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菁固氮根瘤菌谷氧还蛋白对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结瘤可以将空气中的N2还原成可被植物利用的氨,同时植物给根瘤菌提供碳源和其它营养物质,通过微生物固定的氮量约占全球植物需氮量的3/4。谷氧还蛋白(Grxs)是一类重要的抗氧化酶,它与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还原酶、NADPH组成谷氧还蛋白系统。通过基因比对分析发现,A.caulinodans ORS571中含有四个谷氧还蛋白,依据半胱氨酸活性位点数量可分成两类:单巯基Grx(Grx1,Grx2)和双巯基Grx(Grx3,Grx4)。利用框内敲除的方法构建ORS571谷氧还蛋白的突变株。测定
mirna29c靶基因的筛选及验证(附件)
:目的:实验选取禽流感病毒H9N2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引起差异表达的miRNA-29c分子,通过TargetScan 预测miR-29c靶基因位点,利用PCR扩增预测的靶基因,构建相应靶基因的重组质粒,最后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鉴定预测基因是否为miR29c的靶基因。结果:首先我们预测并筛选CXCL9和RFX7作为miR-29c的靶基因;其次酶切电泳及测序结果显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MIR-Report /CXCL9和pMIR-Report/RFX7)构建成功;最后在HEK-293T细胞中,双荧光素
no对cu2+胁迫下的灵芝生长代谢的影响
:在高等生物中,硝酸还原酶(NR)和亚硝酸还原酶(NiR)对初级氮的同化起主要作用,同时是胞内一氧化氮的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本实验利用铜离子胁迫灵芝菌丝生长,通过检测野生型菌株以及NR和NiR基因沉默菌株的一氧化氮含量、生长速度、三萜含量等指标,建立一氧化氮含量变化与其它灵芝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之间的联系。本实验推测,在铜离子胁迫下一氧化氮信号参与了影响灵芝生长并初步构建铜离子、一氧化氮、灵芝次生代谢之间的关系模型。为进一步阐明铜离子胁迫下一氧化氮的信号变化影响灵芝各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材料。
osstk1在水稻适应盐胁迫过程中的生理功能研究
:目前,关于高盐条件下植株水平K+稳态的离子机制的研究却很少。在盐胁迫的外界环境下,Na+主要通过非选择性系统(如NSCCs)进入根部共质体途径,K+一般通过膜上专一性的离子转运通道进入,因此,K+转运系统展开分子机制和功能特性的研究对于提高植物耐盐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毕业设计从3个方面研究OsSTK1的生理功能。第一个是以水稻Dongjin野生型和osstk1为研究材料,在盐胁迫处理下进行表型观察;第二个是双电极电压钳实验检测导入OsSTK1载体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鉴定OsSTK1的离子通道活性;第
田菁根瘤菌中受ohrr调控的与ros抗性相关的基因筛选
: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主要包括O2、O2-、H2O2和HO·,其阻碍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实现共生固氮。在绝大多数已研究过的细菌中,有机过氧化物抗性蛋白调控因子OhrR专一性的被有机过氧化物诱导,而对H2O2不敏感。本研究中田菁根瘤菌ohrR基因敲除株(ΔohrR)较野生型菌株对H2O2更敏感,用6mM H2O2处理时生长即受到显著的抑制。说明在该菌中OhrR可能调控某些与H2O2代谢相关的基因。于是利用转座子标签的方法构建突变子文库,并筛选到了一株cyn插入失活的
电子垃圾土有机污染物的外生菌根真菌植物联合修复
:以外生菌根真菌为实验对象,研究其对有机物BDE-209的降解作用以及形成菌根化幼苗对土壤有机污染物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Laccaria amethystina和Pisolithus tinctorius对有机物BDE-209有明显的降解作用。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实验,我们发现Pt在第6 d达到BDE-209的最大降解量,降解率接近70 %。说明Pt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降解BDE-209,并且通过液相色谱仪,我们发现了可能的降解产物峰。而La菌在30d时对BDE-209降解率为86 %,在第十天
百菌清水解脱氯酶工业化发酵培养基的初步研究
:实验选取了糖蜜、玉米浆以及发酵废水等工业生产副产物,替代已有培养基中的碳氮源及发酵用水,以降低百菌清水解脱氯酶的发酵成本,并研究了发酵制备酶液对蔬菜、水果表面百菌清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糖蜜及玉米浆的替代比例分别为5%及100%时可以保证相同的发酵水平。室温下酶液浸泡2小时后,蔬菜及水果表面百菌清含量可分别降低82.9%和89.5%。
短短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转化
:本实验旨在分离鉴定出多株短短芽孢杆菌并对其转化方法进行摸索。共作了以下工作:先从植物根系采集土样,经热处理,稀释涂布获得疑似单菌落。后经过PCR扩增,凝胶电泳,并进一步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属。同时本实验成功将pUB110质粒转入得到的短短芽孢杆菌。该转化法为Tris-PEG法,转化成功率较高。短短芽孢杆菌的转化效率限制了其应用。本实验的探索对于加快短短芽孢杆菌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关键字:短短芽孢杆菌;鉴定;转化The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osysl15调控铁由根部向上转运功能的初探
:铁营养的吸收与转运对于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是很重要的,研究表明,植物吸收铁有两种途径,即策略Ⅰ和策略Ⅱ,其中策略Ⅰ适用于双子叶和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策略Ⅱ适用于禾本科植物。关于OsYSL15与铁的吸收相关的功能已有报道,本实验主要通过表达模式分析、表型分析、金属的含量测定和转基因回补等实验手段,探索OsYSL15基因调控铁由根部向上转运的功能,结果证明OsYSL15参与铁从根部向地上部转运的调控。
plya基因参与粘细菌发育机制的研究
:粘细菌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一类原核生物,与其他种类细菌相比,具有独特的运动方式以及类似于真核的多细胞生活阶段。粘细菌被认为在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成为了研究多细胞结构形成机制的一种良好模型。在营养缺乏的应激条件下,粘细菌启动复杂的生活周期,大量细胞有序聚集,形成子实体结构,在子实体内部分细胞程序性死亡,其他细胞逐渐分化为对环境具有抗逆性的粘孢子。目前关于子实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子实体的形成机制以及子实体的外部结构组成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胞外多糖与粘细菌发育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群体
一个水稻abc转运蛋白突变体的鉴定和耐盐性相关的生理分析
:土壤盐渍化是一种严重的农业灾害因素,且分布十分广泛。水稻属中度盐敏感作物,受土壤盐渍化影响,每年有大量水稻减产,因此筛选培育耐盐水稻植株,提高水稻耐盐性的工作显得愈发重要。本研究以一个OsPDRγ基因Tos17转座子插入突变体(命名为ospdrγ)日本晴水稻为研究材料,对鉴定到的纯和突变体进行耐盐性研究。结果显示,与野生型日本晴水稻相比,ospdrγ突变体在遭受盐胁迫时,出现明显的盐害症状,且地上部Na+含量显著升高,K+含量无明显差异;茎长、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等形态指标结果显示两者在盐