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坞人家餐饮空间设计旧船厂改造
目 录
1引言1
2本课题概述1
2.1课题背景1
2.2目的及意义1
3设计的方向及构思2
3.1 设计方向2
3.2 设计构思2
4 空间及功能设计2
4.1 内部功能划分2
4.2 风格定位3
4.3 门厅设计3
4.4 中庭设计3
4.5 空间与光影设计3
5涉及相关问题4
结论 5
致谢 61 引言
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变,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张,致使工业时代的修建的厂房逐渐被闲置、废弃。然而城市仍需继续发展,用地有限,于是大家把目光转向城市内旧工业建筑遗产。这些旧工厂作为国有资源的一部分,拆除和搁置都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因此对其改造再利用俨然成为解决问题的明智之举。
2 本课题概述
2.1课题背景
淮安位于江苏北部平原腹地,属于黄淮平原与江淮平原的交际处,京杭大运河、淮河贯穿全境。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一座适合居住、旅游的生态城市。
该课题选址在淮安市清江浦区清浦大桥下一所旧船厂,位于市区,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对其改造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既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又能避免城市历史文脉断层的现象。对于旧工业建筑的大规模改造,最早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欧洲。有的改造成画室、工作室,成为文化产业园区,有的改成办公室等公共办公空间,当然有的改造成娱乐休闲空间,例如酒店、餐厅、酒吧、会所等。
该课题属于餐饮室内空间设计,本方案通过对旧船厂的改造再利用,围绕“船坞”设计主题,充分且合理的利用空间重新规划功能区,使得旧船厂焕发生机。
2.2目的及意义
淮安作为一座正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城市,随着产业结构的的转变,城内用地紧张,旧工业建筑的搁置和拆除问题加剧,因此让旧工业建筑重新焕发生机俨然迫在眉急。通过对该船厂的改造、设计、再利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淮安的旧工业文化,让建筑遗产“ 变废为宝” 得到了重生,在焕发旧工业时代的时代精神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淮安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还能够丰富淮安的文化产业。最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要的希望大家对这种就工业建筑遗产能够有一种全新的再评价,树立一种再评价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能够不因时代变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好物,尤其是那些存在至今且值得传至未来的好的东西,对其进行再评价,发现其价值。
3 设计方向及构思
3.1设计方向
本方案旨在将旧船厂改造成一个功能多元化的餐饮空间,与画廊、展览等功能相融合的餐厅。整个设计中既保留旧船厂原有的历史痕迹,对其充分利用成为怀旧展览场所,并在此基础上融合淮安当地文化,以船坞为设计要素,使整体的工业风富有人情味,更具有内涵。以此来吸引更多的顾客,来感受这场所所富有的时代精神,从而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更高需求。
3.2 设计构思
首先,适当保留船厂本身旧有时代精神的东西,不破坏该厂房所具有的场所精神,并使这种精神重新展示。其次,融合淮安当地的文化,让它融入在整个场所里。最后,要充分考虑现代城市发展中对餐饮空间的要求,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与先进材料,对空间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充分利用空间,营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工业风餐饮空间。
4 空间及功能设计
4.1内部功能划分
该方案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层高约12米,共分成3层,其布局规划是根据建筑本身独特的建筑结构进行划分的。中间是具有展览、观赏功能的中庭。中庭一层是展览旧船厂保留的旧物品区;二层提供观赏平台;三层则是一个艺术长廊,主要展示淮安当地文化和艺术品。中庭两边是就餐区,对称式的划分空间,一层和二层分别有散座区和卡座区,还有收银区、展览区、厨房等功能区域。三层为办公区和包厢区。每层都有公共卫生间。整个内部空间通透、宽敞、有良好的交通流线、座位布置灵活,利用隔断对空间进行再次划分。
4.2 风格定位
整个餐厅的内部空间为工业风格,大面积的运用水泥墙,使得空间更有一份沉静与现代感,待在水泥建构出来的空间里,整个人会不由得放空自己,慢慢享受这室内的静逸与美好。适当的木材的使用使得整个空间又多了份生气,尤其是是那种老、旧的木头的纹理。当然在整个建筑还巧妙的将钢材等金属材料与玻璃、木头等相结合,使得空间更富现代感。值得一提的是,空间中保留一面旧船厂留下灰色砖墙,使其成为收银台背景墙,这也算是对这一场所的敬畏。整个空间多用素色来营造一种工业风,而其中的一些鲜艳的纯色起到了活跃空间的作用,使得空间不那么沉闷。
4.3 入口处及门厅设计
作为整个空间的门面,入口处的设计总让人眼前一亮。门口利用原来顶部钢架结构在主入口即形成入口的意向,与顶部结构有一定的呼应,一面红色的墙体为整个入口的点睛。门厅的一面水泥形象背景墙最具特色,整面墙中间掏空用麻绳拉住一艘意向船,以此来呼主题。
4.4 中庭设计
充分利用整个建筑层高的优势,中间全部挑空,屋顶用玻璃覆盖,将阳光引入室内,与室内建筑形成交错的光影。整个中庭分为三层,从门厅步入中庭,踏上由水泥板铺层的栈道,一边可观赏水景,一边可感受工业时代的场所精神。在中间布置一个枯水荷塘,铁艺的荷花和灰白的鹅卵石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最后面将造船过程进行了艺术呈现,把12个船舵做相框使用,展示每一道造船工序。中间再用大小各异的石头做点缀。二层的铁艺楼梯和过道主要提供一个观赏平台和引导人们进入室内就餐的作用。三层是一个艺术长廊,展示当地文化和艺术品。其中连接两边就餐空间的天桥最具特色,红色的扶手与顶面钢架让整个中庭更具活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