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椒江区滨水景观带b区设计


目 录
1.设计背景1
2.场地分析1
2.1.场地环境分析1
2.2.优势与劣势1
3.设计目的1
4.1.核心概念2
4.2.设计思路与方法2
5.设计方案说明2
5.1.总体设计2
5.2.分区设计3
6.创新与不足3
结论4
致谢5
1 设计背景
台州是浙江省的一个下辖地级市,台州历史文化悠久,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台州地处浙江省的沿海中部,位置得天独厚,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间,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台州是海洋大市,海洋面积广阔,资源丰富。文化历史、地域地理和丰富的资源孕育了这座美丽城市。
台州椒江区地处浙东最大的温黄平原北部,地貌以平原为主。基于初步的调研,我发现椒江区待设计地块地形平坦,村落密布,农田较多,周边工业发达,是人流量较大的一块区域,但有规划无序,细节粗糙,人文内涵缺失等诸多问题。所以我计划采用景观设计的专业手段对椒江区待建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将其打造成一片环境宜人的公园,以此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
2 场地分析
2.1 场地环境分析
椒江区该待建区域位于疏港大道以东,东海大道以南,经五路以西,开发大道以北。从场地内部环境来看,地形原貌为乡村地貌,内部多村落、农田、工厂及荒地,绿化较为杂乱,河岸无观赏性,且部分地区有轻度废弃污染。内部环境需要通盘考虑、重新规划,计划将其设计成一个景色宜人的城市滨水景观公园。从场地外部环境来看,四周道路开阔,交通便利,人流量较大,周边有较多的办公和住宅区域,以及大型超市等商业区。该基地的西北方向分布有多处公园。
2.2 优势与劣势
目前来看,椒江区该场地利用率较高,河水清澈,交通便利,也有部分乡村原貌,与我B区确立的“乡村归属感”这一主题很契合,部分的乡土景观可以做保留式设计,这些对于我来说是个优势。至于劣势方面,场地内部的村落较多,地处经济开发区,偏离市中心。在规划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内部原有的工厂会产生轻微的废弃污染的等。这些因素都是后期需要设计考虑进去的。
3 设计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基于以上分析所得出的问题,我计划用景观设计手段对其一一进行解决。规整其原有杂乱 的地形,增加场地内部绿化面积,打造优美的驳岸形态,整治局部的环境污染,最终打造一片服务于周边民众乃至整个城市区域的宜人的室外环境。景观设计关乎到一个城市的公众体验,同时任何一个设计是服务于群众的。一个好的景观设计是注重群众在该城市生活中的质量的,好的室外环境设计也会让生活在该城市的群众体会到美好的城市环境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因此,关乎到一个城市,一方群众生活质量的设计,是十分有意义和挑战的。
4.1 核心概念
归属感是最美幸福城市评定的标准之一,我的设计主题就是“归属感”。那么此次设计的核心是让公众在该城市滨水景观公园体验到归属感,从而让人们“宅”在公园里,锻炼身体,与外界接触,而不是做宅男宅女。设计中同时融入当地文化元素,让该城市滨水景观公园成为当地的一个地标性景观公园。
4.2 设计思路与方法
设计思路:国家统计局每年都会有一次“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选拔,其中选拔的标准之一就是该城市是否有归属感。因此归属感是幸福城市评选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我们不应该忽略生活在其中公众心中的归属感。因此我对该设计区域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通过环境景观课程所学,从城市视角、建筑视角、生态视角、艺术视角、传统视角、公众视角多方位展开环境规划设计,最大程度上完善设计。我围绕我设计的B区“乡村归属感”这一设计主题,力求设计出一个既优质又颇具灵气的城市滨水公园,为城市进程所需要,为城市生活人群所服务。
设计方法:1.对基地现状进行调研,了解基地的周边现状;2.手绘辅助与实物模型;3.手绘椒江区改造区的草图,并根据周边现状规划景观带最终确定方案;4.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CAD与PHOTOSHOP完成相关平面设计,用SKETCH UP及LUMION完成场景建模及动画渲染,进而完成相关方案的展示。
5 设计方案说明
5.1 总体设计
本次毕业设计我负责的区域是该公园的B区。设计总体围绕主题“乡村归属感”层层展开,归属感的核心落实点即是“家”,由“家”进一步联想到“窝”,所以在建筑的设计上以“窝”为建筑原型进行演变。“乡村归属感”中“乡村”联想到“田”和“麦穗”。道路的设计上以“麦 穗”的造型进行演变,在水域的形态设计上以“田”为原型进行演变。因此如何营造出一个舒适且有归属感的室外环境,是此公园设计成败与否的关键。公园整体布局分为两岸式,一边静,一边动。左岸靠近主干道,作为动景设计;右岸乡村原貌丰富,所以作为静景设计,可以很好地满足B区主题“乡村归属感”。营造空间上私密区、开阔区、观赏区的区别,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场地内多是开阔草地疏林,辅之密林坡地及下沉垂钓区域,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
5.2 分区设计
场地分为入口广场区、坡地区、密林区、户外活动区、文娱区、垂钓区等。广场入口区视野开阔,两边种植行道树,之间放入雕塑和喷泉,辅之搭配一些景观绿化丰富空间。坡地区设计在主干道边侧,是想让过路的行人车辆在视觉上突然眼前一亮,一大片绿色会让人心情舒适。户外活动的密林区在场地中分布较多,硬质和软质的都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草地上野餐、放风筝、做活动等,在硬质广场上市民们可以跳广场舞,平时也可以举办一些活动。垂钓区是为了满足一些中老年男士,业余时间在公园里活动,垂钓作为一个吸引点。文娱区在河道右岸,设立两个书屋,为喜爱阅读的人群提供,同时也是让阅读进入人们的生活,不让文化流失,形成全民阅读的局面。文化岛屿保留原来的乡土风貌,目的在于让大家看到眼前的这个公园,可以知道它之前的风貌,之前的历史。是对原生态的一种保留式设计,也是为了切近我的主题“乡村归属感”。平坦的草地区在公园的东南角,位置较为偏僻,是一个安静惬意的场所,适合慢节奏的活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53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