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故事新说插画设计(附件)
摘 要从古至今,孝道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根基。在孝文化的熏陶下,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开始编纂书籍来宣传孝道。其中以行孝故事《二十四孝》最为著名,一代一代流传至今。书中描绘了“百里负米”等值得学习的行孝故事,但“卧冰求鲤”、“埋儿奉母”等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孝行典范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要求。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家庭结构模式也越来越小型化,大多数子女忙于工作无暇照顾父母,更不用说精神上的交流。因此,老人需要社会的关注、子女们的关心,从而得到身心的满足。所以本次设计从这个社会热点出发,依托现代生活背景,通过传统孝文化新说的形式,围绕二十四个陪伴父母的温馨故事作为创作主题,区别于市面上常见的宣传画风格,将故事场景以现代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用夸张的人物形象、柔和的色彩和动情的语言来唤醒青年一代对于孝道文化的关注,在丰富父母精神生活的同时,让优秀的孝道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在社会上传递出弘扬孝文化的正能量。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二、设计调研 3
(一)国外同类型插画设计分析 3
(二)国内同类型插画设计分析 4
三、设计定位 5
(一)目标群体定位 5
(二)设计定位 5
四、方案的设计与制作 6
(一)设计思路 6
(二)标志设计 7
(三)插画设计 8
(四)画册设计 11
(五)整体效果展示 11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一、前言
研究背景
孝道文化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非常重要,俗语讲:“百善孝为先”。从封建社会开始,许多儒家学派代表和国家统治者对行孝规范进行了升华和丰富,使之“二十四孝”故事的诞生。在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下,“卧冰求鲤”、“埋儿奉母”等愚孝的行为作为一种半强制性的社会规范来要求人们刻板的模仿、遵从。但是,不可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认“二十四孝”的地位和影响是源远流长的,所以在2012年全国老龄办等单位联合发布了新“二十四孝”。与传统“二十四孝”相比,新版“二十四孝”有传承更有创新,和现代生活紧密相连,更注重对老人的心理关怀,是符合现在时代背景的行孝规范。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中国人口数据显示,60周岁及以上人口同比上年增加859万人,老龄化程度持续增大。在这一国家现状下,每个家庭都面临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且如今青年一代大多为独生子女,在赡养老人方面有些力不从心,逐渐形成用物质、金钱来孝敬老人的风气。社会需要提倡推广新“二十四孝”来宣传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中国,早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嘉祥武氏祠画像石, 刻画了许多孝子烈女的故事,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以孝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从此,各朝各代都出现关于孝道的绘画作品,题材也大多出自于《二十四孝》、《孝经》等传统文学经典,是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如今,关于孝文化的传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文字的方式上,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视觉艺术上。人们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带有中国特色的国画、民间木版年画、剪纸、木雕、石雕等。但用插画来表达孝文化的艺术形式还没有发展成熟,目前只停留在节日的商业宣传上。
在国外,插画艺术的应用随处可见,正是自由的社会氛围让插画师的思想情感充分的展现。在美国,人们非常注重感恩教育,有许多优秀的插画师也因此创作出关于描绘家庭亲情的插画作品,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在日本,插画行业发展得很繁荣,从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到现如今成为国民支柱产业的漫画、动漫都是很好的见证。在日本文化的孕育中,产生了这种既有商业化又能追溯传统根源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现在的社会不需要古代的“愚孝”,父母更希望子女在精神上的关爱,比如经常打电话问候一下,常回家看看等行为。当然还有一部分家庭需要子女在物质方面的赡养,比如带礼物看望父母、为父母挑选新衣服等行为。本次设计的目的是在于,无论时代变迁,成年后子女都应该对父母做到赡养的责任,现代的行孝方式应在子女能力范围之内,父母都易于接受的前提下,彼此都乐在其中。
本次设计借“二十四孝故事新说”来宣传现代社会中子女力所能及的孝道。当代社会并不需要子女用古代的形式来表达孝道,而是需要子女在精神上的关心,来丰富老人的物质及感情生活。这不仅让孝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让现代社会的青年人理解孝的真谛,引发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是“二十四孝故事新说”插画设计创作的初衷。
二、设计调研
国外同类型插画设计分析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国家的孝道是建立在自由和尊重上,而不是像中国把传统孝道发展成为责任和义务来弘扬。西方人将更多的目光放在感恩教育上,家庭和亲人是非常重要的,更是有了许多纪念性的节日,如感恩节、母亲节和父亲节等。西方的插画吸收了各个画派风格的精髓,发展的越来越多元化、专业化。年轻插画师Snezhana Soosh就用画笔记录了父亲与家庭成员相处的点滴时刻,如图1。画面和人文情感相互融合,在温馨的家庭画面中,观看者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美国插画艺术家Pascal Campion也用自己的绘画风格描绘了温暖的家庭生活,如图2。在这方面,国外有许多优秀的插画值得去借鉴。
/ /
图1 图2
日本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于孝文化有着自己民族的坚守。除了对父母的赡养,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尊重,将孝道观念作为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在日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日本的插画逐渐融合发展成自己民族的风格。江户时代的浮世绘让日本的插画艺术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加之后期青春时尚的动漫艺术影响,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插画师。在家庭亲情的题材上,用卡通动漫形象来描绘家庭的温暖,显得可爱又温馨,如图3、4。
图3 图4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二、设计调研 3
(一)国外同类型插画设计分析 3
(二)国内同类型插画设计分析 4
三、设计定位 5
(一)目标群体定位 5
(二)设计定位 5
四、方案的设计与制作 6
(一)设计思路 6
(二)标志设计 7
(三)插画设计 8
(四)画册设计 11
(五)整体效果展示 11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一、前言
研究背景
孝道文化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非常重要,俗语讲:“百善孝为先”。从封建社会开始,许多儒家学派代表和国家统治者对行孝规范进行了升华和丰富,使之“二十四孝”故事的诞生。在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下,“卧冰求鲤”、“埋儿奉母”等愚孝的行为作为一种半强制性的社会规范来要求人们刻板的模仿、遵从。但是,不可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认“二十四孝”的地位和影响是源远流长的,所以在2012年全国老龄办等单位联合发布了新“二十四孝”。与传统“二十四孝”相比,新版“二十四孝”有传承更有创新,和现代生活紧密相连,更注重对老人的心理关怀,是符合现在时代背景的行孝规范。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中国人口数据显示,60周岁及以上人口同比上年增加859万人,老龄化程度持续增大。在这一国家现状下,每个家庭都面临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且如今青年一代大多为独生子女,在赡养老人方面有些力不从心,逐渐形成用物质、金钱来孝敬老人的风气。社会需要提倡推广新“二十四孝”来宣传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中国,早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嘉祥武氏祠画像石, 刻画了许多孝子烈女的故事,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以孝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从此,各朝各代都出现关于孝道的绘画作品,题材也大多出自于《二十四孝》、《孝经》等传统文学经典,是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如今,关于孝文化的传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文字的方式上,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视觉艺术上。人们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带有中国特色的国画、民间木版年画、剪纸、木雕、石雕等。但用插画来表达孝文化的艺术形式还没有发展成熟,目前只停留在节日的商业宣传上。
在国外,插画艺术的应用随处可见,正是自由的社会氛围让插画师的思想情感充分的展现。在美国,人们非常注重感恩教育,有许多优秀的插画师也因此创作出关于描绘家庭亲情的插画作品,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在日本,插画行业发展得很繁荣,从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到现如今成为国民支柱产业的漫画、动漫都是很好的见证。在日本文化的孕育中,产生了这种既有商业化又能追溯传统根源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现在的社会不需要古代的“愚孝”,父母更希望子女在精神上的关爱,比如经常打电话问候一下,常回家看看等行为。当然还有一部分家庭需要子女在物质方面的赡养,比如带礼物看望父母、为父母挑选新衣服等行为。本次设计的目的是在于,无论时代变迁,成年后子女都应该对父母做到赡养的责任,现代的行孝方式应在子女能力范围之内,父母都易于接受的前提下,彼此都乐在其中。
本次设计借“二十四孝故事新说”来宣传现代社会中子女力所能及的孝道。当代社会并不需要子女用古代的形式来表达孝道,而是需要子女在精神上的关心,来丰富老人的物质及感情生活。这不仅让孝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让现代社会的青年人理解孝的真谛,引发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是“二十四孝故事新说”插画设计创作的初衷。
二、设计调研
国外同类型插画设计分析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国家的孝道是建立在自由和尊重上,而不是像中国把传统孝道发展成为责任和义务来弘扬。西方人将更多的目光放在感恩教育上,家庭和亲人是非常重要的,更是有了许多纪念性的节日,如感恩节、母亲节和父亲节等。西方的插画吸收了各个画派风格的精髓,发展的越来越多元化、专业化。年轻插画师Snezhana Soosh就用画笔记录了父亲与家庭成员相处的点滴时刻,如图1。画面和人文情感相互融合,在温馨的家庭画面中,观看者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美国插画艺术家Pascal Campion也用自己的绘画风格描绘了温暖的家庭生活,如图2。在这方面,国外有许多优秀的插画值得去借鉴。
/ /
图1 图2
日本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于孝文化有着自己民族的坚守。除了对父母的赡养,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尊重,将孝道观念作为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在日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日本的插画逐渐融合发展成自己民族的风格。江户时代的浮世绘让日本的插画艺术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加之后期青春时尚的动漫艺术影响,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插画师。在家庭亲情的题材上,用卡通动漫形象来描绘家庭的温暖,显得可爱又温馨,如图3、4。
图3 图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