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中国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20191229184205]
摘要
本文以中国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以及案例分析,结合篆刻历史、审美观念、文化内涵以及平面设计在当下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对中国篆刻艺术的艺术特点进行梳理研究,从而发现其中对平面设计有应用价值的艺术元素,并巧妙的应用到平面设计中。本文的研究为以下几点:一是梳理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二是以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性”为基点,论述篆刻艺术中可以应用的艺术元素,并说明几种应用方法,且展示相关的平面设计作品;三是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进行总结。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篆刻艺术平面设计应用性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对象.....................................................1
1.2、课题背景....................................................1-2
2、篆刻艺术的扩展分析..........................................2
2.1、篆刻艺术发展简史............................................2-3
2.2、篆刻艺术的表现手法...........................................3
2.2.1、以小见大..................................................3
2.2.2、借景抒情.................................................3-4
2.2.3、虚实相生..................................................4
2.3、篆刻艺术独特的装饰美.........................................4
2.3.1、篆刻艺术的线条美.........................................4-5
2.3.2、篆刻艺术的色彩美.........................................5-6
2.3.3、篆刻艺术的章法美..........................................6
3、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6
3.1、篆刻艺术元素转化为设计元素的方法.............................6
3.1.1、图形与文字的提取与变形...................................6-7
3.1.2、艺术语言的分解与重组......................................7
3.1.3、发散性的联想与再造.......................................7-8
3.2、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分类应用...............................8
3.2.1、应用于海报设计...........................................8-9
3.2.2、应用于标志设计............................................9
3.3、学生作品展示及阐述...........................................9
3.3.1、标志——微中国...........................................9-10
3.3.2、海报——关注中国..........................................10
4、结论...........................................................11
5、参考文献...............................................12
1、绪论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篆刻艺术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
篆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之一,有着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与艺术成就。作为书法和雕刻的结合体,它的个性色彩和意象的审美价值无不表明着它是具有相当高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以刀代笔的篆刻艺术,是用刻刀按照已经书写好的文字,或是描绘好的图画,进行刻写。篆刻艺术最常用的字体是篆书,隶书、行书、楷书也经常可见。印材的主要材料有玉、象牙、竹、木、金属、石料。其中使用最多最广泛的当以石料、金属。故此,又以“金石文字”流传于世。例如曾巩集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今篆刻为《金石录》五百卷”[1] 。
篆刻艺术之所以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篆刻艺术主要镌刻的是汉字,由于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汉字的书体复杂多变,。从体式来看,分为真、草、隶、篆;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又流派众多,风格迥异;从外在形式上来看,又有很多不同之处,例如可书写在扇面上,可书写在石壁上,可书写在丝绸上等等。之所以篆刻艺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品类繁多,正是因为汉字的这些特点,为它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1.2、课题背景
在古代早已有“诗、书、画、印”一说,早已深入到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生活的所有领域,研究它,非常有利于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因此,这是一个专业的任务。
篆刻字体用篆书为主流,这一方面,因为篆书笔画善于长短变化,可弯可曲,化方为圆,可以适应印材各式各样的形状,容易鲜明、和谐的让书法与印材完美契合。另一方面也因为篆书年代久远,一般人很难掌握,更加难以仿制、造假。自篆刻艺术风靡于世以来,各种闲章、书画款印渐渐的成为了书画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许多文人、墨客、画家便亲自操刀刻印,自然而然书画之意便融入了篆刻的创作中,为篆刻增添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对于篆刻艺术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性的研究,必定要研究篆刻艺术的发展规律、艺术特点以及文化内涵。
故本文对篆刻艺术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性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篆刻艺术本身,更加注重对于篆刻艺术的技法、形式美感的发掘,揭示它的变化规律,说明它的突出特点与风格,从而为能更好的把篆刻艺术应用到平面设计中打开一条道路。
2、篆刻艺术的扩展分析
2.1、篆刻艺术发展简史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的工艺美术,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工艺美术。是将汉字书法的美,与章法表现的美、刀法展现的美及金石自然美为一体,以独立欣赏的表现性艺术[2] 。
篆刻艺术从明清时期发展至今已有500年历史,然而明清时期的篆刻艺术又是继承自古代的金石印章。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实用艺术的表现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早在商周时期,刻制印章便已风靡于世,并且当时的人们已经把印章视为生活中信用的凭证,这也反映了印章朴素的美感得到了社会普遍的认同。考古学家曾在河南安阳的商代废墟遗址中,发掘出3枚类似印章的文物,据此可以推断出印章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在社会生活中了,但这也仅仅是一个推论,具体的还需考古学家进一步认证。秦朝时期,帝王为了区分自己与子民,把自己的印命名为“玺”,普通百姓乃至达官贵族统称“印”,这种区门别类,在某种意义上为后世篆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印章是战国时期的,当时的人们称印为“玺”不用区分帝王与百姓。战国玺分为官玺、私玺两大类,其用材、规制、样式乃至印文多少、章法布局等都没有固定的格式。正是因为没有官方的限制,印章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其结构多精密,笔划圆转多姿,印面布局错落有致,和谐自然,并依据构图美观的需要,或减笔,或增笔,或挪动偏旁,甚至合文[3] 。
到了明清时期,印章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印章艺术成为了一个具有完备体系的艺术,我们称之为“篆刻艺术”,一直沿用至今。篆刻艺术体系中有很多流派,流派不同,风格也不同以。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派,南派印风精巧细致,北派则多以豪放粗犷名世。传播方式也大不同以前,此时篆刻艺术多以师徒相受,刻印者也多是文人墨客,再不是作坊的工匠。因此,在明清时期篆刻艺术得到了质一般的蜕变。这是明清篆刻风格流派的基本特征。
摘要
本文以中国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以及案例分析,结合篆刻历史、审美观念、文化内涵以及平面设计在当下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对中国篆刻艺术的艺术特点进行梳理研究,从而发现其中对平面设计有应用价值的艺术元素,并巧妙的应用到平面设计中。本文的研究为以下几点:一是梳理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二是以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性”为基点,论述篆刻艺术中可以应用的艺术元素,并说明几种应用方法,且展示相关的平面设计作品;三是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进行总结。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篆刻艺术平面设计应用性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对象.....................................................1
1.2、课题背景....................................................1-2
2、篆刻艺术的扩展分析..........................................2
2.1、篆刻艺术发展简史............................................2-3
2.2、篆刻艺术的表现手法...........................................3
2.2.1、以小见大..................................................3
2.2.2、借景抒情.................................................3-4
2.2.3、虚实相生..................................................4
2.3、篆刻艺术独特的装饰美.........................................4
2.3.1、篆刻艺术的线条美.........................................4-5
2.3.2、篆刻艺术的色彩美.........................................5-6
2.3.3、篆刻艺术的章法美..........................................6
3、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6
3.1、篆刻艺术元素转化为设计元素的方法.............................6
3.1.1、图形与文字的提取与变形...................................6-7
3.1.2、艺术语言的分解与重组......................................7
3.1.3、发散性的联想与再造.......................................7-8
3.2、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分类应用...............................8
3.2.1、应用于海报设计...........................................8-9
3.2.2、应用于标志设计............................................9
3.3、学生作品展示及阐述...........................................9
3.3.1、标志——微中国...........................................9-10
3.3.2、海报——关注中国..........................................10
4、结论...........................................................11
5、参考文献...............................................12
1、绪论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篆刻艺术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
篆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之一,有着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与艺术成就。作为书法和雕刻的结合体,它的个性色彩和意象的审美价值无不表明着它是具有相当高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以刀代笔的篆刻艺术,是用刻刀按照已经书写好的文字,或是描绘好的图画,进行刻写。篆刻艺术最常用的字体是篆书,隶书、行书、楷书也经常可见。印材的主要材料有玉、象牙、竹、木、金属、石料。其中使用最多最广泛的当以石料、金属。故此,又以“金石文字”流传于世。例如曾巩集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今篆刻为《金石录》五百卷”[1] 。
篆刻艺术之所以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篆刻艺术主要镌刻的是汉字,由于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汉字的书体复杂多变,。从体式来看,分为真、草、隶、篆;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又流派众多,风格迥异;从外在形式上来看,又有很多不同之处,例如可书写在扇面上,可书写在石壁上,可书写在丝绸上等等。之所以篆刻艺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品类繁多,正是因为汉字的这些特点,为它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1.2、课题背景
在古代早已有“诗、书、画、印”一说,早已深入到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生活的所有领域,研究它,非常有利于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因此,这是一个专业的任务。
篆刻字体用篆书为主流,这一方面,因为篆书笔画善于长短变化,可弯可曲,化方为圆,可以适应印材各式各样的形状,容易鲜明、和谐的让书法与印材完美契合。另一方面也因为篆书年代久远,一般人很难掌握,更加难以仿制、造假。自篆刻艺术风靡于世以来,各种闲章、书画款印渐渐的成为了书画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许多文人、墨客、画家便亲自操刀刻印,自然而然书画之意便融入了篆刻的创作中,为篆刻增添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对于篆刻艺术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性的研究,必定要研究篆刻艺术的发展规律、艺术特点以及文化内涵。
故本文对篆刻艺术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性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篆刻艺术本身,更加注重对于篆刻艺术的技法、形式美感的发掘,揭示它的变化规律,说明它的突出特点与风格,从而为能更好的把篆刻艺术应用到平面设计中打开一条道路。
2、篆刻艺术的扩展分析
2.1、篆刻艺术发展简史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的工艺美术,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工艺美术。是将汉字书法的美,与章法表现的美、刀法展现的美及金石自然美为一体,以独立欣赏的表现性艺术[2] 。
篆刻艺术从明清时期发展至今已有500年历史,然而明清时期的篆刻艺术又是继承自古代的金石印章。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实用艺术的表现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早在商周时期,刻制印章便已风靡于世,并且当时的人们已经把印章视为生活中信用的凭证,这也反映了印章朴素的美感得到了社会普遍的认同。考古学家曾在河南安阳的商代废墟遗址中,发掘出3枚类似印章的文物,据此可以推断出印章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在社会生活中了,但这也仅仅是一个推论,具体的还需考古学家进一步认证。秦朝时期,帝王为了区分自己与子民,把自己的印命名为“玺”,普通百姓乃至达官贵族统称“印”,这种区门别类,在某种意义上为后世篆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印章是战国时期的,当时的人们称印为“玺”不用区分帝王与百姓。战国玺分为官玺、私玺两大类,其用材、规制、样式乃至印文多少、章法布局等都没有固定的格式。正是因为没有官方的限制,印章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其结构多精密,笔划圆转多姿,印面布局错落有致,和谐自然,并依据构图美观的需要,或减笔,或增笔,或挪动偏旁,甚至合文[3] 。
到了明清时期,印章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印章艺术成为了一个具有完备体系的艺术,我们称之为“篆刻艺术”,一直沿用至今。篆刻艺术体系中有很多流派,流派不同,风格也不同以。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派,南派印风精巧细致,北派则多以豪放粗犷名世。传播方式也大不同以前,此时篆刻艺术多以师徒相受,刻印者也多是文人墨客,再不是作坊的工匠。因此,在明清时期篆刻艺术得到了质一般的蜕变。这是明清篆刻风格流派的基本特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