在pH值为4.5~9.5的条件下,硝酸氮的去除率变化并不大,除报纸外,出水中亚硝酸氮的变化也不大。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 1
1材料与方法2
1.1实验材料 2
1.1.1材料来源2
1.1.2 反硝化配水2
1.2实验装置 2
1.3实验方法 2
1.3.1实验材料的预处理2
1.3.2活性污泥的驯养2
1.3.3环境条件对活性污泥的影响2
1.4分析方法 2
2结果与分析3
2.1温度对反硝化的影响3
2.1.1硝态氮去除率3
2.1.2亚硝态氮累积3
2.1.3 COD累积4
2.1.4出水中磷浓度4
2.2 pH值对反硝化的影响5
2.2.1硝态氮去除率5
2.2.2亚硝态氮累积5
2.2.3 COD累积6
2.2.4出水中磷浓度6
2.2.5反应后pH变化7
3讨论 7
3.1四种材料反硝化效果比较7
3.2温度对反硝化的影响7
3.3 pH值对反硝化的影响8
3.4总结8
致谢8
参考文献8
四种固体碳源对活性污泥反硝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污水排放日益递增,污水处理的不合格更是导致水体富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养日趋严重,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逐年增加,成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指标。基于硝酸盐的污染性,国家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规章,控制污水处理厂氮磷排放量[14]。目前,由于二级污水中氮源的缺乏,如何控制污水二级处理中硝酸盐的含量,成为一个亟待我们去解决的难题[57]。
硝态氮的去除一般是利用反硝化过程[8],这一过程需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为保证反应顺利进行还需要提供充足的有机碳作为碳源[9]。近年来,许多科学家都致力于寻找既廉价、无毒、无二次污染,又经济实用的碳源来解决污水处理中碳源不足的难题[1012]。但大多研究都集中于甲醇、乙醇、葡萄糖等液体有机碳源,在效果上,这些液体碳源确实具有显著的效果,但高额的成本使它们无法在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1319]。
国内外学者都对传统与非传统外加碳源做过不少比较[20,21],廉价并且可持续释放碳源的固体材料逐渐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22]。可利用于反硝化中的固体碳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富含纤维素的天然材料,如稻壳、秸秆[2325]、废纸、棉花[26]等,另一种是人工合成材料,如PHAs、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CL(聚己酸内酯)[27]、PLA等。PHAs与PLA都是人工合成的可降解生物材料,是微生物产生的天然聚合物[28],它们的降解产物可完全进入自然界的生态循环,而不造成任何污染[29]。相较于液体碳源,这些固体碳源更加易于控制,不会影响出水水质[30]。
污水中硝态氮的去除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pH值等[31],相关研究也发现,温度变化会对反硝化细菌产生较大的影响[32]。因此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投加不同固体碳源对活性污泥反硝化性能的影响,可以用来指导实践应用,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本实验就选取了废报纸、梧桐叶、PLA、PHA作为固体碳源,控制污水温度、pH值,探讨环境条件在投加不同碳源情况下对活性污泥反硝化的影响,以期为固相反硝化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普通废报纸(PAP);自然脱落的枯黄梧桐叶(LEA);PLA材料;PHA材料。
硝酸钾、亚硝酸钠、磷酸二氢钾、对氨基苯磺酸、盐酸萘乙二胺、浓硫酸等实验室常用药品,分析纯。
1.1.1 材料来源
活性污泥取自南京仙林污水处理厂CAST曝气池(污泥浓度为6000mg/L);废报纸为普通废弃不用的报纸;枯黄梧桐叶于秋天收集自大学校内;PLA、PHA材料购自国内某生物材料公司,颗粒直径约0.3cm左右。
1.1.2 反硝化配水
配水采用自来水中加入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使其中硝态氮浓度为50mg/L,磷浓度为10mg/L。
1.2 实验装置
用250ml锥形瓶作为反应器进行反硝化实验,以封口膜密封,即可形成一个缺氧的环境。
实验方法
1.3.1 碳源材料的预处理
把废报纸和梧桐叶洗净后自然风干,然后剪成长宽小于1cm的小块,放入广口瓶或封口袋中,保存在干燥器中备用。
1.3.2 活性污泥的驯养
将取回来的污泥放置到恒温培养箱中,添加浓度为5:1的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营养液,并添加四种固体碳源材料,设置水利停留时间为24h;定时换水,并监测出水硝态氮浓度,待出水硝态氮浓度趋于稳定后,开始反硝化实验。
1.3.3 环境条件对反硝化的影响
采用批式实验的方法研究温度、pH的影响。将相同质量(1g)的废报纸、梧桐叶、PLA材料、PHA材料分别放到250mL锥形瓶中,空白对照组不加碳源,加入100mL配水,接种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浓度在1g/L左右,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设置HRT为24h,通过调节恒温箱温度改变反硝化温度条件(设置15℃、20℃、25℃、30℃、35℃六组温度梯度),以HCl和NaOH溶液调节进水pH(设置4.5、5.5、6.5、7.5、8.5、9.5六组pH梯度)。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 1
1材料与方法2
1.1实验材料 2
1.1.1材料来源2
1.1.2 反硝化配水2
1.2实验装置 2
1.3实验方法 2
1.3.1实验材料的预处理2
1.3.2活性污泥的驯养2
1.3.3环境条件对活性污泥的影响2
1.4分析方法 2
2结果与分析3
2.1温度对反硝化的影响3
2.1.1硝态氮去除率3
2.1.2亚硝态氮累积3
2.1.3 COD累积4
2.1.4出水中磷浓度4
2.2 pH值对反硝化的影响5
2.2.1硝态氮去除率5
2.2.2亚硝态氮累积5
2.2.3 COD累积6
2.2.4出水中磷浓度6
2.2.5反应后pH变化7
3讨论 7
3.1四种材料反硝化效果比较7
3.2温度对反硝化的影响7
3.3 pH值对反硝化的影响8
3.4总结8
致谢8
参考文献8
四种固体碳源对活性污泥反硝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污水排放日益递增,污水处理的不合格更是导致水体富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养日趋严重,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逐年增加,成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指标。基于硝酸盐的污染性,国家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规章,控制污水处理厂氮磷排放量[14]。目前,由于二级污水中氮源的缺乏,如何控制污水二级处理中硝酸盐的含量,成为一个亟待我们去解决的难题[57]。
硝态氮的去除一般是利用反硝化过程[8],这一过程需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为保证反应顺利进行还需要提供充足的有机碳作为碳源[9]。近年来,许多科学家都致力于寻找既廉价、无毒、无二次污染,又经济实用的碳源来解决污水处理中碳源不足的难题[1012]。但大多研究都集中于甲醇、乙醇、葡萄糖等液体有机碳源,在效果上,这些液体碳源确实具有显著的效果,但高额的成本使它们无法在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1319]。
国内外学者都对传统与非传统外加碳源做过不少比较[20,21],廉价并且可持续释放碳源的固体材料逐渐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22]。可利用于反硝化中的固体碳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富含纤维素的天然材料,如稻壳、秸秆[2325]、废纸、棉花[26]等,另一种是人工合成材料,如PHAs、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CL(聚己酸内酯)[27]、PLA等。PHAs与PLA都是人工合成的可降解生物材料,是微生物产生的天然聚合物[28],它们的降解产物可完全进入自然界的生态循环,而不造成任何污染[29]。相较于液体碳源,这些固体碳源更加易于控制,不会影响出水水质[30]。
污水中硝态氮的去除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pH值等[31],相关研究也发现,温度变化会对反硝化细菌产生较大的影响[32]。因此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投加不同固体碳源对活性污泥反硝化性能的影响,可以用来指导实践应用,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本实验就选取了废报纸、梧桐叶、PLA、PHA作为固体碳源,控制污水温度、pH值,探讨环境条件在投加不同碳源情况下对活性污泥反硝化的影响,以期为固相反硝化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普通废报纸(PAP);自然脱落的枯黄梧桐叶(LEA);PLA材料;PHA材料。
硝酸钾、亚硝酸钠、磷酸二氢钾、对氨基苯磺酸、盐酸萘乙二胺、浓硫酸等实验室常用药品,分析纯。
1.1.1 材料来源
活性污泥取自南京仙林污水处理厂CAST曝气池(污泥浓度为6000mg/L);废报纸为普通废弃不用的报纸;枯黄梧桐叶于秋天收集自大学校内;PLA、PHA材料购自国内某生物材料公司,颗粒直径约0.3cm左右。
1.1.2 反硝化配水
配水采用自来水中加入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使其中硝态氮浓度为50mg/L,磷浓度为10mg/L。
1.2 实验装置
用250ml锥形瓶作为反应器进行反硝化实验,以封口膜密封,即可形成一个缺氧的环境。
实验方法
1.3.1 碳源材料的预处理
把废报纸和梧桐叶洗净后自然风干,然后剪成长宽小于1cm的小块,放入广口瓶或封口袋中,保存在干燥器中备用。
1.3.2 活性污泥的驯养
将取回来的污泥放置到恒温培养箱中,添加浓度为5:1的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营养液,并添加四种固体碳源材料,设置水利停留时间为24h;定时换水,并监测出水硝态氮浓度,待出水硝态氮浓度趋于稳定后,开始反硝化实验。
1.3.3 环境条件对反硝化的影响
采用批式实验的方法研究温度、pH的影响。将相同质量(1g)的废报纸、梧桐叶、PLA材料、PHA材料分别放到250mL锥形瓶中,空白对照组不加碳源,加入100mL配水,接种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浓度在1g/L左右,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设置HRT为24h,通过调节恒温箱温度改变反硝化温度条件(设置15℃、20℃、25℃、30℃、35℃六组温度梯度),以HCl和NaOH溶液调节进水pH(设置4.5、5.5、6.5、7.5、8.5、9.5六组pH梯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