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形态特征对涝渍胁迫的响应

目 录
1 引言 1
2 材料与方法 2
2.1 供试品种与试验地点 2
2.2 试验设计 2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
2.3.1 株高的测定 2
2.3.2 茎基粗度的测定 2
2.3.3 叶面积的测定 2
2.3.4 根长、根数的测定 3
2.3.5 鲜重和干重的测定 3
2.3.6 发根力的测定 3
2.3.7 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3
2.3.8 根系测定方法 3
3 结果与分析 3
3.1 不同时期土壤渍水对玉米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3
3.1.1 土壤渍水对株高的影响 3
3.1.2 土壤渍水对茎基粗度的影响 4
3.1.3 土壤渍水对叶面积的影响 5
3.1.4 土壤渍水对玉米地上部鲜重的影响 5
3.2 不同渍水条件对玉米地下部的影响 6
3.2.1 干旱胁迫对糯玉米幼苗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和平均直径的影响 6
3.2.2 干旱胁迫对糯玉米地下部鲜重、干重、发根力、主根长和总根数的影响 7
3.3 干旱胁迫对糯玉米壮苗指数和根冠比的影响 8
4 讨论 9
结 论 11
致 谢 12
参 考 文 献 13
1 引言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种植范围从北纬58°(加拿大和俄罗斯)至南纬40°(南美)。世界上整年每个月都有玉米成熟[1]。玉米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是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比水稻产量还要高。据智研咨询 统计,2012年美国玉米 产量为272,432千吨,玉米消费量为254,444千吨,是全球最大的玉米产销国,中国2012年产销量 仅次于美国,2012年中国玉米产量200,000千吨,消费201,000千吨[2]。糯玉米也叫粘玉米 ,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粮食兼蔬菜作物,最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粗粮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糯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加大。
近年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结构破坏,全球气候异常,降雨分布极不均衡,部分地区水涝灾害连年发生。据统计,全球受湿涝灾害影响的耕地面积约为耕地总面积的70% ,涝渍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破坏了作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了产量[3]。涝渍害是全球许多地区所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降雨过多或地势低洼等形成了土壤淹水或渍水,使作物遭受奢水逆境是较为严重的非生物胁迫隐性灾害之一。土壤淹水是指水分过多,造成农作物被淹[4]。土壤淹水后,会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氧气减少,并导致氧化还原电位急剧下降,矿化作用减缓,有毒物质生成[5]。土壤渍水通常指土壤含水量超过田间及饱和含水量或是地面积水。如果渍水持续时间过长将会对农作物产生危害[6]。
在春玉米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常遇到春雨和梅雨季节,地下水位较高,土壤质地粘重,经常受到土壤水分过多(渍水)的影响。玉米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均有受涝的可能性。水分胁迫对作物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不同生育阶段,实施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对作物的生长及生理过程都有着直接和后效的影响。玉米的形态指标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渍水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不同的生育时期对涝灾的反应不同,邓胜华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不同阶段对土壤水分过多的反应存在很大的差别,幼苗期,易受土壤水分过多的影响[7],陈国平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北方玉米播种至出苗期,易受土壤水分过多的影响,出苗至成熟以雌雄小花分化前对涝害最敏感[4]。不同的渍水条件也会对玉米生长产生不同影响,所以要为玉米生长提供适宜的水分条件,但在生产上,除水层灌溉外,将土壤水分长期保持在某一水平是很困难的,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土壤水分处理来研究其对糯玉米幼苗期的形态的影响。从而形成配套的灌溉技术,为糯玉米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品种与试验地点
供试品种:优质糯玉米品种苏玉糯5号,栽培地点: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实验楼5楼。 水分处理试验在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实验楼410室进行。
2.2 试验设计
(1)播种:选统一大小的花盆,每盆盛装800g土,每盆灌入统一水分,使之饱和,第二天,选择籽粒饱满的糯玉米种子,播于盆中。
(2)水分处理:2个星期后,进行水分胁迫处理,试验共有3个水分梯度,分别水涝,轻度渍水和CK,对应的水分胁迫处理分别为全水100%,90%,75%-80%,每个处理10个盆,每盆5株玉米,每个处理4次重复。
烘干仪器:101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试验仪器:直尺,游标卡尺,信封袋,烧杯等
Ⅰ不同水分含量:选取样品土样烘干至恒干,以计算各处理的含水量。按计算结果,对照的每个盆的重量应控制在976g与986g之间,中度渍水条件下,每个盆的重量应控制在1024g与1034g之间,而水涝条件下,每个盆的重量应控制在1050g与1060g之间。
Ⅱ不同时间阶段:处理后第3天,处理后第6天,处理后第9天,然后测其形态指标。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3.1 株高的测定
株高是指自茎基部至最长叶尖的距离,各处理分别取5株,用刻度直尺直接测量,最后求其平均值。
2.3.2 茎基粗度的测定
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其各个处理的5株苗,最后求其平均值。
2.3.3 叶面积的测定
从其每个处理的每个重复中取5片叶子,分别测其长和宽,最后用长×宽×0.75就得到了叶面积。
2.3.4 根长、根数的测定
各处理取5株苗,用刻度尺测其根长,再数其相对的根数,最后求平均值。
2.3.5 鲜重和干重的测定
每个处理取5株苗,将地上部和地下部用剪刀剪开分别称重,然后再将其放到75℃烘箱中至恒重是获得相应的干重,再将其分别称量,最后求平均数,就得到了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
2.3.6 发根力的测定
每个处理取5株苗,将各个根剪到剩1厘米长左右,放到装有水的烧杯中,每天换水,至大约一周后数长出来的新根,求其平均值。
2.3.7 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mkx/39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