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措施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性方法与综合方法.以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临床的各项指标变化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分别为94.9%和79.5%,由此表明两组患者利用不同治疗方法取得的临床效率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髋部.腕骨以及股骨部位的骨密度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骨密度均发生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常规治疗与综合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相对而言综合治疗措施效果更为明显,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关键字]内分泌失调;骨质疏松症;疗效.骨质疏松常常指骨量减少的情况下引发骨微观结构发生变化,由此造成韧性减少.增加脆性,提高骨折的发生率,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1].而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在卵巢逐渐萎缩.卵巢功能渐渐衰退的情况下,雌激素的分泌量就会持续性减少.此时造成的骨质疏松症就是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2].对于此种疾病的危害性,临床医师展开大量的研究.本文研究分析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判断标准.对照组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8.9±9.8)岁.观察组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59.4±9.2)岁.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症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的常规方法,即口服雌激素片(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0165),1次/d,0.3mg/次,同时口服碳酸钙D(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50029)3片,1片/次,3次/d.另外还需使用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北京世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905),20ug/d.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即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选用补肾健脾.活血祛瘀中药,药方组成为香附20g,补骨脂16g,仙灵脾15g,淫羊霍15g,三七10g,熟地黄14g,川芎12g,山药22g,红景天13g,山茱萸9g,甘草8g,黄芪14g.将此类药材放置砂锅中煎熬,留取药汁,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用药4周.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患者腰椎.髋部.腕骨以及股骨部位的骨密度,以此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髋部.腕骨以及股骨部位的骨密度,同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显效:经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全部消失,或临床症状均已明显减轻;有效:经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各类症状并未见变化.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分别为94.9%和79.5%,由此表明两组患者利用不同治疗方法取得的临床效率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髋部.腕骨以及股骨部位的骨密度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骨密度均发生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60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