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近郊农民土地征收策略选择的地区差异性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建设用地的扩张,致使大量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为了研究征地冲突中农民策略选择的地域差异性,提出具有地域差异性的征地管理建议,本课题以淮安市近郊清江浦区、淮阴区、淮安区为研究地区,通过对221位失地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发现78%的农民在征地中采取“妥协策略”,18%采取 “温和策略”,4%采取“激进策略”。运用分区比较及Logistic方法,发现不同片区农民征地应对策略选择情况存在差异,而政府征地补偿方案公告情况、征地咨询窗口的设置是导致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在征地管理中,在近郊区应完善征地咨询服务,加大相对偏远地区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规范征地工作人员行为。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绪论 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
(二)研究技术路线 3
(三)不足之处 4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4
(一)土地征收地域因素 4
(二)不同地域土地征收差异 4
(三)农民行为地域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5
(四)基于地区差异化的征地管理政策研究 6
三、问卷调查与结果统计 7
(一)问卷设计 7
(二)问卷实施 8
四、不同片区被征地农民策略选择比较 11
(一)被征地农民策略选择 11
(二)农民主体因素分析 12
1.政策了解程度 12
2.村民交流情况 12
3.农民认知水平 13
3.征地补偿满意度 13
4.受教育程度 13
5.收入情况 13
6.亲戚关系 14
(三)政府客体因素分析 14
1.听证会 14
2.公示情况 14
3.谈判过程 15
4.征地宣传 15
5.工作人员态度 15
6.咨询反馈情况 15
7.获得补偿时间 16
(四)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16
1.媒体关注度 16
2.周围征地情况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五、被征地农民策略选择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16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16
(二)估计结果解释 18
六、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0
城市近郊农民土地征收策略选择的地区差异性及原因分析
——以淮安市为例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行政行为[1]。快速城市化阶段,由于各国土地制度的差异,土地征收中存在的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别。[23] 国外研究者提出,征收不应该由政府补偿,甚至提出完全取消政府征收补偿。[4] 这与征地制度能有效保护被征地主体的利益、拥有清晰的产权安排、明晰的征地范围、合理的补偿标准与范围以及完善的征地程序是分不开的。[5]我国每年新增失地农民200 多万人,据推测,到2030 年,城镇化占用耕地将达363.33 万hm2 左右,失地农民数量将超过7800 万人,[6]征地问题在某些地方已演变成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土地征收冲突频发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征地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违法违规征收土地等侵犯农民地权的现象;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款拖延发放,强拆,强占等现象也屡见不鲜;“钉子户”,“农民上楼”等新词汇也应运而生。2002年以来,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逐年增多,[7]政府上访案件中的70%80%与拆迁、征地有关。[8]
目前我国土地征收表现出一种“政府强势征收,农民弱势接受”的模式,该模式呈现以下特征:(1)征地前,征地补偿标准由政府制定,农民被动接受征地相关信息。(2)征地中,政府与农民围绕标准谈判,政府可首先提出报价(一般报低价),掌握主动权,引导谈判进行,有最终定价权;而农民缺少完全知情权、发言权,又无财产处置权。且由于双方征地信息了解程度差距悬殊,谈判能力严重不对等,农民境遇十分被动。(3)征地后期,对补偿方案不满者采取正式(上访、法律诉讼等)或非正式(过激行为等)方式维权。就现今土地产权不明确、农民政策了解程度低、维权成本高[11]等现状来看,政府较于农民都处于优势地位,农民维权困难。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征地安置补偿机制不健全,缺失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缺乏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导致征地后福利水平严重受损、农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的重要原因,更加重要的是我国当前的土地征收补偿理论和原则与社会经济背景极不协调。[9]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策略选择与征地地区联系紧密,城市近郊与远郊及一般农村地区被征地农民因土地征收性质及开发活动的剧烈程度不同,会对农民的福利带来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城市近郊地区居民,其受城市中心影响较大,既有依赖农业生产生活的农民,也有家庭成员进入城市来减轻家庭生活负担的打工者,该地区农民的策略选择更加多样化。
关于“土地征收在地域空间上呈现出的结构规律特征”,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土地征收地域三元结构,即城市中心地区、城乡结合部、偏远农村地区土地征收结构的内在规律,土地征收动态博弈地域差异研究以及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农民土地征收的矛盾冲突等。本研究拟对城市近郊不同地区农民的征地策略选择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地区农民策略选择不同的原因,了解造成不同地区农民策略选择不同的重要因素,提出城市近郊地区差异化的征地管理政策建议。
(二)研究技术路线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当前我国土地征收现状、明确研究内容为城市近郊农民土地征收策略选择的地域差异性及其原因分析。首先,在理论分析阶段,对农民土地征收的策略选择划分为激进策略(自杀行为、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温和策略(上访、找关系等)、妥协策略(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等)。分析影响农民策略选择的因素包含农民主体、政府客体、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实地调查中,以淮安市近郊清江浦区、淮阴区、淮安区各安置小区农民为调查对象,通过统计各问题回答情况,直观分析地域差异对于农民征地策略选择的影响程度、不同地区农民选择相应策略选择的原因。然后将问卷问题所涉及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整理,作为变量加入回归模型进行定量验证,观察各地域策略选择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差异,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根据定量研究得到的城市近郊不同地区农民土地征收策略选择的差异性原因分析,探求有利于提升农民满意度、维护农民权益、缓解农民与政府冲突、降低博弈力度、保障政府执行力、基于地区差异化的征地管理政策研究,就各显著影响素提出改善建议,为完善现实征地制度作参考,为未来农民更优策略选择提出研究性建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32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