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献血站空间环境设计


目 录
1 背景 1
2 场地基本情况1
3 现状分析1
4 概念设想2
5 设计内容说明2
5.1 风格确立2
5.2 功能设计3
5.3 材料选择及色彩搭配3
5.4方案设计4
6 创新性4
结论 5
致谢 6
1 背景
血液的安全是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保障。安全献血可以拯救患者的生命,不安全的血液也会危害患者的健康,所以,保证血液安全已成为各国政府当前非常重视的问题。早在1946年,国际红十字组织就在全世界推广无偿献血政策,目前,无偿献血已成为世界不少国家医疗用血的主要来源,而我国在1998年10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这也是我国血液管理法制化的一个新的重要转折点。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用血量也随之不断的增加,这也使我国逐渐出现“血荒”现象。
献血率低将直接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传统观念的持续,人们对国家的献血政策的不信任以及现在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的态度和服务是使人们不愿意献血的三大原因。另外,我国当前的献血环境仍旧大多停留在采血车这一方式上,这就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和低效性,这也是我国人们不愿意献血的原因之一。
2 场地的基本情况
当前淮安便是典型的具有严重血荒问题的城市,目前仅有两家采血机构。分别位于清河区和洪泽县,这样的数量分布使区域间的功能性单一以及公共区域机构的数量不足,对于一个地级市的采供血系统来说远远不够。
城市内能够满足建立城市献血站的区域条件以及位于城市人流量大的地方而又不影响城市经济的区域,清河区的人民广场,青浦区枚乘路与淮海南路的交界处,淮阴区的王营工商局附近,楚州区的大润发附近这四处地点分别位于淮安的四个区,都具备了以上献血站建立的条件。
3 现状分析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用血量随之不断的递增,当前的献血量已经远远不够医疗需求了,在城市中增设献血站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措施,同时在社会中宣传无偿献血的知识也必不可少。
本方案基地为9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平方米左右的四个室内空间,空间中划分为检测室、采血室、宣传区、休息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着重设计休息区和宣传区,以达到宣传和营造舒适的献血环境的目的。
总而言之,该方案主要从功能和人文两个方面展开设计。抛弃传统的白色调,以舒适、温馨、安全的色调作为室内主要色调,例如原木色,橄榄色等,同时在供献血者休息的场所采用吸音隔音板等材料,并且在空间布局流线上做到便捷,讲究效率性。
4 概念设想
该项目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通过献血站改变人们现有的传统观念,让人们主动,踊跃的参加无偿献血,提高献血率,更是通过献血站传播献血相关的知识,培养人们的献血意识,发展长期献血者。献血站的建立更是可以有效的改善“血荒”现象,为医疗事业提供优质安全的血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淮安的城市形象,树立淮安在人们心目中的另一标志。
5 设计内容说明
5.1 风格确立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较快,多数人每天都忙于上班工作,既忙碌又觉得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固定的生活上班工作环境较为枯燥,更不要说抽出时间去献血了,所以,本方案设计既要将空间设计的简单、舒适、安逸,同时也可以让忙碌的群众在献血的同时享受到在生活以外的体验。
所以,该方案的室内风格取向应基本符合现代视觉语境,需体现出献血站舒适、温馨的氛围。因此,在本方案的设计中采用了线条做装饰,同时局部的地方用凹凸的造型增加视觉效果。整个空间的设计表达较为直白,用精简的木质元素创造出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让所有的细节看上去简约,使整个空间看上去非常舒适、和谐。由于室内繁琐装饰的部位较少,所以整个空间注重颜色搭配和空间布局。在该方案的室内设计方面,对空间的布局采用较为活泼的方式,采用大量的弧形墙体,使空间具有一丝活跃的氛围,改变以往献血站的严谨气氛。把强调功能作为设计的主要方向,然后是结构和形式上的完整,精准巧妙的将材料、技术、空间实现完美的结合。删除繁琐的空间装饰,保留精简的设计部分,以凝练的色彩搭配和极为简洁的几何线条造型,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将室内环境、人和宣传知识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时尚舒适和谐的室内功能空间。
方案设计的特点如下:
(1)方案一与方案三采用局部开放的形式仅有少数的空间留有落地窗,方案二和方案四两个空间室内以半开放空间为主、内外通透,在空间平面设计中追求不受承重墙与承重柱限制的自由,对其进行隐藏装饰的设计。
(2)在室内墙面、地面、顶棚的造型设计上,注重简洁,没有较多的复杂造型,追求以少胜多的效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54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