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t·晨山青院自由阅读空间设计(附件)

摘 要古代夫子在教学时就提倡有声记忆法,然而目前各大高校都忽略有声记忆法的重要性,认为仅仅制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便可以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显然这种认为过于片面。当前阅读空间现在是呈上升发展的趋势,从十八大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开始,很多地方都开始注重阅读与发声朗读的重要性,还有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的出现,这个节目推出的“朗读亭”出现在各大高校,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虽然“朗读亭”的出现受到众多爱好读书人士的热爱,可是在校园环境中很少有高校对这方面的需求单独成立空间,学生在需要朗读时只能在校园空地完成,若在冬季或者阴雨天气的情况下便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因为大部分学校内的自习室、图书馆、教室等室内场所皆是提倡安静学习的地方,所以现在很多学校都需要一个可以发声阅读的空间。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 选题背景 1
(二) 选题目的和意义 1
(三) 研究分析国内外现状 3
二、“Soft晨”主题确立与分析 4
(一)以“Soft晨”为主题的原因 4
(二) 主题元素分析 4
三、 自由阅读空间分析 5
(一) 自由阅读空间类型 5
(二) 自由阅读空间现状 5
(三) 自由阅读空间需求 5
(四) 自由阅读空间特点 6
四、“Soft晨——自由阅读空间设计分析 7
(一) 选定地理位置 7
(二) 建筑划分 7
(三) 空间划分 8
(四) 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 8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本次选题背景是很多高校都忽视了对阅读空间的建设,对学生朗读学习的方式不够重视,可是很多的高校的学生都有继续深造的准备(考研、考公等)、专业需求声音练习、外语口语练习等需求,他们的这些需求都需要发声,虽然众多高校都会设有图书馆自习室等学习空间,但这种空间它们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安静学习”,这一特点则无法满足以上学生的需求,所以在校的很多学生提议学校可以给他们建设一个可以进行朗读的空间,但即使在学生的呼吁下多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高校还是没有提高对阅读空间的重视,比如学院,在这里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生准备考研、考公考级活动他们需要发声背书,还有许多学院学生因为专业需要练习发音,口语等朗读活动,学校12000多学生中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是极度需要一个可以发声朗读的空间,而剩下的学生在个别时间也是需要一个朗读空间,例如当学校组织朗读活动、社团阅读活动时都需要这样的一个阅读空间。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1.目的
学校虽然已有图书馆,但是却极度缺乏一个学生可以自由朗读的空间,在学校的规定下图书馆是一个安静读书的区域,学生进入图书馆就需要进入安静的状态,但是在一个大学校园里存在着大半的学生(练声学生、练习口语学生、考研、考公、考级、期末复习等)需要一个可以出声朗读的空间非常需要一个可以出声的环境,所以自由阅读空间的设立主要目的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国务院“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图1)。
/
图1
因为学院现没有阅读空间,致使学生在有朗读需求时只能在走廊、楼道等地进行。所以第二是响应学院学子想有声阅读的心声(图2、图3)。
/ /
图2生自习室学习实景 图3学生背诵实景
第三寻找一种与校园建筑相吻合的性质,建立一个适合校园师生的共享自由阅读空间,合理解决无声与有声冲突问题(图4)。学校图书馆、自习室等是一个提倡安静读书的地方,适合学生学习的空间也只有这几个,当有声与无声冲突时不可避免的学生会与管理人员产生矛盾,阅读空间的设立则会解决这一矛盾。
/
图4有声与无声冲突实例
2.意义
古代夫子在教学时就提倡有声记忆法,然而目前各大高校都忽略有声记忆法的重要性,认为仅的制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就可以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因此现在很多高校都没有这样的一个空间可以解决学生朗读问题,或者说很多学校直接忽略这个问题,甚至还因为这个问题学生与管理员发生过矛盾,而这个自由阅读空间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形式。
(三)研究分析国内外现状
1.国内现状
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忽略了这自由阅读公共空间的建设,在这方面上存在着极大的空缺问题,对这方面的忽略导致了学校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产生的管理员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现在伴随着全民阅读的逐渐推进,朗读形式的阅读模式逐渐在各个高校展开。临沂大学2013年12月8日开放“朗读专区”成为目前设有“朗读专区”有报道的全国首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一楼自修室从2009年新馆投入使用后,早上8点前都是学生的自发晨读区。大连外国语学院、山东女子学院、北京大学等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作下推出“外语学习专区”,模仿国外图书馆有声区的模式。金陵图书馆和 南京新闻广播联合推出的“朗读者”,然后推行的“朗读亭”(图5、图6)。大部分学校虽然都设有图书馆但是很少设有专门的朗读空间,在朗读空间这方面的建设是缺乏的。
/ /
图5朗读亭 图6朗读亭应用
2.国外现状
学习共享空间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高校出现。它是以信息共享为主,经过各样的发展,在1999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正式开放,成为全球第一个学习共享空间。阅读共享空间是美国建筑师波特曼为了呼应学生对环境的心理创造出来的一个空间。主要功能是为了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对环境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效率。国外的学校无论小学、中学、大学他们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并把这方面作为重点来关注,他们认为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是在欣赏自己的声音同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在国外几乎每个高校都会设有独立的朗读区域,给学生独立的阅读空间,在这样的朗读空间里会划分区域,小的区域用玻璃等隔音材质隔开,这样也不会打扰到他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16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