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现代启示录设计说明【字数:5742】

摘 要根据中国现代社会现象出发进行海报创作,运用70、80年代的传统中国色结合波普艺术的特点使海报更贴近主题,然而色彩也是广告表现的重要元素,观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反应与视觉紧密联系;与此同时,提取简单的象征性的元素,比如陶瓷、旧式交通牌、丢手绢游戏等等,表现海报设计的内在思想。我的海报设计风格力求简约,却又力求最特别,来展现中国现代社会的现状,引发让观者的思考。经过多次推敲和修改,分析海报设计创作的特点,设计视觉系类海报,最终具有易于观赏性、可读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目 录
第一章 海报设计的意图 1
1.1海报设计的背景 1
1.2海报设计的意义 2
第二章 海报设计的思路 3
2.1海报设计的构想 3
2.2海报传达的内容 3
第三章 总结 8
结束语 9
致 谢 10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 海报设计的意图
1.1海报设计的背景
如今信息传达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人们通过网络和书刊等方式全面了解时事动态,而我选择用海报来作为一种传播载体,让图形和文字给人直观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领悟,起到宣传和启发作用。
海报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招贴形式,它将图片、色彩、空间等要素进行完美结合,以巧妙的形式向受众传达出宣传信息,其语言要求简明扼要,形式要求新颖美观。我所做的这一系列海报,是对京剧发展过程的一个诠释,让已经遗忘这门艺术的人重拾对京剧的记忆,在心里留下传承中国文化的愿望。
每项设计都需要找很多很多的材料,筛选、雕刻、修饰,把无关的东西去掉,然后,再重头来一遍。在构想海报画面之前,需要了解京剧的发展历程和每个阶段的经典著作,在内容明确之后参照好的设计作品,了解海报设计的各种技巧和需要避免的误区。将人物和山水画背景相结合,色彩及元素符合每个京剧剧作的故事内容,除画面和谐之外,在情感上有更深层次的统一。
翻译“China”一次,是“中国;陶瓷”;提到“中国”,反正我第一反应不会是我自己,提到“陶瓷”,会想到“碰瓷”。碰瓷是所有中国合法驾驶员的担忧,碰瓷的泛滥甚至让行车记录仪行业发家致富。2010年12月,“最牛碰瓷老汉”孙万祥的宣判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让人们惊讶一番,一手导演了156起“碰瓷”诈骗案,老人成为了危险品,好事不敢轻易做,人们害怕了!但去年“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再此引发社会思考:到底该不该做好人?
碰瓷对社会的影响,令我联想起太多其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这次毕业作品我还选择了“推诿”、“黄牛党”和“跟风”来创作,这些虽然说不上是最典型的中国现代社会现象,但是这些是最贴近民生的,因此我要在此次毕设作品中发出民声。
最近被炒的很热的南航与急救人员的推诿事件,以及东航的瓷娃娃遭推诿事件,让“踢皮球”再次卷起了一次8级风波。这两件事件可以说是从业人员的责任感不强。但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责任感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同样也已经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主动作为和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现象仍然存在,直接导致一些政府工作落实不力、服务不到位;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缺乏忧患意识、群众观点不强,脱离群众,铺张浪费,极少数人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觉得必须高度重视,不掩饰、不回避,切实加以解决。
“党”是上海人在替社会现象分类时最惯用的概念系统。于是,就有了一种叫“黄牛党”的称谓,用于描述一堆人在那里抢购物资或票券,有如“黄牛群之骚然”的现象。“黄牛党”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只要存在利益驱动,就有其活跃的身影。在我国很多行业中都存在“黄牛党”。医疗行业中,医疗行业专家号一号难求,催生了“医疗专家号黄牛党”,反应了产品供给短缺现象。资本品投资行业,该行业供给不足,引起众多投资者争夺有限资本品。参观和演出行业,大城市尤甚。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大剧院附近倒票的“黄牛党”,这些专职“黄牛党”暗示供给配给的存在。金融行业中的“黄牛党”比较隐蔽,鲜为外界所知,但业内却成为公开的秘密。这也和信贷配给有关。商场消费行业中,商场的促销行为、买赠活动揭示供给价格歧视现象。火车票问题是我最重视的,火车票一票难求是普遍现象,这是刚性需求问题,也是供给不足问题。
翻墙,实在是一个网络名词,是指绕过相应的IP封锁、内容过滤、域名劫持、流量限制等,实现对网络内容的访问。网民们翻墙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不想当一名井底之蛙,祖国为了更好的监管网络,为了更好的保护中国自己的数据不被别人侵犯,所以在21世纪修建了一道虚拟的万里长城,这是好事,但这断了我们求知求实的途径,剥夺了我们应有的权利。
在设计前了解中国现代社会现象的主要特点,剖析各类现象,研究现象的两面性。并且研究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图形、文字、色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合反应。经过简单的勾勒,将中国现代社会现象在一张死的纸上活现。
1.2海报设计的意义
在此次海报设计中,运用到了几何图形为元素,与沉重的中国风结合,表现中国现代社会现象。这一理念深刻地表现主题,清楚的传达了海报的内容信息。给海报设计开辟了无尽的想象创意空间。罗萍在《广告视觉设计基础》中说道:“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就是广告设计中在广告时,要考虑到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的综合体现。我所做的公益系列海报设计,流露出一种美的形式感,冲击着中国青年的大脑,不同的图形元素和不同视觉冲击对人的心理、生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从感官反应到质疑再到思考的一连串的大脑运动,从而产生不同的感染力,增加了海报的可读性。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特性会大大提高中国青年对中国现代社会的了解,更加吸引中国青年自主思考社会问题,从而促进了人们与社会的沟通与理解。
第二章 海报设计的思路
2.1海报设计的构想
本次海报设计主要运用元素与图形的结合,以及元素的类比来创作。之前也参考了大量的中国旧社会海报和波普艺术的作品资料锁定了作品的表现形式对海报设计的要求也非常了解,精心策划,根据元素图形的选择,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并自行创作,在头脑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根据设计经验来判断,我的构思最终形成的意象要具有艺术气息、审美趣味和创造力的等个性的因素。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定位,因为我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现代社会现象,根据中国70至80年代商业海报特性来创作,同时给我的海报设计的整体风格定位成中国式波谱风格,再配合极简主义特点让观者读得更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18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