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沉积法制备锂电池锡负极材料
摘要
在石墨纸上电沉积锡纳米颗粒作为负极薄膜材料。以石墨纸作为基底的材料上进行电沉积来制备均匀的锡颗粒,而且锡颗粒与颗粒间有着充足的空间来容纳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伴随的积膨胀效应。通过改变电沉积的电流和时间,在石墨纸上沉积的锡颗粒的形态和间隔大小发生了变化。当固定沉积电流时,延长沉积时间可增加锡颗粒的尺寸而这也导致颗粒与颗粒间的间隔逐渐消失。但是增加电沉积的电流则会增加在石墨纸上锡颗粒沉积的层数,而颗粒与颗粒间的间隔则基本保持不变。当用最优的沉积时间2 min来制备锡薄膜时,样品表现出最佳的电
稀土掺杂TiO2Fe3O4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助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
稀土掺杂磁载纳米CeTiO2ZnOFe3O4的制备及电助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研究
摘要
本文采用超声化学沉淀法制备出磁性纳米Fe3O4,并通过溶胶凝胶法将稀土铈、纳米Fe3O4以及纳米ZnO掺杂到TiO2中制备出Ce/ZnO/TiO2/Fe3O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UV-Vis漫反射等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稀土Ce、ZnO及Fe3O4的掺杂使TiO2的晶型结构转变为高活性的锐钛矿、UV-Vis漫反射曲线有红移现象。产品的光催化活性以降解染料深红bpf为评价模型探究了催化剂的浓度、外加电压、电解质浓度、溶液的pH值、降解时间以及催化剂的
稀土掺杂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化学需氧量测定中的应用
摘要
本论文制备并表征了纳米Eu/TiO2光催化剂,建立了一种以纳米Eu/TiO2-Ce3+共存体系光催化氧化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并以葡萄糖为标准物质,优化了测定条件。其测定原理是基于光催化氧化有机物的同时相应的Ce4+被纳米Eu/TiO2表面的光生电子还原为Ce3+,而Ce3+有荧光且其荧光强度与浓度成正比。根据Ce3+浓度的变化来定量确定体系中化学需氧量(COD)。实验探讨了pH值、催化剂用量、降解时间、超声等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降解条件为:pH为0.30、催化剂用量为2
稀土杂多酸改性TiO2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摘 要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不同掺杂比的Ce/PW12/TiO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表征分析TiO2的晶型结构和颗粒尺寸,晶型结构主要为高催化活性的锐钛矿型。在进行光催化降解藏红溶液实验性能测试中,最佳煅烧的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2h,最佳掺杂比为PW12:TiO2=0.001:1。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制备的Ce/PW12/TiO2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光照时间、工作电压、催化剂加入量、溶液的pH值和回收次数对藏红溶液降解效果的影响。经过实验,结果
糖精钠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及应用
摘要
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糖精钠与甲基紫的缔合物在pH 7.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具有最大吸收峰为248nm,糖精钠浓度(C)在0.008—44μg/mL时,体系的吸光度(A)与糖精钠浓度(C)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8,检出限为0.004μg/mL,回收率在94.50%—104.58%之间。在荧光分光光度法中糖精钠标准溶液的激发波长为276nm、发射波长为409nm,在0.1—20μg/mL范围内,体系的吸光度(A)与糖精钠浓度(C)
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饮料中糖精钠的含量
摘 要
亚甲基蓝与糖精钠所形成的缔合物在pH=7.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运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时在247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并且吸收峰随着糖精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0.08-44ug/mL范围内吸光度与糖精钠浓度线性关系很好,检出限为0.004ug/mL,回收率在98.17-103.25%之间;运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糖精钠含量时激发波长为276nm,发射波长为409nm,线性范围为0.12-30ug/mL,回收率在97.00-100.02%之间,检出限为
金属离子掺杂对磷酸锰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摘要
LiMnPO4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热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等显著优势,是LiCoO2的理想替代材料。但LiMnPO4固有的低导电性及其颗粒中锂离子的缓慢扩散使得它的电化学性能较差。本实验中,我们采用掺杂金属离子的方法来改善LiMnPO4内在的低电子导电性和离子导电性,从而提高其电化学性能。首先我们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一系列LiMn(1-X)FeXPO4/C样品。通过XRD和SEM对它们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循环充放电来测试其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X=0.05时,
钒锡复合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摘 要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偏钒酸铵、四氯化锡与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钒锡改性TiO2凝胶,在不同温度下煅烧2h,从而制得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粉体经X射线衍射仪分析其晶型,并通过大紫外测其吸收,最后在紫外灯照射下降解藏红T溶液。实验结果如下:紫外光条件下,掺杂摩尔比率V:Ti=1.8%,煅烧时间为2h,温度450℃条件下的TiO2 粉体降解效率最高,达到94.29%;太阳光条件下,掺杂摩尔比率Sn:Ti=10%,煅烧时间为2h,温度500℃条件下的TiO2 粉体降解效率最高,达到95.
铈掺杂纳米TiO2∕Fe3O4的制备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利用水热法制备纳米Fe3O4,再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稀土铈的纳米TiO2∕Fe3O4复合材料。测试磁性,经XRD表征分析,TiO2晶相结构主要为高催化活性的锐钛矿型。在处理印染废水的光电催化降解中,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制备的铈掺杂TiO2∕Fe3O4纳米粉(Ce/TiO2∕Fe3O4)催化剂的光电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光电协同的条件下所施加的两端电压、催化剂加入量、溶液的pH值、溶液的浓度、光照条件、温度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活性红3BS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5 mg/L,溶
铈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性能研究
摘要
本文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相同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铈掺杂摩尔分数为0.05%的TiO2纳米粒子,500℃的煅烧温度,煅烧2h。表征方式选择X射线衍射(XRD) 、比表面积测定(BET)、红外光谱(IR)等分析手段,研究铈掺杂的纳米材料对有机磷农药废水——敌敌畏(PPDV)光催化的降解效果并探究影响降解效率的因素。利用间苯二酚荧光法分析了光催化降解敌敌畏溶液前后的浓度,计算出降解率。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控制可以显著提高铈掺杂TiO2对农药的降解率:敌敌畏初始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