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椒江区滨水景观带a区设计
目 录
1设计背景1
2场地分析1
2.1场地环境分析1
2.2优势与劣势1
3设计目的1
4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2
4.1核心理念2
4.2设计方法2
5设计说明3
5.1总体规划3
5.2分区规划3
6创新与不足4
结语5
致谢6
1 设计背景
浙江省台州市是由椒江区、黄岩区和路桥区三个区组成的一个组团式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居住。因此,这里拥有着丰厚的历史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诞生了像道济等一系列著名的历史人物。
台州市椒江区滨水景观带,是椒江区近年来依照周边居民需求规划建造的城市公共休闲活动空间。目前主要的作用是使得周边的居民在闲暇时光能够有一块较近的活动娱乐公共场所。
前期对场地的调研中我发现,待建区域目前存在着建筑杂乱、污染严重、水系形状单一、规划无序、土地浪费严重、文化要素缺失等诸多不足。查询国内外诸多同类型设计项目后,我计划采用景观设计的专业手段对基地进行优化设计。
2 场地分析
2.1 场地环境分析
基地位于椒江区主城中心区东南部,总规划用地面积约26公顷。南靠体育场路东段,西临疏港大道,周围被工厂和农田围绕,属于台州市待开发的区域内。椒江区虽然有较多的开放式公园,但都离待建区域较远,距离商业区也有一定的距离。
2.2 优势与劣势
从前期的调研资料中我发现,基地存在着一定的优势:首先,周边道路环绕,交通便利;其次,附近没有类似的公共开放空间,居民需求量大;然后,基地内部大部分是未开发的农田,改造起来相对简单。最后,椒江区处于温黄平原的核心地带,生产总值高,并且还是台州的行政中心,基地建成公园后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一是周边工厂较多,大型工程车辆进出频繁,污染较重,噪音较大;二是各类资源优势不明显,很多东西包括植物都需要从外部移植,运输成本增加,徒增不便;三是基地离市区较远,建成后不容易被外人所了解。
3 设计目的
从上述分析中得出的问题,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将会采用景观设计手段来解决它们。首先从交通层面,周边干道不变,重新规划基地内部的交通流线,分出主干道和次干道,人流的集散区域,将内部空间合理地利用起来;其次明确地理区位,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树木花卉,以此来扩大绿化面积;最后根据实际需求,适当的添加一些公共设施和景观小品,让场景看起来更加的丰富。
4 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
4.1 核心理念
查询国内外诸多同类型设计项目后,如何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则需要仔细思考。我研究了路易斯维尔滨水公园的设计项目和秦皇岛汤河公园设计项目,让我受益匪浅。第一个案例运用硬质驳岸与自然河岸的对比来暗示这里曾是工业用地,添加的活动设施也为该场地带来了新的乐趣。另一个案例,则是运用最少的投入,将一条普通的河流廊道改造成城市休憩地,不仅提升了人们视觉上的美感享受,也有效改变并优化了环境。这两则事例启发了我,一是要注重基地的自然和文化特征,二是尽量节省开支,做出公园标志性的构筑物。
景观设计,最重要的是与自然相协调,并且尊重当地文化历史。设计时应遵循基地的原貌,不应过分大改;基地如有古建筑需原地保留或迁建;基地在椒江区,就要体现出当地的特色来,区别于全国其他地方的滨水景观。基地面积很大,需要整体进行设计构思,并且也要考虑到城市现代化的元素,将公园与城市联系起来,最大限度的服务当地群众,建立群众对于这片区域的归属感,以“归属感”作为本案的核心支撑,打造出良好的景观空间效果,进而丰富整个场景。
4.2 设计方法
如何落实“归属感”这一概念?我认为要回归自然,回归本源。所以我尽量减少景观的人工制景感,让景观显得更自然些,更有原初感。
如果盲目的在场地中增加雕塑一类的景观小品,就会让人感觉到是在堆砌,会失去原本基地的特色。我们只能穿插一些景观建筑和景观小品,让人们游玩其中不仅有回归自然的体会,也要有“这是台州的自然”的感觉。台州的历史在经过梳理后令我震撼,从秦朝便有了记录,一直到当今社会,历经了5000多年的历史。将台州的这段历史与这块基地相结合,让人们穿行其中便能够体悟到这里的文化底蕴。
结合着景观设计的常规手段,包括基地调研、手绘草图、cad制图等方法,我将基地的场景在计算机中用模型建立起来,从而对其改造设计,在后期的制作修改中也能把设计思路更加直观的体现出来。
5 设计说明
5.1 总体规划
对基地先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将区域一块块划分好,然后将河道进行规划调整,让它能够更好地成为一个观景点。其次,充分考虑场地的功能性,包括路灯、座椅、垃圾桶、停车场、栏杆扶手、长廊等等。设计这些东西时要同时具备实用性和观赏性。广场上的雕塑要符合场地的布置。再次,增加绿化面积,多以补充种植乔木为主,因为这类树比较容易存活,成年后可以有效的遮挡阳光。另外酌情补充观花观叶类树种,如樱花树、木槿、枫香树等,这类植物不仅能够增加场地绿化率,还能够丰富场景的效果,使得更有生机。进一步提升场地内植物的多样性。
5.2 分区规划
整个场地主要分为三块区域:亲水走廊区、活力走廊区和绿荫走廊区。场地中多用绿篱和树木作为自然的围栏,林荫小道周边种满树,让人感觉行走在大自然当中。小山坡不仅能够让地面产生起伏感,也可以阻挡人们视线,路到头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亲水走廊区位于场地的右下区域,公园中大部分的建筑都集中于此,包括:多用途建筑,观景平台,小卖部和景观建筑。多用途建筑呈六变形,拥有游客服务中心;快递收发;安保;健身四项功能。观景平台有十四米之高,站在上面能够俯瞰整个公园,带给游客不一样的体验。区域内还有旱喷泉,不仅不阻碍交通,还能让小孩安全的玩水。
活力走廊区位于场地的右上区域,包括一个抬升式广场,一个下沉式广场和两个篮球场。抬升式广场主要是供人们跳广场舞,下沉式广场主要供情侣休息和观赏景色。两个篮球场是为了满足年轻人运动的需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