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全基因组测序的细菌DNA大量提取最优方法的探索
摘要: 以 Dyella jiangningensis SBZ3-12为实验材料,采用试剂盒法,酶解法,水煮法,改进的酶解法四种方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并从DNA纯度、DNA得率以及提取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优化细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结果显示,试剂盒法提取的DNAA260/A280=2.02,DNA浓度为1501.15 ng/μL;酶解法提取的DNAA260/A280=2.05,DNA浓度为2605.3 ng/μL;水煮法提取的DNAA260/A280=1.69,DNA浓度为1065.9 ng/μL;
金花小檗形态特征种内变异式样研究
摘要:采用居群取样及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川省甘孜州金花小檗种内变异式样。结果显示,在9株金花小檗中,360个叶片,长度范围为6.13~28.73 mm,平均为12.83+3.63 mm,宽度范围为1.96~5.57mm,平均为3.47+0.85 mm,差异显著。共有146个果序,每个果序上果实数目为2~17个,平均为6.30+2.99个,差异显著。取40颗果实测量种子数目,其中含1颗种子的果实有3颗,含2颗种子的果实有7颗,含3颗种子的果实有17颗,含4颗种子的果实有12颗,含5颗种子的果实有1颗。 摘要:巨噬细胞根据其发挥功能,被分为二类: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和选择激活的巨噬细胞,分别发挥抗感染及组织修复功能。本研究证实了MA-1在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MA-1在M1型巨噬细胞中低表达,M2型巨噬细胞中相对高表达。在M1型巨噬细胞中过表达MA-1可抑制M1特异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相反,M2型巨噬细胞中干扰MA-1和MA-1敲除小鼠骨髓诱导的巨噬细胞中显示M2型特异性标志分子表达受损。 摘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过氧化物分解酶。ROS是需氧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活性氧簇,包括:O2-、H2O2 及HO2、OH- 等。生物体为了减少过氧化物质对机体的伤害,会通过GPX基因来调控体内过氧化物质的含量。本次试验就是通过GPXi(沉默)后测定真菌ROS信号通路中相关理化性质的改变例如:ROS的含量;ROS调控的钙离子浓度等变化;菌株耐氧能力的改变。 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一种以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中,TGEV S蛋白是TGEV主要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的结构蛋白。枯草芽孢杆菌因具有安全性高、易培养和运输、能激活机体免疫反应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黏膜疫苗递送载体。本实验通过构建枯草芽孢杆菌整合表达载体,将外源基因TGEV S蛋白通过AmyE整合位点定点整合到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上,获得两株胞内表达和表面展示表达TGEV S蛋白的阳性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用western 摘要: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肥料流失问题,提高营养元素氮(N)、磷(P)、钾(K)的利用率,提出研究三种已知的产胞外多糖细菌(A20、B11、J62)对培养液中氮、磷、钾离子的吸附性。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分别测量这三种菌株在第0、3、5、7、10、15、20天的菌落数、pH值及发酵液中氮、磷、钾元素的含量分析菌株对这三种营养元素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这三种菌株在摇瓶中生长态势良好,对P、K有一定的吸附性,但对P的吸附性更强。这三种菌株在培养到第5天时同时达到对P的最大吸附,J62的吸附效果最为明显 摘要:镉是毒性最大的重金属元素之一,且可在土壤中存在较长的时间,对动物和人产生毒害作用。普通白菜(不结球白菜) (Brassica chinensis十字花科芸苔属芸苔种小白菜亚种)又称小白菜、青菜,原产我国,为长江流域普遍栽培的一种大众化蔬菜。植物镉积累能力不同主要是由吸收和转运引起的。P型ATP酶是与镉转运相关的蛋白之一,其中参与重金属离子转运的主要是重金属ATP酶(HMA)亚族。拟南芥中的AtHMA3和水稻中的OsHMA3参与将镉转运至液泡中的存储过程。本实验通过克隆BrHMA3启动子序列,比较控制 摘要:在酸性土壤中(pH<5.0),铝(Al3+)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植物有较大毒害。不同植物受铝毒害程度不同,部分植物甚至能够高抗铝和高积累铝,例如荞麦。有研究显示,荞麦吸收的铝在根部及叶片中主要以铝-草酸复合物的形式存在,而铝在木质部中则以铝-柠檬酸复合物的形式存在[2]。这暗示着在铝从根部向木质部转运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配体交换的过程。而介导这个过程的基因及其调控机制尚不明确。大量研究表明,MATE家族的一些基因与有机酸的合成分泌密切相关 [3],因而我们推测在荞麦中MATE基因参与铝从根部 摘要:苯胺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而微生物是消除这些污染物的主力军。本实验室分离筛选到一株取代脲类除草剂降解菌株Sphingobium sp. YBL2。利用 RT-PCR和启动子标记两种方法初步研究了该基因簇的转录调控机制。结果证明该基因簇为组成型表达,其中R基因负责调控作用。 摘要:抗菌脂肽主要是通过非核糖体途径合成的低分子量代谢物质,主要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生。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抗菌脂肽类物质的研究也逐渐由结构性质、抗菌活性的探索转向物质合成机理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对实验室保藏的部分菌种提取基因组,针对几种脂肽合成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基因,通过分子克隆的方法,对菌种进行克隆检测,分析其是否具有分泌多种抗菌物质能力。结果显示,部分结果与实验室发表的论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并且发现某些菌种中可能存在一些新的脂肽合成酶 摘要:血栓是危害严重的一类心血管疾病,溶栓药物是药物研发中的热点。纤维蛋白原是常见的一个靶点,微生物来源的纤溶酶也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如葡激酶等。这类药物提取方便,但存在分子量较大,容易使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不良反应。因此效果好,分子量小的纤溶酶成为新一代纤溶酶开发的目标。本文从实验室分离的新菌纤溶寡养单胞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一种分子量在16kd左右的纤溶酶,并对其活性做了一定研究。转录因子MA-1在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对灵芝生长发育中的活性氧物质(ROS)的改变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表达TGEV S蛋白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及其蛋白表达的验证
菌株对培养液中氮、磷、钾离子吸附特性的研究
荞麦FtMATE和FtFRDL2的耐铝毒功能研究
荞麦FtMATE和FtFRDL2的耐铝毒功能研究
苯胺双加氧酶基因簇的鉴定
芽孢杆菌产抗菌肽相关基因检测
纤溶寡养单胞菌纤溶酶(ProX14)的分离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